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世美味
【编辑推荐】
★一部文字版世界美食纪录片,生动幽默的美食冷知识含量爆表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
人类历史上各种消逝的风味:比如在冻土层中埋藏数万年依然条索鲜红的冰鲜猛犸象肉,古罗马时期的“万用植物”罗盘草,女猎手风味、君主风味的旅鸽料理……
遵循古老饮食传统做出的“美食活化石”:比 如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上百种不同风味的梨和苹果;源自古老“灌胃”技术的肉食盛宴“特大啃”;夏威夷原住民的“忘忧水”卡瓦醉椒……
未来餐桌可能大行其道的新食物:用人造肉制作的各种口感的素食汉堡……
★美食版《寂静的春天》,一部未来环境启示录
当全世界的餐桌上只剩下一种苹果、一种梨、一种胡萝卜会是何种景象?
我们能否复育灭绝已久的猛犸象、原牛和旅鸽?
大桶中培育出的人造肉是大势所趋?
在物种多样性锐减的今天,除了那些消失的“绝世美味”,人类还将失去什么?
……
★权威奖项认可的人文科普力作,众多科普作家、博物学者一致推荐
本书获得加拿大“品味奖”银奖、加拿大科学作家与传播者奖、植物园艺图书馆理事会文学奖提名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新博物学倡导者刘华杰,科普作家史军,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研究员郭耕,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一致推荐
----------------
【内容简介】
从旧石器时代的猛犸象,到上世纪灭绝的渡渡鸟;从古罗马时代的罗盘草,到一百年前才灭绝的旅鸽……在人类持续的消耗下,每个世纪都有一种食物灭绝。
食物多样性正在加速消失。由此,两位饮食地理学家开启了一场食物寻根之旅,探寻历史上被食至灭绝的消逝物种、散落各地的“美食活化石”、餐桌常客的前世今生、未来可能大行其道的新食物……
这是一次饮食与自然史的漫游,一份灭绝与濒危食物物种的调研手记,也是未来环境的启示录——
除了那些消失的“绝世美味”,人类还将失去什么?在物种多样性锐减的今天,未来人类的饮食将走向何方?
【专家推荐&媒体评论】
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这一连串发问并不可笑,因为它出于生命的本能。但不本分地乱吃不是因为本能而是因为教化,也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新博物学倡导者 刘华杰
本书可谓是地球公民难能可贵的忏悔与反思之作。你吃什么、不吃什么,可以决定这个世界。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研究员 郭耕
超越生存之需的口腹之欲,带来了多样化食物体系丧失的忧虑。
万千生灵的呼唤犹在耳畔,哀叹人类与大自然曾经的亲密。
这本书娓娓讲述的一道道“绝世美味”,恰是一曲曲警世绝唱。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尹传红
纽曼与她的朋友丹一起在动物王国中穿梭,享用“绝世晚餐”,思索历史上的动物灭绝与我们当前的食物体系有何关联,我们能做些什么,以及人类如何以恰当的方式适应食物。
——《书单》杂志(Booklist)
以自由的视角审视被我们蚕食殆尽的动植物。
——《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
本书迫使读者思考一个问题:人类在动植物灭绝的历史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我们今后该如何更合理地对待食物。——《民间饮食》(Civil Eats)
-
天生就会跑
当你在大地上奔跑,并与大地一起奔跑的时候,你便可以永远跑下去。
·
一部让你动起来、跑起来的燃情之作:
你不是因为变老而停止跑步,而是因为停止跑步才变老。
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真实故事,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历险:
塔拉乌马拉人在90年代穿着自制拖鞋,轻松打败穿着现代跑鞋的专业跑者,却在惊艳世界之后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美国记者跨越边境寻找昨日的传奇,展开史诗般的冒险。原本一跑步就痛不欲生的他,最终也得以轻盈流畅地跑完80公里山路。
人人终身受用的跑步哲学,村上春树、扎克伯格、王石数十年跑步不休的奥秘:
美国的长距离耐力跑运动经历过三次大起大落,每一次兴起都是在国家遭遇危机的时期。我们跑步,为的是挺过糟糕的时刻,也为了几近虚脱后的快活。
你的身体,天生为了跑步而设计!《运动改造大脑》作者约翰·瑞迪力荐!
富有弹性的腿脚、纤直的躯干、密布的汗腺、光洁的皮肤、能减少日晒面积的直立姿势,你就是世界上最善于长跑的物种。一条路,一双鞋,就可以随时随地跑起来!
