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器有命
“神圣汉帝国”的证成,关键在于深掘当时人的感知和体认,本书即是围绕原始道教的成立、汉魏禅代的发生与汉家秩序的崩解所展开的一次“心灵考古”。为消弭“汉家”构造中的家、国对立,谶纬以其超验的神圣叙事“为汉制法”,由此达成融通公、私的“天下一家”构想,“汉家”遂成为天下人的信仰空间。因为解灾除厄、归命汉家的普遍强烈愿望,“致太平”不仅成为贯通汉末经学、谶纬、道教的知识基础与共同主旨,也成为士人、隐逸、宗教群体的行动指南与价值归宿,还是促成汉魏禅代及汉家秩序解体的思想和信仰要素。以汉帝国神圣性格为轴心,思想与历史交互推进,渐次展开为汉家→王汉→师汉→辅汉→代汉→忆汉的演进轨迹,浮现出谶纬神学、原始道教与汉家德运终始的内在逻辑
-
古籍鉴定与保护
本書爲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古籍鑒定與保護”課程教材,以歷次課堂教學講義爲基礎,藉助國家圖書館豐富的教學案例和珍貴文獻支持,由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的專家合作撰寫,内容涵蓋古籍出版印刷、古籍鑒定、古籍保護與修復、圖書館古籍工作諸方面,力圖勾勒中國古代書籍纂集、形制、刊印、流通的歷史,加深對中國書籍文化的理解。作爲古籍鑒定與保護領域的首部教材,本書立足學術前沿,兼具深度與廣度,不僅可藉以學習古籍出版印刷的知識,還能提高古籍鑒定的技能,指導古籍修復保護的實踐。本書圖文并茂,既可作爲教材,又可作爲古籍收藏愛好者的指南。
-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手册
本书是一本关于以迈向共同富裕为背景的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研究手册。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的核心议题是社会不平等,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受到学界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形成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本手册围绕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社会不平等的多元形式、社会变迁与社会不平等、研究数据五个主题,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不平等研究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与分析。本手册有助于读者认识中国社会不平等的状况和形成机制,为控制和削弱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学术基础。
-
故国曾在
人类最可怕的悲剧之一,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而忘记对其他人的好奇,忘记去了解其他人经历过的悲剧;尤其是面对仇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呢? 本书的作者萨里·努赛贝正是一个葆有这种好奇心的人。
萨里·努赛贝出身于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记忆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与数次中东战争,这一地区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巴以冲突是如何源起与演变的?为何国际社会多次斡旋都无果而终?巴勒斯坦的年轻人如何看待国家的未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萨里讲述自己与家族的爱憎沉浮,以及巴勒斯坦人的艰难求存;他的人生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从一心治学到游走于巴以政权之间促成和谈,他的经历颇为戏剧性,曾被巴勒斯坦人斥为“叛徒”,又被以色列当局抓入监狱。
中东冲突很难找到“中间立场”,萨里可谓在夹缝中生存,但他始终坚持和平与共情。在犹太人的苦难已经广为人知的今天,探索巴勒斯坦人的视角或许可以令我们对中东问题,甚至是更为宏大复杂的问题,形成更完整全面的认知。
◎ 作品看点/编辑推荐
★ 打破偏见,兼听则明。从被忽视已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视角,重新审视巴以困局
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到大量以纳粹大屠杀为主题的书籍,犹太人的血泪已广为人知,古城耶路撒冷似乎也成为犹太人的“应许之地”。但我们却鲜少听到巴以冲突中的另一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声音。纵观历史与这个时代,这本书都是难得一见的稀缺之作,它从巴勒斯坦人的视角解读巴以困局的起源与演变,被哈佛大学学者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 巴勒斯坦公共知识分子、和平运动先驱亲述,回顾多方奔走、夹缝生存的大半生
