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1. 少年希特勒 2. 维也纳岁月 3. 战争中的重要经历 4. 投身政治 5. 慕尼黑之王 6. 政变与审判 7. 兰兹伯格监狱——《我的奋斗》 8. 蛰伏中的“元首” 9. 德国政坛的流星 10. 希特勒和女人们 11. 权力扑克游戏 12. 1933年1月,决定命运的一个月 13. 作为一个人的希特勒 14. 建立独裁政权 15. 修订凡尔赛条约 16. 元首崇拜和民众 17. 统治方式和宏伟建筑 18. 贝格霍夫社交圈 19. 反教会的斗争 20. “犹太政策”的极端化 21. 通向战争的道路致谢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希特勒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身为历史学家的本书作者福尔克尔·乌尔里希,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在书中细细探究德国第三帝国领导人希特勒。这位众所周知的独裁者在撇下“元首”的头衔之后,作为一个“人”,会呈现出何种样貌?他有何令人喜欢或厌恶的特质?有何天赋或才能?他的心理情结与凶残的杀人欲望又是如何? 本书推翻了关于希特勒本人所有错误的陈词滥调,从希特勒的人格特征、私人社交圈以及他与女性的关系、他的统治方式和理念等各个侧面着手,完整而又多层次地刻画出了一个独特的历史人物形象。书中大量引用与希特勒同时代人的证词,既包括他的崇拜者,也有反对派,首度披露大量的迄今为止从未被发现的全新历史文献。 在作者笔下,希特勒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恐怖符号。当一个有“魅力”的希特勒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会忘记他犯下的滔天罪行,相反,我们的心中会生出警惕和恐惧。本书主要聚焦于希特勒从崛起至1939年独揽大权的巅峰时期,是本世纪值得注目的希特勒传记。
2004年9月,奥利弗·西斯贝格(Oliver Hirschbiegel)执导的电影《帝国的毁灭》(Der Untergang)在德国上映,这部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影片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描述了希特勒藏身于地堡的后12天,希特勒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感情,有喜怒哀乐,他也会关心下属,面对妇女、儿童时时流露出脉脉温情。电影上映之后,德国媒体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把希特勒作为一个人来刻画?” 对此,《希特勒传:跃升年代》的作者——德国著名传记作家福尔克尔·乌尔里希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答案:“是的,我们可以这样做!而且我们也必须这样做!” 本书作为文学界的《帝国的毁灭》,洋洋上百万字的巨著远比一部电影讲述希勒特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希特勒是一个有着强烈个性和多面性的人,他绝非以往人们所说“只会煽动民众的低层次情绪”的“眼界狭隘、能力有限的庸才”,他不仅有宣传的口才,更有针对不同对象扮演不同角色的表演才能,希特勒是个有魅力的人。作者破除了长久以来弥散于学术界和文艺界的“恶魔神话”,所以他笔下的形象更显得晦涩复杂,更能引起人们沉重的反思。正如托马斯·曼在《兄弟希特勒》中所言:“希特勒的出现并非偶然,他是一种真正正常的德国现象!” 对希特勒进行人性化的描写并不意味着为纳粹脱罪,当一个有“魅力”的希特勒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会忘记他犯下的滔天罪行,相反,我们的心中生出警惕和恐惧,因为恶魔并非天生的,恶魔生活于人群之中,它徘徊于每个人的心头,只要有合适的气候和土壤,恶魔播撒的种子就有可能生根发芽。
希特勒该为一些可怕至极的罪行负起责任,这一点绝对是世人公认的,但历史学家福尔克尔·乌尔里希在这本全新的《希特勒传:跃升年代》中,探讨的不只是这位独裁者身为反犹太主义者的一面,同时也包含了他作为男性的那一面。 ——《明镜》杂志英文版 福尔克尔·乌尔里希叙述的是他在档案资料中的新发现。 ——德国《时代》杂志 希特勒的私生活始终是个谜团,他的一生不是用“过”的,而是用“演”的,这本新书披露了这位种族屠杀凶手身为一个毫无特色的男人的种种面相。 ——德国《世界》日报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