马德民、毛大庆、关雅荻、七堇年、田同生一致推荐!一部让你爱上跑、懂得跑的经典杰作:
亚马逊推荐一生必读的100本书,全球畅销150万册,改变数十万人的生活方式,改编电影将由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马修·麦康纳担任主演。《福布斯》《华盛顿邮报》年度图书,《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ELLE》一致推荐。
·
每天清晨,羚羊都知道,它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快;狮子知道,它必须跑得比最慢的羚羊快。不管是狮子还是羚羊,太阳升起时,都要开始奔跑。地球上的其他哺乳动物都在自由奔跑,难道只有人类是例外?
墨西哥的铜峡谷,隐居着史上最强的长跑族群塔拉乌马拉人。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穿越峡谷,决心一睹这支与世隔绝的部族的真面貌,探得跑步真谛。此间,他学习塔拉乌马拉人的跑法,脚伤不治自愈。原本一跑步就腿疼的他,最终可以流畅轻盈地无间断跑完80公里山路。
·
如果要选出与长跑运动相关的十本经典书籍,毫无疑问,《天生就会跑》必将位列其中。从古老的狩猎时代到现代马拉松,跑步一直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非常高兴地看到本书可以再版,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我向所有热爱跑步、渴望超越自我的朋友强烈推荐本书。
——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会长
十几年前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后,就陆续把这本书无数次推荐给身边的超马越野跑爱好者和爱跑步的朋友,对这本书的推荐,十几年来从未后悔过。因为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一个全新认知的世界,你可以做看客看个热闹,也可以选择纵身一跃,进入可能会重塑自我的极限耐力运动世界。
——关雅荻,国内资深电影制片人、全球超马越野赛跑者
12年前,我阅读《天生就会跑》的时候,还是一个刚刚学会跑马拉松的跑步者。我从小到大体育不及格,大学还是体育补考生。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天生不会跑步”,阅读《天生就会跑》之后才知道,人类的出厂设置就是“会跑步”。我们的足弓是为了奔跑,跑起来就像两只脚装了弹簧。我们的跟腱是为了奔跑,足足有10厘米。我们的臀大肌、汗腺、项韧带、视觉平衡也是为了奔跑。所以我们跑步吧!人类天生就会跑,不会跑,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找到了方法,你一定会像我一样跑起来。
——田同生,跑哪儿科技联合创始人,北京略博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几年前因为想要研究到底什么样的跑步姿势对膝盖最有利而读了这本书,从此改变了我对奔跑的狭隘理解。运动是改变消极状态的最佳良药,而奔跑是所有良药中,最廉价最简单的那一种。去跑步吧,去感受身体的自由与舒展,找回感受久违的少年感,奔向多巴胺、内啡肽的乐园。一旦脚下起风,燃者万能,我们既奔跑着抛开不幸,也奔跑着接近幸福。
——七堇年,作家,著有《横断浪途》等
跑步被赋予了更多现代性,更多超级包容性,这与以往跑步所体现的孤独和艰难形成鲜明对比。跑步景观被永久改变了——不再是为了跑得快。跑步不是为了奖金、减肥或是健康,跑步是从现实世界找到心灵自由的手段、正如书中主人公迈卡常挂在嘴边的话语:Run Free。跑步无需其它,跑步自由自在,跑步无需其它,只要你在,只要有你。
——马德民,资深户外媒体人
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的《天生就会跑》,它深深地燃起了我本性中野性的一面。
——约翰·瑞迪,《运动改造大脑》作者
这本书让我重新想起自己为何热爱跑步。
——比尔·罗杰斯,曾经的马拉松记录保持者
这本伟大的书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这是一本现象级的书。
——“囧叔”乔纳森·斯图亚特
我跑了五十多年,十分钦佩和喜爱《天生就会跑》中的那些人,他们如此真实,用自己古怪的方式表达对跑步的痴迷。
——杰夫·加洛韦,美国奥运田径运动员
《天生就会跑》是一次对运动的审视,一则跨文化理解的寓言,一份生活哲学的要目。人类社会发展至今,“适者生存”或“快者生存”的法则或许不再适用。我们已经不需要逃生或出猎,但麦克杜格尔说,你也没有理由在沙发上一坐不起。
——《华盛顿邮报》
如果你是跑者,你会爱上这本书。你会知道,我们的身与心能走多远。
