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徐贲

文学

徐贲 政治学 随笔

2016-1

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目录
增订版序言 灾难创伤和集体记忆 / 001 序 言 / 008 前 言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 001 第一辑 政治和存在主义 以骄傲的反抗积极生活:阿伦特和存在主义 / 019 往事和争议:《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 037 抗恶的防线:阿伦特论“思想”和“判断”/ 051 公民政治和文学的阿伦特 / 071 公共视野中的“革命”和“政治自由”/ 085 站在极权道德废墟上的雅斯贝尔斯 / 096 奥斯维辛审判中的罪与罚 / 120 世界公民和理性破碎的世界:雅斯贝尔斯的普世主义信念 / 133 存在主义在美国 / 155 干净的手和肮脏的手:存在主义政治的分歧 / 169 悲剧想象和公共政治 / 201 个人良知和公共政治:捷克现象学回顾 / 222 第二辑 记忆和见证 为黑夜作见证:维塞尔和他的《夜》 / 249 见证文学的道德意义:反叛和“后灾难”共同人性 / 264 幸存者的记忆和见证 / 283 “记忆窃贼”和见证叙事的公共意义 / 302 《朗读者》和纳粹罪恶的后代记忆 / 318 “罪人日记”的见证 / 337 公共传媒和创伤记忆 / 358 灾难见证和公民运动 / 377 我也会是艾希曼吗?电醒世界的社会心理实验 / 386 人性—文化—制度:文化决定论和纳粹极权 / 404 政治神学的教训:失节的施米特 / 424 施米特现象和右翼批判理论:《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想中的施米特》 / 445 “施米特热”和国家主义 / 468 注 释 / 479 增订版后记 / 521
【展开】
内容简介
在对人道灾难的记忆中,最能帮助受害者重新找回生命意义和做人尊严的就是“见证”。任何亲身经历过苦难的人都是苦难的见证人。但是,即使在苦难过去之后,也并不是所有的苦难见证者都能够,或者都愿意为苦难作见证。新一代人对历史灾难的知识与思考比想象得远远浅薄和错漏。对今天的读者来说,重新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正视对历史和过去的背叛,恢复对历史原貌的理解。 【编辑推荐】 1、徐贲先生客居美国,却以最大的热诚担当起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他兼具思想性和时事评述性的文章以极大的频率出现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严肃、深度公共媒体上,他的写作常围绕公民社会建设、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等领域,深入分析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 2、在这本文集中,作者从人存在的价值和与之相称的、有尊严的公共生活来思考记忆,由此提出:“人为什么记忆”,“记忆什么”,“以何种形式记忆”,“如何在记忆中汲取人类共同的教训”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当下的中国社会而言尤为重要。作者在书中探讨了阿伦特、雅斯贝尔斯、哈维尔等人对人类历史上人道主义灾难的记录,以此警醒世人:公共政治思考之外的个人道德思考,很容易被当作一种多余的声音而被人忘却。 3、在修订第一版内容的基础上,本版新增《幸存者的记忆和见证》《奥斯维辛审判中的罪与罚》《<朗读者>和纳粹罪恶的后代记忆》三篇文章。 【内容简介】 对于人类共同的灾难,记忆研究最关心的不是我们“愿意”记忆什么,而是“有道德责任”记忆什么。我们应该记住的是那些“直接毁灭共同人性”的邪恶事件。记住过去的灾难和创伤不是要算账还债,以牙还牙,而是为了厘清历史的是非对错。对历史的过错道歉,目的也不是追溯施害者的罪行责任,而是以全社会的名义承诺,永远不再犯以前的过错。 我写《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一书的初衷是提供一些与人道灾难有关的历史知识,并提醒一些与记忆伦理、道德思考和价值抉择有关的问题。这个初衷至今没有改变。然而,不幸的是,新一代人对历史灾难的知识与思考和抉择之间的脱节与错乱,比我当初写这部书的时候更严重了。此次再版也许正是一个再次提醒这些问题的机会。 ——徐贲 【媒体及学者评论】 在当代汉语学者中,徐先生是我最敬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他具有强大的理论阐释能力和深入的现实洞察力,他虽然是美籍华人,但他对祖国命运的关怀远超过国内许多学者。 ——傅国涌,独立学者、撰稿人 政治不是道德清谈。政治是正义和伦理原则碰到现实问题的灰色地带。知识分子介入政治,他们的责任就是在道德完美主义和功利政治之外,帮助并不完美的公共生活寻找自由与理性的支点。有人说,民主就像是渡人的木筏,看似简陋的木筏虽然总很湿漉,但却可以让人安全地落脚,没有沉船的危险。民主的政治也是如此。只有那些不怕湿了脚的知识分子,才能上得民主政治的木筏。 徐贲人在国外,熟悉国际上前尚学术思想成果,同时拥有最为恰当的对于中国问题的现实感。