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

李洁非,杨劼

文学

当代中国 文学史

2011-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目录
目  录 发 凡…………………………………………………………………………………………/1 第一章 共和国文学前革命文艺意识形态之发展…………………………………………/1 第一节 裂谷的一畔……………………………………………………………………/1 第二节 延安的意义……………………………………………………………………/9 第三节 《讲话》与国家文化秩序……………………………………………………/23 第四节 超级文学………………………………………………………………………/40 第二章 党的文化领导权……………………………………………………………………/50 第三章 中国作家协会的历史与功能………………………………………………………/63 第一节 渊源……………………………………………………………………………/63 第二节 从文协到作协…………………………………………………………………/71 第三节 中国作协诞生…………………………………………………………………/75 第四节 胡风的质疑……………………………………………………………………/81 第五节 作协对文学的领导……………………………………………………………/84 第四章 文学创作队伍建设…………………………………………………………………/92 第一节 1949~1956年:强调文学正规化……………………………………………/93 第二节 从反右到《红旗歌谣》………………………………………………………/101 第三节 重新回到秩序…………………………………………………………………/110 第四节 “文革”:工农兵对文学的统治……………………………………………/113 第五节 神话的终止……………………………………………………………………/121 第五章 文学的思想斗争……………………………………………………………………/124 第一节 共和国文学的治理观…………………………………………………………/124 第二节 以《文艺报》第四、五卷为例………………………………………………/127 第三节 斗争的普遍性和各种形相……………………………………………………/134 第四节 原理与效果……………………………………………………………………/139 第六章 “八十年代”的博弈………………………………………………………………/148 第一节 走向“八十年代”……………………………………………………………/149 第二节 守循与通变……………………………………………………………………/156 第三节 另一种开端……………………………………………………………………/159 第四节 历史的草蛇灰线………………………………………………………………/161 第五节 复苏与歧路……………………………………………………………………/170 第六节 打通和开辟广泛对话…………………………………………………………/173 第七节 艰难的“卸载”………………………………………………………………/178 第八节 理论与批评……………………………………………………………………/184 第九节 “形式”的禅机………………………………………………………………/187 第七章 变异:199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观察………………………………………………/194 第一节 文化态势………………………………………………………………………/195 第二节 现象观察:四大表现…………………………………………………………/197 第三节 环境观察:读图时代…………………………………………………………/202 第四节 思想观察:多元格局中的贫困………………………………………………/209 第五节 结构观察:新的文学关系及要点……………………………………………/220 附 录 当代文学的写史问题 ——有关“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课题的一次漫谈……………………………/231
【展开】
内容简介
《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了“文学生产方式”的命题,从前所未有的角度切入中国当代文学史,解析60年来文学发展的内在机理,在给予全新观察的同时,深入诠释这种文学所特有的原理和构造。一些独具当代文学特色的重要现象和问题,如“党的文化领导权”、“以斗争求繁荣”、“工农兵创作”、文学体制的建构等,被首次置于文学生产方式概念下加以研究。而对20世纪80年代至近年来文学的种种深刻变化,书中同样有全面而富于启发性的描述与概括。全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兼具文学史、文学理论的双重价值。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评论
    【文学的生产方式 】——评《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 网页链接
  • 贪吃书的评论
    作为思想斗争的文学批评,性质和意义都远超出文学自身,要么触发一场政治运动,要么是一场政治运动在文学领域的具体展开,文艺曾被认为是意识形态晴雨表,文艺思想斗争关系着兴无灭资。所以新中国后意识形态重大斗争多半从文艺开始,红学批评、胡风事件、海瑞批判……批判是共和国文学生产基本运行方式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评论
    【“超级文学”超出了文学本身】延安改变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令一种自古所无的“超级文学”浮现于世,横亘数十年,而且自它以后,“五四”实际上不再是文学的一个有效资源。——李洁非《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网页链接)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评论
    文学观念、语言、创作模式、主题、人物特征……总之,一切一切。延安改变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令一种自古所无的“超级文学”浮现于世,横亘数十年,而且自它以后,“五四”实际上不再是文学的一个有效资源(直到1980年代迎来新开端)。——《长江商报》专访《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作者李洁非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评论
    共和国文学的生产方式,尤其在其典型形态的前30年,高度体制化、高度组织化。文学管理者凭借完备、精密的控制体系,对整个文学生产提出事无巨细的指导和要求。而作家的思想往往不来自于自己,感情也是照葫芦画瓢,技术上则必须严格遵守规范,轻易不得越雷池一步。——《长江商报》访谈李洁非
  • 贪吃书的评论
    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是文学在一段历史时期内的游戏规则,如果说共和国文学是一台机器,本书的研究将对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的构造和运行进行全面深入说明。共和国文学体制有两大特征:组织化,通过作协机构使文学生产者和体制达成一种契约关系;计划性,国家控制文学生产
  • 读史明哲的评论
    共和国文学的生产方式,尤其在其典型形态的前30年,高度体制化、高度组织化。文学管理者凭借完备、精密的控制体系,对整个文学生产提出事无巨细的指导和要求。。。而作家的思想往往不来自于自己,感情也是照葫芦画瓢,技术上则必须严格遵守规范,轻易不得越雷池一步。—《长江商报》访谈李洁非 @许洋
  • 走路的葫芦娃的评论
    我一边修改设计着某一份问卷,一边想着该看《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了。我相信,很多是相通的。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评论
    支持《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 //@凤凰读书:@钟立风 @江苏文艺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庄婧 @陈平
  • 读史明哲的评论
    组织化,曾是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的精髓。通过把文艺纳入国家组织,强有力地控制了文艺生产。其中,文艺生产者的“国有化”,更是关键。作为文学组织化架构的主体,中国作家协会名义上是文学团体,实质乃是一个行政单位,如果称之为“国家文学部”亦未尝不可。——李洁非 杨劼 《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