作者萨里·努赛贝出身于扎根在耶路撒冷1300多年的古老阿拉伯家族,他深谙阿拉伯文化,青年时代被身为开明政治家的父亲送往欧美顶尖大学留学,因此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在目睹中东战争与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后,他放弃书斋生活,与英国妻子一同回到耶路撒冷安家。他一方面在巴勒斯坦高等教育机构任教,将和平的理念传递给年轻一代;一方面与阿拉法特治下的巴解组织接触,任巴解组织驻耶路撒冷代表,与以色列进行斡旋。他致力于在巴以问题中找到“中间立场”,开辟反思与对话的空间,几经碰壁但不改初衷,正如他在书中说,“这些年来,我也有不少理想被无情摧毁,但我相信人生远远不是种种错误所能概括”。
★ 是传奇的个人史、起伏的家族史,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
伴随着数十年漫长战乱与冲突,作者的长辈带着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老去,作者的孩子在动荡中出生、成长。巴勒斯坦的历史在几代人的记忆中传承,但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巴勒斯坦也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而如今这片土地却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这样一段悲情的历史引人深思。
★ 凸显利益相关方的微妙心态,直击复杂局势。关注平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处境
和平看似众望所归,但作为和平运动的领导者,作者却被以色列人抓入监狱,一度被认为是比恐怖主义者还危险的人。而在巴勒斯坦一方,领导者的态度也耐人寻味。国际社会多次斡旋巴以冲突均无果而终,哈马斯的日益壮大令局势更加复杂。在讲述自己戏剧般经历的同时,作者也揭示各方微妙的心态与立场,并着力展现巴勒斯坦平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处境。
★ 梁文道力荐并撰写导读,知名译者何雨珈倾情献译
文化学者梁文道撰写导读,令读者轻松获得背景知识,进入阅读状态。知名译者何雨珈倾情献译,译笔纯熟流畅,生动再现原著风貌。
◎ 评论推荐
萨里·努赛贝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也是他动人的个人经历。他极为正直地展现着真挚有益的政治愿景。在中东冲突中很难找到“中间立场”,但他开辟了一个反思和对话的空间,平衡了历史的狡猾与个人带有讽刺意味的冒险和抱负。在面对复杂处境时,他展现了充满希望、慷慨正义的景象,使这本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霍米·K. 巴巴,哈佛大学人文学科高级顾问
《故国曾在》是一部敏锐、伤感、幽默的回忆录,它重新审视巴以问题的悲剧,也描绘了巴勒斯坦社会的生动图景。
——阿摩司·奥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
恶棍与受难者,爱国者与傻瓜,战争与和平,背叛与腐败,当然也少不了一段浪漫往事……这本书戏剧般展现了巴勒斯坦近几十年的历史。
——阿摩司·埃隆,《纽约书评》
最可怕的悲剧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其他人的故事,忘记了对其他人的好奇,以及对其他人可能经历过的悲剧的了解……萨里·努赛贝就有这样的好奇心。
——梁文道
这是有史以来对巴以冲突最好的个人记叙之一。
——伊桑·布朗纳,《纽约时报》
太精彩了……强烈推荐给想了解巴勒斯坦民主困境的人。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slate杂志
一个令人钦佩的人写的一本令人钦佩的书。
——莱昂·维塞尔蒂尔,《纽约时报书评》
《故国曾在》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对问题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并对双方的博弈进行了精妙的分析……这个复杂的人——精明、理想主义、务实、梦想家、和平战士——非常值得了解。
——查尔斯·马修斯,《旧金山纪事报》
引人入胜……《故国曾在》聚焦受困的希望,进行了一项伟大的研究。
——罗伯特·马利,《华盛顿邮报》
在一场妥协常常被视为叛国的冲突中,努赛贝为了公平与和平而斗争。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书,它内容宏大、令人钦佩,而且非常有趣。
——杰弗里·戈德堡,《洛杉矶时报》
-
大庆
唐晓峰、戴锦华、裴宜理、宋念申、严鹏、班宇 诚意推荐
复兴之路的建设奇迹,一座城市从诞生到震惊世界的故事;
前三十年的历史缩影,揭开共和国石油生命线的神秘面纱
