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西旅人
☆从闭关锁国到开眼看世界,晚清士人如何重建对国际局势的理解?与外界的交流如何带来观念的变革?
☆晚清外交风云录,一书尽览中西交汇的智慧与抉择!
☆斌椿、志刚、张德彝、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六位旅西使臣书写西方模式的转变。
☆北美历史学界对于晚清外交史研究转向的风向标之一,美国图书馆协会2019年度杰出学术出版物。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 方的认识与外交信息体系的构建过程。作者通过考察六位出使欧美的使臣的书写模式,揭示了从1860年代初到1895年间清朝如何逐步重建与西方列强交涉所需的外交信息体系。本书突破了传统学科界限,结合外交史、文学史、思想史与信息史,详细解读了晚清外交官如何书写“西方”,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信息秩序的演变。
书中不仅结合了传媒学理论,剖析了使臣们如何运用不同体裁和传递方式构建西方叙事,还探讨了信息在阅读集团中的演变和重新利用。同时,本书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历史相结合,展示了晚清士人信息采集的多元性、内外张力,以及使臣自身文化、思想、社会关系对其信息整理方式的影响。
全书分为八章,从清朝政府对国外信息采集的局限开始,逐步展现了出使大臣的身份转变、驻外使臣的制度化、文书流通的电信化以及江南私人出版业对清政府信息掌控的颠覆性。最终,在甲午战争前夕,晚清士人对于西方形成了与官方意识形态相交错的共识与话语,这一观念变革与使臣们构建的信息秩序紧密相连。本书为理解晚清时期的中西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
【名家推荐】
在这本见多见广、争论激烈的书中,皇甫重写了晚清中国与西方外交互动的历史。由于没有一个单一的中国,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内部一致的西方,中国的外交家们毫不奇怪地发现,他们所发现和所写的西方与他们自己所代表的不同观点密切相关。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 柯文(Paul A. Cohen)
在皇甫丰富而易读的叙述中,19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再是西方奇迹的一维监视器,而是复杂且完整的人类个体,对他们的传统和周围的世界有细致入微的理解。她的工作肯定会改变教学实践,并获得对19世纪中国思想史的理解。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盖博坚(R. Kent Guy)
这项重要的研究通过清朝最早的驻欧外交代表的眼睛,提供了对“西方”的诱人一瞥。皇甫一丝不苟地重建了这些人物丰富的认知宇宙,并证明了感知“他者”的行为随着1860年后新信息秩序的出现而改变。
——迈阿密大学历史系教授 斯蒂芬•哈尔西(Stephen Halsey)
结构和语言都很优雅……表明总理衙门的外交努力促使人们对已知和未知地区的思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肯塔基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墨安屴(Emily Mokros)
皇甫对档案、电报、私人信件和报纸的仔细挖掘,加上她对外交官日记、政治文章、旅行写作和诗歌的细致阅读,为专业外交使团和新信息秩序的复杂历史的出现提供了许多批判性和原创性的见解。
——《中国近代史》 Ke Ren
-
三国前夜
洛阳城北的夏门,四方之通衢,人流如织;因为面对北邙山,亦是人鬼殊途之地。
夏门外的门亭,自然是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大将军梁冀特意把李固、杜乔的尸体扔在夏门外,好让天下人都能看见,即使贵为三公,和他作对就是这般下场。他还下令,如果有人胆敢悼念哭丧,一律以罪论处。
梁太后同 意杀死“李杜”,既有维护梁氏家族的私怨,也有对士大夫为维护礼教而迸发出的力量的担忧。“李杜”之死仿佛一曲前奏。二人为了天下的纲纪而被权臣所杀,把汉家天下的和谐表象撕开了一道口子,那个老问题再次被抛出来:
天下到底是汉家之天下,还是天下之天下?
这将成为此后一百年风云变幻的核心,隐藏着汉家是存续还是终结的密码。
————————————————————
旧邦新命,共致太平,重重吊诡,逐鹿群雄
《祥瑞》作者张向荣再探汉家故事
礼教与秦制混合互补,家国天下因何坍塌?