他绵密晓畅的行文,是运用知识和理性把问题讲清楚的典范。他的这本书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崔卫平,人文学者、评论和随笔写作者 徐贲教授的著作,一秉他多年著述的风格和情怀,将研究目光投到全球化进程中凸显出的问题上,强调肯定群体尊严的价值,是全球化进程不能绕开的真问题。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始人,学者型书人、中国当代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他)是一个很难用学科来界定的学者,是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也是社会学的、法学的。激情与理性的奇妙的混合,可以称之为一种知识分子的学者写作。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虽然热闹非凡,但是其中真正具有真知灼见、切中中国本土现实的并不多见,许多文化批评或者食洋不化,或者有意回避中国的切实问题。徐贲先生既有深厚的西方学术修养,又能够直面中国的真实问题,故其文化批评常常能够借助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令人警醒的诊断,显示出尖锐的批判锋芒和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刘明清的评论
    据徐贲教授新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介绍,纳粹在匈牙利实施他们的灭犹计划时,得到了那里犹太领袖的大力帮助。当时匈牙利的犹太领袖有一种自我欺骗的想法,觉得匈牙利犹太人比东欧犹太人高等。他们已经知道有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的事,但仍然认为这种事不可能在(匈牙利)发生。
  • yarala1的评论
    南方周末 -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网页链接
  • Bayou_Gun的评论
    要问我中文作家中,哪位的著作让我获益最多,可能就是徐贲了。虽然他的书大多数是文集,但就是这些文集,给我很多启发。让我开始接触到很多新想法、新概念。认识了很多国外大家和他们的著作。今晚,最值得一读的可能就是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一书的序。 南方周末 - 人以什...
  • 中医药大学学生团委宣传的评论
    #不负春光闻书香# 【随手摘书】: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本书在去年出来之后,就获得很多的好评,还得到很多的好书奖。那么这本书,就是现在在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书的旅美华人学者徐卉。他这本书叫《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这其实是他的一本文集。那么这里面有很多文章
  • 经济观察报-书评的评论
    【记忆的伦理】本书从一个看似简单却易忽视的问题——“人为什么记忆”出发,运用社会学、语言学和道德哲学等方法,讨论了“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问题以及“记忆和遗忘”在不同共同体中地位、作用和功能。本书提出了下列彼此相关的问题:我们有义务记住过去的人和事物吗?该义务的性质是什么?
  • 第三人称的自己的评论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我的评分:★★★★★ 用“分清敌我”来控制人与人之间的同情,这是与一切现代极权相同的统治法术。 徐贲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网页链接 @豆瓣App
  • 商城县刘家强的评论
    (2005)、《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2008)、《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2009)
  • 沟沟娃娃的评论
    麻烦帮找《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徐贲 @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 行知讲坛的评论
    #行知讲坛•读书#今日推荐的书籍是《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徐贲著。记忆显示的是人的群体存在的印记。这是人之所以不能没有记忆的根本原因。徐贲的观点是:对于人类共同的灾难,记忆研究最关心的不是公众愿意记忆什么,而是由于道德责任而应该记忆什么。
  • 柏林苍穹下2003的评论
    看过《沉默之像》:在被抹去的历史面前,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 沉默之像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