北京的莫理循

西里尔·珀尔

文学

莫理循 历史

2003-6

福建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北京的莫理循》是根据澳大利亚作家西里尔•珀尔的同名作品翻译而成的。原作基本上是依据莫里循的日记所写的传记。莫理循从1897年开始作为《泰晤士报》驻华记者,1912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在中国生活了2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对中国的感情是非常矛盾、复杂的。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蕭沉的评论
    1910年,北京。北洋新軍。(喬治-歐内斯特-莫理循 George Ernest Morrison 攝) 【10後】
  • 文物医院的评论
    女摄影师赫达·莫理循(Hedda Hammer Morrison) 于1933-1946年在民国时期的北京拍摄裱糊匠的操作纪实。[奥特曼]也許是能找到的最早的有关书画装裱的真实影像。
  • 新浪历史的评论
    【澳记者曾游说中国参加一战】乔治·厄尼斯特·莫理循,《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曾经鼓动中国加入一战中的协约国。他列出了12条理由包括:与各大强国结成联盟、在确定媾和条件的会议上得到一个席位、摆脱财政困难、停付对德庚子赔款等。先后劝说袁世凯、黎元洪和段祺瑞对德宣战。网页链接
  • 边城酒家的评论
    【致歉并介绍拍老北京的海达·莫理循】 网页链接
  • 但斌的评论
    罕见老照片记录清末三次变革(组图)——《辛丑条约》签订后,1902年1月,载“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两宫回銮”“专列”从西安开到北京马家堡火车站。图为在袁世凯军队的保护下,光绪和慈禧回到北京紫禁城。摄影|乔治·莫理循 (分享自 @新浪图片) 网页链接
  • janey23333的评论
    一个诚实而有修养的外国新闻记者最直观地表现了一个人在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下会有的反应,他没有违背自己几十年对中国社会对远东近代史形成的热爱,一个外国人殷切的在他所能认识所能挣扎的范围中帮助中国人维护中国的人权,遗憾他没能看到他最殷切希望的中国人怎样保护自己的民族,墓志铭是北京的莫理循
  • 蕭沉的评论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北京。畫家齊白石。(赫達-莫理循Hedda Morrison 攝) 网页链接
  • 蕭沉的评论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北京。畫家齊白石與家人。(赫達-莫理循Hedda Morrison 攝) 网页链接
  • 大乾艺术中心的评论
    #早安#澳大利亚(祖籍德国)摄影师海达•莫理循女士(Hedda Morrison 1908-1991)于1933年至1946年在北京居住期间,先后到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等省采访拍摄,拍摄的作品达上万张。附图中影像是她拍摄那个年代南京(丹阳)六朝石刻的一部分。
  • 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评论
    旅澳历史画家在《北京青年周刊澳洲版》刊发文章,推荐我社“莫理循书系”。沈嘉蔚是“莫理循书系”出版的第一推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