皇帝和士大夫残酷共生,谁才是最终赢家?
以群风群貌挑战刻板印象,填补东汉书写空白
李开元、于赓哲、刘勃、仇鹿鸣——力荐
————————————————————
《三国前夜》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接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
本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
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进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
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作品,是文学的主体。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往事的历史,历史由谁来书写,成了历史的空白。张向荣先生的学术专业是文学研究,他先写成《祥瑞》,今又写成《三国前夜》,用自己热爱的非虚构历史写作,填补了历史书写的空白,值得阅读,也值得深思。 ——李开元
一切危机都起自于青萍之末,高厦倾覆之时才能看见根基之腐烂。本书是对三国乱局根源的把脉。——于赓哲
把繁复的学术研究转化为轻盈叙事的笔力罕有其匹。没有核心事件,没有主要人物,却把二百年政治生态、社会风气的变迁呈现得行云流水,浓墨般的暗夜,终于弥漫得浩瀚无垠。——刘勃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这段话,提示在当时人心中,三国历史实际上处于东汉中期以后诸种问题的延长线上,本书则尝试勾勒出这一线索。——仇鹿鸣
-
列维-斯特劳斯传
-编辑推荐-
学者、作家、美学家
忧郁的形象
现代人类学之父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
不仅改变了人类学
还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
★ 荣获2015年法国费米娜散文奖、布朗利河岸博物馆玛蒂娜•奥布莱基金会奖。英语译本获法国声音奖优秀翻译出版奖,德语译本获德国爱因哈德基金会传记文学奖。
☆ 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冒险家的故事,展现一个年轻、世故、富有魅力、英俊潇洒的列维-斯特劳斯,他那令人难忘的声音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和进步的意义。
★ 首位获得法国国家图书馆列维-斯特劳斯个人档案查阅许可的传记学者。
☆ 遍览261箱珍贵文献和资料,开启深入了解这位结构主义大师工作和生活的崭新视角。
-内容简介-
在这本屡获殊荣的传记中,历史学家伊曼纽艾尔•卢瓦耶讲述了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真正的知识分子冒险家——的故事。本书以列维-斯特劳斯生平的四个主要时期为线索,为我们开启深入了解这位结构主义大师工作和生活的崭新视角。
•1908—1935年:在一个被同化的犹太家庭中度过他的童年、充满希望的学生时代和他对政治与智识运动的首次尝试。
•1935—1947年:作为一名年轻的教授,他于1935年离开巴黎前往圣保罗教授社会学。他在巴西腹地进行了曲折的探险,在那里发现了作为他者的美洲印第安人,这使他成为一名人类学家。从1941年起,他在纽约开启了新的学术生涯。
•1947—1971年:“二战”后,他回到法国,开始了他创作最伟大作品的时期。在数十年的紧张工作中,他重塑了人类学,将其确立为一门提供全新世界观的学科。1955年,《忧郁的热带》一书向全世界提供了无可争议的证明。在那些年,他成为法兰西民族丰碑,也成为享誉全球的知识名人。
•1971—2009年:他坚称这个世纪已与他无涉,但与之相悖的是,这个距离却允许他能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犀利和反叛风格阐明现代性。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习惯于看到老态龙钟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照片,或是他在亚马孙河流域邋遢不堪、饱受文化冲击的样子,而本书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世故、富有魅力、英俊潇洒的列维-斯特劳斯。与其说作者把列维-斯特劳斯描绘成一位现代人,不如说她把他描绘成一位伟大而不安的同代人。
-名人/媒体评论-
卢瓦耶经过精心研究,创作出一部睿智而敏锐的传记,无愧于她的研究对象——20世纪最伟大的法语知识分子之一。她对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描绘,既严谨又丰厚,字字珠玑,栩栩如生。
——迈克尔•哈金,怀俄明大学
对许多人类学家来说,从列维-斯特劳斯的著作中不断迸发出灵感是一个谜。他告诉我们,他的工作受到许多影响,评论家认为还有其他影响,但这些影响并不能真正解释他非凡的原创性和独立性。卢瓦耶对他的生活和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或许能帮助我们解开这个奇妙的谜团。
——莫里斯•布洛赫,伦敦经济学院
这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的第一本真实传记,他活了100多岁,一生充满荣耀和荣誉。卢瓦耶的这本书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奇书,从头至尾都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世界报》
