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实践

刘禾

文学

刘禾

2014-8-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本书所要考察的是新词语、新意义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本书从跨语际实践的视角,通过复原语言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分别考察了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以期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做无意事遣有涯生的评论
    刘禾作品:《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她上半年还有一本六个字母的解法的非学术作品,帝国话语政治里关于话语分析和语言符号的理论运用内容我都没抽空好好读。 网页链接
  • 江北检察的评论
    #深夜阅读#《法的中国性》一书主要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法律中使用的核心基础性概念以及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劳教制度、法家思想等的一种开放式研究,从跨语际实践及词源学的角度阐释和辨析了民权、民主、宪法、水、治、法等的起源及其流变,对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进行了现代阐释。
  • 三联书僮的评论
    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跨语际实践
  • hey十七的评论
    看到刘禾「跨语际实践」的这段译文不禁大笑:林培瑞(Perry Link)在「北京鸭与花蝴蝶」(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一书中提到一则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广告:宁可不娶小老婆,不可不看「礼拜六」——译者也太莫名奇妙了罢,前后说了那么多鸳蝴派,这里蹦出只北京鸭和花蝴蝶!
  • 良友大漠的评论
    22日14:30——“马兰花”重绽的前一个午后,@良友书坊 的“跨语际实践”——阅读,版画,儿童教育,以及温婉之美。[威武][围观]
  • 亦沾衣的小流水的评论
    跨语际研究的重要意义正在日益凸显,借助“文化学派”理论对相关多语文本进行综合研究,是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亟待发展的新方向,刘禾、赵稀方等国内外专家在翻译实践文化研究方面的相关著述,已初步构建出中国现代文学与应用语言学进行综合研究的新格局。
  • 芃然心动的评论
    某高大上英语写作教学课程让我很有“何不食肉糜”的感受。对于需要应对四六级雅思托福的中国大学生,用后殖民立场的差异观来看待跨语际实践中的语言错误,这是不是自欺欺人啊!演讲比赛冠亚季军没有胜在思想但胜在语音像native speaker啊!第三世界的人民啊,千万别让差异面具下虚幻的平等蒙蔽了眼睛。
  • garyshi狂想曲的评论
    有理,一些海外汉学家的中国论断,理论诚谓时髦,但总觉得有些隔。 ——看到评论家陈代的博文《读刘禾《跨语际实践》》有感而发的评论。网页链接
  • 复旦大学的评论
    #书香复旦园#《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三联书店)近代中国的话语变迁深受东西洋语言翻译的影响,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跨语际的实践。本书将文学、民族文化、现代性有机勾连,总能带给我们启发。【推荐by陈雁 历史系副教授】via@复旦大学学生会
  • 复旦大学学生会的评论
    #教师荐书#《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 (中国1900-1937)》(刘禾 著 三联书店) 近代中国的话语变迁深受东西洋语言翻译的影响,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跨语际的实践。本书将文学、民族文化、现代性有机勾连,总能带给我们启发。【推荐by陈雁(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