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

(清)袁枚

文学

袁枚 诗话 文学理论 诗词 古典 枕边书

2009-12

凤凰出版社

目录
前言随园诗话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一○ 卷一一 卷一二 卷一三 卷一四 卷一五 卷一六随园诗话补遗 补遗卷一 补遗卷二 补遗卷三 补遗卷四 补遗卷五 补遗卷六 补遗卷七 补遗卷八 补遗卷九 补遗卷一○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其体制为分条排列,每条或述一评’或记一事,或采一诗(或数诗),乃随笔式。本书的编撰,旨在倡导性灵说诗论,以反对乾隆诗坛流行的沈德潜格调说与翁方纲以考据为诗的风气.本书于作者辞官后开始编撰,正编成书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毕沅等资助付梓。补遗则写至作者病故为止,成书于嘉庆年间。 本书主要价值在于其所阐述的性灵说诗论。其涵义是从创作的主观条件出发,强调创作主体必须具备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要素。性灵说的真情论主张:一、真情乃诗人创作的首要条件,所谓“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卷三),“赤子之心”即性灵、真情。二、真情是诗歌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所谓“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卷五)。三、以真情感人是诗的主要审美功能,所谓“圣人称:‘诗可以兴’,以其最易感人也”(卷十),此论乃针砭沈德潜的“诗教”说。性灵说的个性论主张:一、诗人须具个性,故称“作诗,不可以无我”,“有人无我,是傀儡也”。(卷十)“我”即独具的个性。二、艺术创作须有独创性,既不圊干古人,亦不盲从流俗,“要之,以出新意、去陈言为第一着.”(卷六)三、反拟古、反格调:“明七子论诗,蔽于古而不知今”(卷三),“专唱宫商大调,易生乙厌”(卷四),此说亦批判了明七子的后继者沈德潜。性灵说的诗才论主张:一、诗人创作须具备特殊才能。“性灵”的本义即指人灵智的本性,故亦称灵性。袁枚论诗则有“笔性灵”、“笔性笨”之分。(见《补遗》卷二)“笔性灵”则有诗才,乃针对翁方纲以考据为诗而发的:“经学渊深,而诗多涩闷,所谓学人之诗,读之令人不欢。”(卷四)二、诗人创作时产生灵感现象。首先,灵感降临时诗人处于艺术思维的高潮,“兴会所至,容易成篇”(卷二)。其次,灵感持续时间甚短,不易把握,当“兴会已过”,化“千万力气”亦不易再得。(见卷三)最后,灵感的偶然性与必要性相统一。书中引唐诗喻之: “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卷二)三、艺术表现须自然天成,因此推重“天赖最妙”(《补遗》卷五);即使对素材提炼加工亦须不露斧凿痕迹。四、诗歌形象要生动、灵活、有趣。书申引证杨万里语“风趣专写性灵”(卷一),又一再标举“生气”、“生趣”(《补遗》卷三),旨在倡导以生动风趣的形象抒写性灵。本书的精华在于“话”,而基础却在于“诗”,故书中采录了大量印证诗论的作品,不拘时代、流派,不拘作者身份、性别,尤可称道者是闺秀之什颇多。本书亦有不少诗坛掌故,诗歌本事、诗人轶事的记载,虽不无庸俗之处,但可见乾隆文化状况的一个侧面。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曳影盘螭的评论
    分享自李子迟《钱穆小时老师说要有进益须读韩愈》 - 王礼锡10岁时参照《随园诗话》,写一绝句集呈祖父,遭斥责:“烧了你这诗卷,停3年不做诗,再精读汉魏诗及唐宋人专集,你就得... (来自 @头条博客) 钱穆小时老师说要有进...
  • 平行D世界的评论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已。---袁枚《随园诗话》
  • cmx兮兮的评论
    我想读《随园诗话(上,下)》: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 lqemon的评论
    长物志真好啊随园诗话也是……[绿茶]
  • 天天天蓝_楠的评论
    现代人饮酒讲格调,不讲诗酒,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提过杨诚斋的话:“从来天份低劣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也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辨”。在秦楼酒馆饮酒作乐,这是格调,能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才下酒,这是风趣,也是性灵,其中有几分是天份的。#林清玄#
  • 昵称这种东西我不需要的评论
    随园诗话~~喜欢这个名字[喵喵]
  • 禁山的评论
    十楼喝茶,闲翻《读随园诗话札记》,见“广西全州的石棺”,故乡的事,一无所知,不禁心生愧意! 南京·开发区
  • swandeux的评论
    #读书#张佳伟说近现代中国文笔好的不多,清朝的袁枚算一个。果然看了《随园诗话》挺有趣的。论诗不提,可爱的是老先生还常带着点傲娇,偶尔写一人起先如何恃才傲物,朝廷授官不赴云云,等正当观众佩服得飞起时,老先生忙不迭地补充上:“就是他听说我要来,早就准备接风了!” 天津·双口
  • 读者原创版的评论
    #文化道早安#【青楼辨误】“青楼”原指帝王豪华精致的居所,据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南齐书·东昏侯纪》:“齐武王于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并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可见,“青楼”原先乃是帝王之居。故三国时曹植有诗云:“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 颜山弱柳的评论
    清人袁枚《随园诗话》云:裘文达公曰修,与余同出蒋文恪公门下。己未(乾隆四年)入都,过阜城,悦女校书采玉,意殊拳拳。后乞假归觐,余《送行》诗戏云:“阜阳女儿名采玉,当筵一曲歌《杨柳》。今日临邛负弩迎,可还杜牧寻春否?“又十年,余入都补官,裘典试江南,相逢(山东)茌平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