曾经高度保密的共和国城市大庆,将在这本书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全景式讲述石油工业的中国发展史,重点关注新中国前30年政治逻辑下的具体实践,体认大历史中女性个体的理想、情感和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序时强调,“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其中,特别指出“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懈努力”。在革命与改革之间的“建设”,指的就是1949-1979年社会主义建设,而“大庆”就是这其中最好的代表。
--
一本城市史研究的别致之作,是关于大庆油田这座模范“城市”如何成为时代工业地标的故事。国外关于城市的书籍非常多,但中国学者自己写的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而且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如此密切的著作,却不多见。《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着重探讨社会主义中国早期建设、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土地和资源利用,以及城乡分化等问题。书中采用双线叙事,一方面透过大庆城市的设计与建设,折射出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环境变化及政治路线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女规划师晓华的个人经历,讲述她在大庆的工作、生活与大历史中的个体抉择。双线交织,互为补充。书中记录的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持续改革,以及城市建设在国家和地方一级的协商方式,殊为难得。同时也涉及粮食和能源的故事,这是决定新中国生死存亡的两大关键因素。
-
金钱、道德和做派
★ 一幅法国、美国中产阶级图鉴
美国社会学协会前主席米歇尔·拉蒙,跨越印第安纳波利斯、纽约、巴黎、克莱蒙费朗四地,系统、深入访谈近200位成功人士,覆盖商人、律师、记者、医生、大学教授等数十种重要职业,首度展现法、美两国中产阶级的集体画像,深刻揭示他们的金钱观、道德观和文化观。
★ 一部中产阶级不轻易透露的划界“标签词典”
中产阶级尊敬什么样的人?在内心深处,他们用什么标签区分和排斥他人?什么品质赢得上司青睐,什么品质被下属背后吐槽?进取、高雅、诚实、实干、虚伪、钻营……在160次半开放式访谈中,法、美两国中上阶层开怀坦言,畅谈精英们的秘闻腹诽。
★ 论中产阶级“鄙视链”的形成
我们为何崇尚“圈子文化”?中产阶级的优越感从何而来?为什么中产阶级常常以金钱、权力和地位衡量人,也爱用文化品位标榜自己?工人阶级的道德感更强吗?为什么利己必须“精致”?掌握相当话语权的社会精英,会对其他圈层的人产生什么影响?
★ 文化社会学的典范之作
对话布迪厄理论体系及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的探索之旅。结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定量分析、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文化理论工具剖析文化现象。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文学风格的写作相得益彰。对社会分层、精英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不容错过。
——————
【内容简介】
本书对法国和美国160位成功男性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访谈,对他们如何定义“值得尊敬的人”进行了比较研究,为社会中上阶层(专业人士、经理人和商人)提供了一幅罕见而极富启发性的集体画像。
通过精彩的文化分析、比较法以及文学风格的写作,米歇尔·拉蒙阐明了三种“符号边界”:以诚实 、正直、具有职业道德为基础的道德边界,以财富、权力、职业的成功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边界,以受教育程度、才智和高雅品位为基础的文化边界。中上阶层成员正是通过这三种“符号边界”,将自己及其所在阶层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本书展示了在形塑社会生活方面占据相当分量的精英阶层的文化,将拓宽我们对现代社会分层、等级制度、社会不平等再生产等问题的认识,是对皮埃尔·布迪厄理论体系的一次重新评估。
——————
【各界推荐】
◆ 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是社会学家技艺的杰出典范。
——美国社会学协会前主席、《社会冲突的功能》《理念人》作者 刘易斯·科塞
◆ 一项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研究,将为未来文化社会学的讨论提供高水平的基础。
——《美国社会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