卢瓦耶生动地描绘了这位人类学家和他所处的时代。但她也邀请我们想象一下,作为我们这个世纪的思想家,列维-斯特劳斯是如何为他自己的世纪而存在的。
——《波士顿评论》
-
中世纪政治思想史
西方中世纪研究大家写给知识公众的读本
用清晰的线索勾勒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和法律发展
自成一家之言的典范性政治思想史
--
从5世纪到12世纪,当欧洲大片地区仍然无人居住时,一个社会已经成长了起来。这个社会必须学习如何组织公共生活秩序。今天西方的许多基本政治概念就是在这一时期及稍后一段时间形成的。
在这本写于1960年代的小册子里,作者追溯了西欧政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例如主权、议会、公民权、法治和国家等我们熟悉的观念。在他看来,中世纪有两条意识形态的主轴影响着一系列观念、制度以及历史进程的发展。以13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理论在欧洲重现作为分水岭,在此之前主导历史进程的是神权——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在此之后前者则逐步让位于自然法——自下而上的意识形态。作者展示了这两种政府观念的冲突过程,以及它们的罗马或日耳曼根源,并解释了中世纪社会中教会权力的主导地位,以此诠释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和法律。
-
东亚的律令与国家
律令是古代东亚世界共享的指标性元素之一,中古中国的法制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周边国家在法律移植之际所做的创造性转化等,始终是东亚文化交流史、比较法制史密切关注的课题。日本的古代(法制)史学者立足本国史料,旁及中、韩文献,援入日唐比较的视野,在这一领域颇多创获。《东亚的律令与国家——日本古代法制史史料学》遴选、迻译了日本学者对日本古代法制史料的十四篇经典解题,涉及各种史料的编撰背景、编撰者、体例、内容、版本、研究状况及使用方法等,或许有助于更多的中国学者透过日本古代史料观察唐代中国,进而以域外之眼反观日本古代(法制)史。
-
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艺术
探索永恒之城的辉煌艺术遗产,走进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
编辑推荐
一部深刻而详尽地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艺术及其赞助体系的著作
探索永恒之城的辉煌艺术遗产,走进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
揭开罗马艺术与权力的秘密,感受文艺复兴大师的非凡创作
◎梳理文艺复兴时期罗马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展示了从罗马的古代遗迹到文艺复兴杰作之间的历史联系。作者详细描述了这一时期罗马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在不同教宗和赞助人影响下的演变,阐述了不同赞助角色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揭示了艺术家与赞助人、赞助制度之间复杂的关系。
◎着眼艺术与社会的互动,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罗马艺术的丰富世界
本书提供了细致的分析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带领读者深入了解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杰作和它们背后的复杂故事。本书讨论的话题时间跨度长、内容覆盖面广,但它并不局限于探讨任何单一艺术家或赞助人的生平,而是侧重于宏观视角下的艺术和社会互动。作者将复杂的历史和艺术脉络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遗迹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本书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为一般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有趣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1300年—1600年前后罗马的艺术、艺术家和赞助人的故事。约翰·马尔恰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罗马当时的艺术和艺术项目,讨论了罗马城中多样的赞助模式,以及不同教皇当权时期的赞助差异,同时分析了当时兴起的别墅文化。作者将这一时期的一批杰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项目置于实践、竞赛和互相竞争等语境下进行讨论,让读者从多个方面领略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伟大及对后世艺术活动和艺术理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