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Ethnographic Introduction John Lagerwey
民族志导言 劳格文
历史学导言 王振忠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Wang Zhenzhong
一、 地理环境
二、 历史渊源
(一) 建制沿革
(二) 村名考略
三、 人文环境
(一) 水口
(二) 村落
(三) 民居
(四) 道路、 桥梁、 亭子与堨坝
四、 宗族社会
(一) 姓氏源流
1.方姓
上祈村之“后方” 方祈村之“前方” 上村方姓 西村方姓
2.余姓
3.程姓
4.汪姓
5.潘姓
6.王姓
7.胡姓
8.吴姓
泓公派 汩公派 上村萼公派 石潭支派
(二) 祠堂
1.上村
吴氏宗祠 梁公支祠 以德堂 至善堂 承裕堂 庆裕堂 厚德堂 善义堂 进贤堂
2.西村
余氏宗祠 方氏支祠
3.新桥头村
汪氏宗祠
4.汪村
潘氏宗祠
5.上祈村
胡家“众屋下” 胡氏宗祠 程氏宗祠(世忠堂) 后方支祠 刘家祠堂
6.方祈村
椽公祠(怀德堂) 榆公祠(绍德堂) 约公祠汩公祠(敦怡堂) 上汪祠堂 前方支祠 泓公祠
(三) 宗族管理
1.机构
2.宗族管理
社会治安 宗法处罚 宗嗣接枝 妇女生活 旌表
(四) 庙宇
1.祖庙
上村李王庙 新桥头周王庙 方祈村泰伯社 庙西村社庙 上祈村胡家社庙 上祈村上程社庙 汪村社庙
2.其他庙宇
汪王庙(红庙) 小坞大圣庙 其他
(五) 寺庵
1.褒忠古寺
2.庵院
白莲院 白阳院 龙胜庵 上舍庵 莲花庵
(六) 谱牒
(七) 大型祠族祭祀大典
1.正月十五猪羊祭
2.六月十九观音醮
3.九月十三鸡血祭
4.清明族祭
五、 岁时节日
(一) 三十夜
(二) 初一朝
(三) 正月十四接灶爷
(四) 送祖神回殿
(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六) 二月初二土地节
(七) 清明节
(八) 立夏节
(九) 端午节
(十) 七月半
(十一) 八月十五中秋节
(十二) 冬至节
(十三) 腊八节
(十四) 腊月二十四送灶爷
六、 婚丧喜庆
(一) 婚姻嫁娶
1.正常婚配
提亲 合八字 贽定 行聘 请期 嫁资 开面 搬嫁妆与接亲 哭嫁 燂魇 迎娶 拜堂与传袋 吃三盘 待饭 祭祖 成亲酒 发喜糖 挂红 撒帐 传花吃酒三朝 接回门
2.其他婚配
续弦 童养媳 抢亲 典妻
3.幛轴悬挂与喜酒安席
(二) 丧事
1.丧葬
送终 报丧 奔丧 守铺 沐浴与驱灾 坟饰、棺饰与尸饰筒衣与入殓 封棺与留“丁” 拦路 祭扶头、衬脚与托坟牌 哭丧 出殡 暖棺与暖椁 封针(金) 敬酒 进椁 撒五谷 上堂 上红牌 请三朝 偷呼与回呼 圈(转)灯七 请七吃丧酒
2.居丧
(三) 喜
养大肚 催生 分娩 踏生 焐产妇 三朝 报喜 祭祖 看产妇 取名 开奶 满月 百日 担端午 担年饭 割脚索 坐马桶 抓周
(四) 庆
1.贺阳寿
2.贺阴寿
(五) 婚丧喜庆佣工酬劳饭食赏贺
1.婚姻嫁娶佣工(民国中晚期)
工匠 媒人 婆鼓手
2.丧事佣工(民国中晚期)
造土坟 做(造) 椁坟 做寿材 和尚佣金 鼓手薪酬
3.建房佣工
4.其他佣工
七、 遗风杂俗
(一) 祭神明
1.刀鞘会
2.瞎子会
3.菩萨开光
4.“朝九华”
5.求雨
6.游神
7.参灶
(二) 祭鬼神
放门香 破血湖 祭会 驱吓 治孩儿“哭百夜” 叫魂
(三) 婚育趣事
献郎 闹房与听房 圆房与隔房 寄名“撞红” 夫妻双双外出不能同床 婚育不送鸭蛋 担箩与送嫁
(四) 丧事杂谈
造坟 新坟不过社 “捡黄金”捡“胎尸” “赶吊” “赶煞” 孕妇行孝不得束“千金带” 压地龙 早夭孩儿之坟葬 杀牲者与接生婆死后要戴红袖袋
(五) 其他杂俗
1.打箍
2.吃发脚
3.吃神福
4.学生意与学手艺
5.技艺俗尚
6.术数拾零
算命 看相 占卜 问筒
7.禁忌
8.其他
安灶 杀牛 养猪 吊猫
八、 经济生活
(一) 商业
(二) 副业与手工业
(三) 农业
(四) 土特产
青枣 索面
(五) 村内流通的自制货币——子码
九、 文化教育
(一) 文化
(二) 教育
(三) 楹联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本书为法国汉学家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与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合作主编的“徽州传统社会丛书”之一种。丛书旨在以田野调查所获之口碑资料和地方文献,客观描述1949年以前徽州的传统经济、民俗与宗教,为人们提供一千地区较为完整的社会生活实录。
本书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人文背景、宗族社会、岁时节日、婚丧喜庆、遗风杂俗、经济生活以及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对歙县白杨源作了几近全景式的刻画,提供了传统时代一个普通村落社会的基本运作,反映了一般民众耕桑作息冠婚丧祭的生活实态。这些细致的描述,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民间历史文献,增加对县以下中国地域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因而有着独具一格的学术价值。
诚如劳格文教授在导言中所说,1949年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中国的村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社会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以及相关的仪式、忌讳与道德选择逐渐瓦解。在全球资讯日益发达的今日,我们该如何去传承与保护传统社会这些即将消失的智慧?读这本书,我们需要去追问,去反思。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