—— 《ELLE》
大多数人都有奔跑的经验,但又忘了奔跑的重要性。它不只是一种健身方式,还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一种人类深入骨髓、代代相传的本能。塔拉乌马拉人只是还记得这早已被我们淡忘的本能。
——《纽约时报》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麦克杜格尔闯入地球上“最伟大的跑者”塔拉乌马拉印第安人被墨西哥铜峡谷险恶地形包围的世界。这本书不仅让你渴望奔跑,还会让你想要尝试赤脚,重新体验古老的生活方式。
——《户外》杂志
文风令人欢愉,论述充满说服力,表达极其真诚,读者可以完全信任麦克杜格尔,他将带领我们冲向终点,并沿途感受到酣畅淋漓的奔跑带来的纯粹快乐。
——《科学新闻》
-
重启吧!我的健康人生
本书普及前沿医学领域“生活方式医学”观念,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剂良药”的观点
从改变不健康的习惯开始
从小事做起,从最容易的事做起
将好的生活方式培养成终身习惯
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类身心健康疾病中,45%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在《重启吧!我的健康人生》中,查特吉博士基于可靠科学证据,以及20多年行医的大量真实病例研究,认为良好的健康99%来自医学治疗以外的领域,而正确的生活方式能扭转我们的健康问题,甚至能使2型糖尿病、肥胖症或抑郁症等慢性疾病慢慢消失。
查特吉博士建议,日常生活围绕以下4个关键领域展开:休息、饮食、运动和睡眠。他分别为每个领域列出 5个计划,帮助我们通过一些微小的、可实现的改变,塑造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避免疾病侵扰。
•关闭手机通知功能,就能缓解一定的焦虑与压力;
•每天只在12小时以内进食,一日三餐也可降血糖和减肥;
•比起低强度锻炼 1 小时,高强度锻炼10分钟更易提升身体机能;
•早晨多晒太阳,睡前看手机戴琥珀色眼镜,就会更容易入睡。
这些“小贴士”,也许能让你注意到自己不曾留意但每天都在进行的事情,也一定会让你从生活中的细微处,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
本书图片由为翡翠画廊工作的专业独立摄影师拍摄,大量体现生活方式美学的高清大图,全彩印刷,质感拉满
提供个性化生活方式调整图表,每个提案附打卡页面帮助行动
专业评论:
查特吉确保我们在阅读了《重启吧!我的健康人生》后,身心都将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 畅销书《我们为什么要睡觉?》(Why We Sleep)作者
本书是一部指导现代人科学生活的实用指南和健康福音,文字通俗易懂,内容老少皆宜,越早践行,越早获益。
作者兰根·查特吉博士认为,高质量的健康生活方式,要从休息、饮食、运动、睡眠,这些看似再平常无奇不过,恰恰又被许多人熟视无睹甚至漠视的四大要素入手,从改变旧有陋习开始,从小事做起,从最容易的事做起,比如强迫休息、规律睡眠、节制饮食、力所能及的运动。重要的是坚持,愿大家将好的生活方式培养成终身习惯。——刘宇,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六星完赛者,《因梦致远:我的“玄奘之路”》作者
查特吉医生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治疗模式。他的治疗模式以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为前提。它性价比高,有弹性,意在根治疾病而不只是解决表面问题。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医生能比查特吉更让我信心十足。——凯利·布罗根(Kelly Brogan)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ABIHM 医学博士
查特吉医生用前沿科学、临床经验,带领患者走向更健康的未来。他想通过简单的、综合的 4 项生活方式支柱提案,让每个人都能拥有活力与健康,而不是通过复杂的工程或昂贵的医疗产品来获得健康。查特吉医生的未来医学从你的家和厨房入手,让你走上健康生活的捷径。——达拉斯·哈特维格(Dallas Hartwig),Whole30 饮食法提出者,《纽约时报》畅销书《Whole30 饮食法》(The Whole30)作者
