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

[法] 让-保尔·萨特

文学

哲学 萨特 存在主义 存在与虚无 西方哲学 法国 思想 外国文学

1997-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目录
目录 导言 对存在的探索 一、现象的观念 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 三、反思前的我思和感知的存在 四、被感知物的存在 五、本体论证明 六 自在的存在 第一卷 虚无的问题 第一章 否定的起源 一、考问 二、否定 三、虚无的辩证法概念 四、虚无的现象学概念 五、虚无的起源 第二章 自欺 一、自欺和说谎 二、自欺的行为 三、自欺的“相信’ 第二卷 自为的存在 第一章 自为的直接结构 一、面对自我的在场 二、自为的人为性 三、自为和价值的存在 四、自为和可能的存在 五、自我和自我性的圈子 第二章 时间性 一、三维时间的现象学 二、时间性的本体论 三、原始的时间性和心理的时间性:反思 第三章 超越性 一、作为自为与自在关系类型的认识 二、作为否定的规定 四、世界的时间 五、认识 第三卷 为他 第一章 他人的存在 一、难题 二、唯我论的障碍 三、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 四、注视 第二章 身体 一、作为自为的存在的身体:人为性 二、为他的身体 三、身体的本体论第三维 第三章 与他人的具体关系 一、对待他人的第一种态度:爱、语言、受虐色情狂 二、对待他人的第二种态度:冷漠、情欲、憎恨、性 虐待狂 三、“共在”(mitsein)和“我们’ 第四卷 拥有、作为和存在 第一章 存在与作为:自由 一、行动的首要条件便是自由 二、自由和人为性:处境 三、自由与责任 第二章 作为和拥有 一、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二、作为和拥有:占有 三、论揭示了存在的性质 结论 一、自在和自为:形而上学概要 二、道德的前景 附录:译后记 修订版说明 萨特生平、著作年表 主要术语译名对照表(法―汉)
【展开】
内容简介
萨特对哲学发生兴趣,是在1923年读柏格森的《给意识的直接材料》之后,他认为“哲学真了不起,可以教人认识真理!”虽然萨特的思想一生都在变化,但他始终以“人”做为他的思考焦点。因此萨特把他的存在主义称作“人学”。在萨特看来,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础,人之所以比物高贵,正是因为人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本质。因此萨特提出来:存在先于本质。弄清楚“存在”、“虚无”、“自由”和“他人”的关系,就基本理出了《存在与虚无》的精神脉络。 《存在与虚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虚无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为自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为他人;第四部分论述有、做和存在。 萨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一块石头是一块石头,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就石头来说,它是其所是,这件事物的存在总与它本身相合,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实际是指人的存在。在萨特看来,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未来的我不一样,我的意识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正因为有意识,所以人的本质就不固定。人一生下来,他没有本质,而只好做为存在体存在世界上,本质是后天的,是通过人的意识自由选择的,意识选择是纯粹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因此,人的本质也不相同。“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就是这个。 但是人总不能忍受人的本质的不固定性,这种情境造成人的不安全感受,所以,人要努力寻找使自己由“自为的存在”变为“自在的存在”,变得像那磐石一般有不可动摇的坚实性。然而这可能吗?萨特沮丧地看到,由于人有意识,这可恶的意识,使人总处于摇摆之境。只要人活着,他就找不到他的坚实性。人的存在的极端不稳定性和偶然性是他命中注定,是悻论。 于是,人面对着虚无。没有他自己时,世界对他是一片虚无,有了他自己,这个自己却是本质空缺的自己,所以他面对的仍然是虚无的感觉。不过人类特有的尊严在这里诞生了。萨特自豪地说:正是这种虚无才是行动意志的基础。于是,“自由”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萨特对自由简直是着了魔的,这是一种无限的自由,一种绝对的自由。他说:“人命运是自由的。意味着人要做上帝。”“一旦自由在一个人的灵魂里爆发了,神明对这个人就无能为力了。”这些响亮的口号不难想象在战后,一片价值废墟之上,是如何振聋发惯了。