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田晓菲 编译

文学

萨福 诗歌 田晓菲 古希腊 外国文学 女性 文学 希腊

2003-1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目录
引言 一、关于萨福 二、芦纸残片:重构萨福 三、碎瓷 四、“我以你们,美丽的人啊,永不会变心”:神话萨福 五、关于本书 第一辑 萨福歌诗101首 第二辑 萨福歌诗12首 第三辑 达弗尼斯和克洛伊(节选) (古希腊)郎古斯 萨福致法翁  (古罗马)奥维德 萨福  (意)薄伽丘 夫人城(节选)  (法)克利斯蒂纳・德・比桑 萨福致菲利尼思  (英)约翰・邓恩 勒斯波思  (法)波德莱尔 一个现代的萨福  (英)马修・阿诺德 摘苹果  (英)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天堂”――就是我够不着的东西  (美)爱米莉・狄金森 阿狄司,我爱  (英)麦克・菲尔德 钟点沉沉前行  (英)西尔维亚・汤森・华纳 瓦伦汀・奥克兰
【展开】
内容简介
关于本书 惭愧,我不懂希腊文。这本书里的译文,根据的是不同的英文译本。“老柏拉图”说:文艺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像之影像。用在本书,恰好适合。 好在萨福的英译本历代层出不穷,仅二十世纪就有十数种。我参考的各种译本,详见书后开列目录。其中特别以娄伯(Loeb,或译勒布)经典文丛的坎贝尔(D.A.Campbell)译本和安・卡尔森(Ann Carson)2002年出版的译本为底本。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本子作为蓝本,是因为他们的翻译都是尽量依照原文,并不像威利斯伯恩斯通或者玛丽巴纳德的译本那样自行补缺并进行“文学加工”(在个别残诗的译者注里,我特意附上他们的译文,以便读者进行比较),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萨福的“原貌”,除了文学价值之外,也有学术价值。 卡尔森既是学者(她现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墨吉尔大学教授古希腊罗马文学),又是诗人和作家,她的个人作品《红之自传》曾被《纽约时报书评》选为“当年最值得注意的书”(1998),苏珊・桑塔格称之为“令人迷醉的创举”。她的作品得力于古希腊文学,而她对萨福别具一格的翻译和笺注也格外吸引人。坎贝尔把萨福学者所作的“推测性填空”都放在括号里面,卡尔森则甚至在译文里用方括弧的形式保存芦纸残缺文本的风貌。她在前言里说:她相信这些方括弧暗示了充满张力的空白。这虽然未免让人想到佛班克在小说《虚荣》里的调侃,但萨福遗诗的残缺,文学史的一次偶然性事故,的确部分地构成了它经久不息的魅力,留给后人无穷的空间,在各种意义上,各个层次上,重写萨福。 于是,遵从我们自己的传统,我在诗的空缺处以□□□示意――虽然这样做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有多么地浪漫高深,而是带一丝微笑,把它当成一种精致的游戏。我希望读者也能如是看待之。 在安排这样顺序时,我依照了娄伯经典文丛里的次序。虽然诗前编号是本书自己的,但我在诗后括弧中一一注明娄伯编号,因为那是萨福学者们普遍接受的序号,便于讨论时引用和查找。 本书不是萨福残诗的全译,大约只是一半而已。选择的标准比较主观,但我还是尽量选取(一)著名的篇章;(二)在残诗坚相对而言稍微成意思的篇章(因此,只有一个词――譬如“芹菜”――抑或只有三五词的断简,就往往忍痛割爱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辑收诗101首,是学者们公认萨福所作的歌诗;第二辑收诗12首,是学者们持怀疑意见的萨福歌诗;第三辑选录历代与萨福有关的诗文,它们或以萨福为题材,或从萨福歌诗中汲取灵感和典故。第三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欧美文学传统从来没有中断过,其当代文学作品,充满对文学过去的回声。我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唤起我们读者的注意。1944年,周作人在《文艺复兴之梦》中说:“对于外国文化的影响,应溯流寻源,不仅以现代为足,直寻求其古典的根源而接受之,又不仅以一国为足,多学习数种外语,适宜的加以采择,务深务广,依存之弊自可去矣。”这是很有见地的话。务新固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对“新”之来源不其了了,则如此去了解西方文学和文化传统,总是难免皮毛。 近年颇有谈“外国文化的影响”而不悦者。抛除其种种意识形态的偏见不谈,多半由于不悦者看来,影响便等于依存。其实不然。一来,凡本性喜欢依存,不喜创造者,就算只读本国经典也还是要“依存”的;二来,我觉得就是以“外国文学的影响”立论,也还是狭隘了一点。引用公元前二世纪希腊作家郎古斯写在《达弗尼斯和克洛伊》前言里的一句话以作结: 我写了这个故事,一共分为四节,作为对 爱神厄洛斯、山林仙女、还有大神潘的供养, 也作为整个人类的共同拥有物。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戮世摩羅史仗義的评论
    读过《“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甚善!” 网页链接
  • 伊索克拉底的评论
    买了本新书《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虽然根据英译,看到萨福很亲切!but, 残篇的编号对不上……
  • 蓝色小越的评论
    2014年3月30日: 读完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最后部分是别人写她的,还是读她自己写的更好。一整天都在家没出去,睡觉,干活,看书。
  • 哥哥云雀恭弘1983的评论
    2014年3月5日:早上看《“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下午继续《写给无神论者》,晚上看完了《孤独与团结》。傍晚不想跑步,想睡一会再跑,结果醒来太迟了,休息一天吧。上网。
  • 徐徐文学的评论
    书籍《“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来自豆瓣) 网页链接
  • 戮世摩羅史仗義的评论
    在读《“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 网页链接
  • 冯晏的微博的评论
    今天同时收到最近期待阅读的这几本书:佩索阿《阿尔伯特.卡埃罗》,布考斯基《来生如此》,奥登《战地行纪》,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索雷斯库《水的空白》,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曼得尔斯塔姆回忆录》,布考斯基《邮差》,帕斯捷尔纳克《第二次诞生》。开心!谢谢你[月亮][雪][咖啡]
  • 阿釧的评论
    接受了@我是奇丁 的#冰书挑战#:写下十本对你影响大的书。柏林谍影,晓寺,渡过夜空的月之船,Cold Fever,飞离帕马星,Djinn,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春醪集/泪与笑,吸血侠达伦山传奇,今夜哪里有鬼。@黯然銷混蛋 @水糖砂色金 @timgutterson @拙石小憨 @stream_wang @tinco去厦门
  • 克劳力先生的评论
    1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小资调调的出版社。敢于出敏感题材,三联在这一方面就是楷模。我很喜欢这家出版社,尤其喜欢那本《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顺便也就喜欢上了文化生活译丛系列。三联书店给我的感觉是只要这本书有价值,就算卖不出去多少也没关系,这样的节操,业界不多见了。
  • 新青年书店的评论
    #新青年5.5折#《“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这本书里的译文,根据的是不同的英文译本。“老柏拉图”说:文艺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像之影像。用在本书,恰好适合。好在萨福的英译本历代层出不穷,仅二十世纪就有十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