查特吉博士是一位开拓者,他正在改变医生和患者对健康的看法。查特吉博士对科学有很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热衷于给他的病人和读者提供一种将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方法。在《重启吧!我的健康人生》中,他将解释为什么我们不能孤立地关注健康中的任何一部分,并表明当我们关注幸福的各个方面时,我们将会生活得很好。最难得的是,它读起来很轻松 ! 这将是一本深刻而又令人安心的书。——马克·海曼(Mark Hyman) 执业全科医生,功能医学领域国际领导者,出演肥胖主题纪录片《甜蜜的负担》(Fed Up)
生活中的持续压力有很多。本书将帮助你在这个混乱、繁忙的世界中保持冷静和理智。——阿米莉亚·费尔(Amelia Freer) 美国营养学家,《烹饪·滋养·发光》(Cook. Nourish. Glow)作者
很多人通过远离加工食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来增加肠道菌群,身体就会好起来。有些人则不然。这是因为睡眠、压力和锻炼都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也需要关注这些方面。查特吉博士解释了我们如何以及为什么需要像关注我们盘子中的食物一样关注我们生活的这些领域,并提供了许多简单的小窍门来改善我们每天的生活,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我们不再需要办健身房会员卡了 !——珍妮特·海德(Jeannette Hyde) 《肠道改造》(The Gut Makeover)作者,补充疗法和自然健康疗法理事会会员(CNHC),英国营养和生活方式医学协会会员(mBANT)
兰根·查特吉博士从他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出发,建构了以“休息”“饮食”“运动”“睡眠”四大要素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均衡健康理念,并从生活的诸多方面生活给到了读者很多更科学、更具体的建议。在我看来,《重启吧!我的健康人生》是一名作家对某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一名医学工作者对英国医学教科书的挑战、一名医生对疾病治疗方案的优化思考,还是一本能够看到一名英国人对中国哲学、医学以及健康与养生文化的创新实践的书。——王盖盖,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创始人兼理事长、湾山友俱乐部(WSY Club)创始人、荔林读书会(GD Club)创始人
“欧洲全科医生之星”兰根·查特吉博士代表作;27个版本畅销全球,70多国800万粉丝共同践行的自律行动方案;20个身体焕新微窍门,让我们塑造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避免疾病侵扰!
自然养成健康习惯的生活方式书
4大日常生活领域健康细节剖析(4方面的小图展示)
高清大图全彩印刷
大量精美摄影作品提升视觉体验
风景图冥想跟随带你沉浸式减压
5分钟办公室即兴运动图解,快速唤醒身体活力
食物彩虹图表、每日健康打卡
惊喜和彩蛋满满
作者简介:
兰根·查特吉(Rangan Chatterjee)
·医学博士、著名全科医生
·国际功能领域医学领导者
·英国销量第一的健康类作家
查特吉博士被认为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医生之一,他希望在未来几年改变医学的实践方式。他的播客“感觉更好,生活更精彩”(Feel Better, Live More)是欧洲收听率最高的健康播客,下载量超 2 亿;TED演讲《如何让疾病消失》(How to Make Diseases Disappear)被观看超过500万次。
在70多个国家播出的BBC节目《寄宿医生》(Doctor in the House)中,查特吉博士走访病患,从生活细节中找到大家生病的根本原因,提出容易理解的生活方式建议并督促他们执行,结果成效显著。
在英国,查特吉博士引领着人们对医疗保健和医学的理解:每月在《顶级健康》(Top Sante)杂志发表一篇关于生活方式医学的专栏文章,也经常在世界各地的活动和会议上就这一主题发表演讲。近年来他与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学院共同创建了生活方式医学课程(lifestyle medicine course),已指导近千名医生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苏珊·贝尔(Susan Bell)
独立摄影师
巴黎AUP和帕森斯大学移动影像和摄影专业。20多年摄影经验,主要拍摄人物、食物和生活方式美学。为NEFF、翡翠画廊等制作影片,曾获"粉红女郎美食摄影奖"(Pink Lady Food Photography Awards)。
-
特殊待遇
·看似公平的考试排名,如何掩饰了机会本身深刻的不平等?
·精细化的教育追求,如何扼杀了学生多样化的职业路径与人生可能?