人生而自由,是不应该受到奴役的,德国法西斯是倒行逆施,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人类对于上帝的信仰,所以,小知识分子由衷地感谢萨特为他们提供一种非传统的思想。存在主义号召人们面对恐怖与荒谬的现实而又能看到人尊严并保持自己的特性,对他们来讲,这是一条十分理想的自救之途。 “他人即地狱”是萨特流传深广的思想。个体有了自由,必须面对他人。我们两个人不能成为一个人,其根源就我们的意识多样性。你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样,这使我常常觉得恐慌,因为我看见我所设定的世界突然间从我的手指尖逃脱了,逃向另一个人的设计之中、这个人不断地注视着我,因为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他也企图设计我,于是我被迫要变成他者的存在,我原始的堕落就是因为他者的存在造成的。 《恶心》是萨特最喜爱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萨特突然发现了“恶心”这种人类普遍共有的心情。他的存在主义思想一下子被打开了。里面的主人公洛根丁原来对自己的存在、对外部世界没有什么清醒的认识。但突然有一天,他感到浑身不适,开始了恶心感,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恶心是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是因为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荒谬感而生发的生理反应。萨特说,人只要认识自己的存在,就永远会有恶心感。萨特在战争期间有10个月的时间被关押在纳粹贝尔森集中营,他的荒谬、恶心、虚无的体验都是贝尔森给他的。 萨特在战后走出了书斋,积极推行社会主义学说,1956年布达佩斯事件改变了萨特的态度。70年代之后,萨特的影响逐渐被福科、德里达等解构主义哲学家代替。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via鲸的评论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阐述“存在的现象”与“现象的存在”的区别,一个已经显露出具体事实,另一个等待揭露,即他的存在主义。可以说很多事都有与之类比的可能,比如爱与情,比如容与纳,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处于思考状态时,应该是一种头脑活动最为密集的存在状态。于是可以说,人思考以生存。
  • 迹部景吾少爷的的评论
    让·保罗·萨特 - 让-保罗·萨特(法语: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巅峰作品。1964年,让-保罗·萨特凭著《呕吐》(或 网页链接
  • 班娘的评论
    如今不抖个机灵都不好意思说话,不标榜自我都刷不出存在感。然而说什么变得越来越没意义,然并卵。互联网时代这个词已被说滥,但带来的影响也许才刚刚开始显现。存在与虚无此刻是如此和谐。
  • 向向向啊的评论
    记事前的事情我不敢乱讲,我记得我幼儿时在中、大学生群体里最热门的书好像是《存在与虚无》,小学时是《围城》,后来就是《挪威的森林》,同时还有《第一次亲密接触》,再往后就是王小波。都是人人看人人谈的那种热度,再往后就是十年空白,直到我听说一本换汤不换药的《知音》卖了几百万册。[闭眼]
  • 柳大野人的评论
    看这人的照片会想这人的文章,看这人的文章会想这人的照片。照片是美的,文章也是,但再美,也美不过照片与文章交织的那个形象,而这个形象又必在虚无里!可以不那么清晰,却是坚定的存在。萨特,我可以这么理解你所说的存在与虚无吗?
  • 叶老湿还是叫Renaissance吧的评论
    村上春树一直没变....村上春树一直在变...........超级超级爱~~存在与虚无,现实与梦境,还有那关于成长的一个个故事
  • 冰冰爱吃灌汤包的评论
    很久以前看不懂《存在与虚无》,现在是越看越停不下来,萨特你老人家净说大实话,很不招人待见你造吗?
  • 朱豫礼的评论
    活着总是不可避免地想到这些问题吧,存在与虚无,意义与无意义,我们的文明,宇宙的未来与衍变的核心,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生物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智能,我们的智慧何以诞生,何以作用与延续?#一想到这些,我就可以安稳的睡觉#
  • 存在哲学的评论
    一个专家说:《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到处都有克尔凯郭尔的印迹。但是海德格尔和萨特却厚颜无耻地(shamelessly)绝不承认克尔凯郭尔的贡献。
  • you_and_i_both的评论
    致命ID☞这电影怎么总结感觉都会剧透啊!细节真的处理得太赞,司机车上的心理学书「存在与虚无」也可以算作这个电影的主题吧,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映射,论童年记忆的重要性,不知道谁说过,大人的记性永远是最差的.....[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