·展示医学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揭示顶尖医学教育的真实面貌和挑战
·反思医学语言如何塑造医患关系,提出将人文学科纳入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揭示病人在医学教育中的双重身份,指出人性化医疗必须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
卓越不能被孤立在岛屿上,须汇入公共生活的主流。
该书通过深入的民族志研究,详细揭示了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院(AIIMS)的独特之处和运作方式。作为南亚地区最好的医学院兼三级综合医院,录取率不到0.1%,AIIMS在培养医学精英的过程中,也反映和再生产了印度社会中的阶级和性别不平等。
书中生动描绘了AIIMS学生的录取过程、学习经历、日常生活及其与患者的互动,展示了这所著名学府内外的巨大反差。尤其是通过医学生在门诊和病房中的学习经历,指出了患者劳动力实际上成为教育资源,反思了隐性课程对医学生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塑造。作者还用扎实的田野资料展现了医学教育中高度专科化的发展对全科医生培养的影响,揭示了印度医疗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回顾AIIMS的历史、分析其教育体系和社会角色,作者反思了疫情时期的医学教育,并提出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生以及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
推荐语:
医学教育真正为谁服务?医学院到底教授什么?这项研究低调但具颠覆性,聚焦印度顶尖医学院及其精英学生,揭示出在根深蒂固的关于价值和优秀的观念下,良好的初衷如何产生了断裂、昂贵、分布不均、缺乏尊重的医疗护理。《特殊待遇》所揭示的这种令人担忧的模式,远不止存在于当代印度。
——克莱尔·温德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系教授、系主任
《特殊待遇》是对少见的精英专业教育机构民族志研究的可贵补充,满足了我们的迫切需要。安娜·鲁多克的论述敏感、富于同情心,但同时严谨且具批判性,为我们呈现出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AIIMS)培养这个国家最受人尊敬的医生的方式。这本书克服了研究强大的“卓越机构”会遭遇的巨大困难,而且在避免崇拜书写的情况下阐明了其运作。
——萨蒂什·德什潘德,印度德里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在鲁多克的描绘中,AIIMS门诊部人满为患,教职工和学生对疾病与康复的社会背景甚少了解,普遍将病人视作“有意思的病例”(尽管不带有排斥性)。对于印度全国任何一所公立医学院的学生来说,这些情况都再熟悉不过……正如鲁多克所说,我们不能指望让一所机构来改变整个国家的医疗文化,但遗憾的是,AIIMS也没有用其特权地位来引领方向。
——乔治·托马斯,《印度医学伦理学杂志》前编辑,发表于《印度论坛》
-
概率论沉思录
数学物理学家杰恩斯的殿堂级神作
学习概率统计必读
◎ 编辑推荐
专注于概念的详尽解释,包含大量练习
提供大量生活实例和常识的解读
讲述概率统计的历史脉络和广泛应用
◎ 书籍推荐
这本《概率论沉思录》既是一本数学书,也是一本科学哲学书,还可以被看作一本逻辑学书,甚至一本生活智慧书。……如果理解其中的思想,相信读者对该不该买保险、该不该炒股、如何看待超自然现象等都会有自己更好的判断。
——译者 廖海仁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统计学的一次革新。它毫不掩饰地推崇贝叶斯理论,又非常脚踏实地,有数百个生动的例子。每个对概率统计学问题和应用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认真读一读。
——SIAM News
读者肯定会看到一些自己不太认同的看法,但也会有很多发现,这些发现不仅会让人深入思考我们的惯常行为,而且还让人更一般地思考其中的概率统计原理。尤其对于统计学家和其他科学家来说,《概率论沉思录》不仅仅是“推荐读物”,而是必读的一本书。
——《数学评论》
◎ 内容简介
概率论作为逻辑的延伸,是所有科学推断的基础。杰恩斯表明,概率论的应用范围远比传统频率派所设定的要广泛。本书收集了概率统计的各种线索,将概率论和统计推断融合,简洁统一,生动地讨论了其在数学、物理学、经济学、化学、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揭开了众多悖论背后的玄机。尤其关注贝叶斯理论,证明了当概率和客观频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时,贝叶斯概率分布总会平滑地转化为客观频率分布。本书内容全面,附有大量练习。
-
面对盖娅
“拉图尔提议将自然置于政治的首要位置,将其打造成为主要的政治参与者,并从根本上令其摆脱客体的地位。他在国际辩论中捍卫着一种独特立场,探讨应对生态危机所需的外交形式。”
——布鲁诺·卡桑提(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
“《面对盖娅》是许多学科的工具箱。它蕴藏着重要的见解:我们正在目睹一场所有人都卷入其中的灾难⋯⋯拉图尔认为,每个人的想法和行为都很重要,那将书写在云间,拼读在石上,在水中清晰可辨。”
——《澳大利亚书评》
盖娅假说(Gaia hypothesis),是20世纪60至70年代,由发明家兼化学家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的,他认为地球表面的生物圈与环境构成了能自我调节的演化系统。有别于达尔文主义,洛夫洛克认为生命除了适应,也有调整环境的能力。布鲁诺·拉图尔利用这个假说的概念,阐述了气候在全球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在气候变暖已经威胁到人类生活的今天,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与地球取得和平共处。他大胆地打破了旧有的哲学观念,以自然和人类文化的融合又对立的视角,探索了人类走出困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