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为梁词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有判断。《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不愧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名著。 -
中国史学史
本书各章内容,第一、第二章,分别讲古代史官、史家与史籍,是第一个时期;第三章至第五章讲马、班吏学,魏晋南北朝至唐初私家修吏及汉魏以后吏官制度,是第二个时期;第六章至第丸章,是分别讲唐宋以后官史。私史、刘知级与章学诚之史学,以及清代史家成就,是第三个时期(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初版时的第十章《最近史学之趋势》及《结论》,作者在出版修订版时删去,为恢复本书在40年代的面貌,了解作者当时对史学趋势的认识,令将其作为附录收入本书)。 -
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
《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以作者长期从事世界史教学科研之心得,对初涉世界史研究的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一展开论述,既细致入微,又提纲挈领;既现身说法,又视野开阔;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例说明……旨在加强学生资料搜集、问题分析、独立思考和理性研究的能力,进而掌握独立研究所需的能力及撰写学术论文应掌握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成为史学研究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是学习研究世界史的学生们必备的一本书。 -
历史学基础文献选读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无论是那些历经周折、迷途知返者,还是那些得到过高人指点、不费吹灰之力即大踏步登堂入室者,都非常清楚找到门径的重要性。这个门径就是读经典文献,读最少但确实是最重要最有用的文献。 帮助读者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阅读量、最可靠的方式,准确地掌握学科最重要的内容,这,就是我们选编这套“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的宗旨。 本书选录了编选者认为能够最为典型反映史学的演变与进步的文章,即历史学领域的“基础文献”。所选篇目的第二至第五篇,属于传统史学的范畴。第六至第八篇则反映了近代西方史学发展的基本轨迹。第九至第十二篇是中国近代史学的代表作。20世纪中期史学经典著作则选取了新史学流派(第十三至十五篇)和新文化史(第十六篇)的论著。最后的三篇文章是从史料解读层面考虑的。 全书选目虽是编选者的个性之举,但斟琢取舍之间,作者倡导的正是本书首篇中陈寅恪先生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
思想史的写法
本书原系《中国思想史》“导论”,内容为交代和说明研究角度、资料取舍、写作思路。现经作者补充、修改,增加了《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三节,以单行本问世,题为《思想史的写法》。 用“写法”为题,并不是说这里讨论的只是一种写作策略,因为思想史的不同写法背后,总是有不同的观念、思路和方法,写法的改变常常意味着思想史研究的观念、思路和方法的改变。这里讨论的就是一些关于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比如思想史应当如何思考精英与经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知识史与思想史之间应当如何互相说明,古代中国思想的终极依据或者说基本预设是什么;思想史应当如何改变过去的传统写法和充满训导性的教科书式的章节结构,以追寻思想史的真正脉络和精神;思想史是否应当描述所谓“无思想”的时代,在无画处看出画来;作为历史记忆的传统知识和思想如何在重新诠释中成为新的思想资源,又因此而产生了思想史的连续性;思想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和使用考古发现与文物资料等等,最后,《导论》也讨论了在后现代历史学理论渐渐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应当怎样理解和限制这种理论资源的意义和边界。 -
历史学家的技艺
《历史学家的技艺(第2版)》(作者马克·布洛克)台湾和大陆分别在1989年和1992年推出中文本,在中国史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1993年,法国出版了由布洛克的长子根据奇迹般新发现的原稿重新整理的文本,对吕西安·费弗尔在整理中所做的许多改写、移动、删削和增补等,一一做了订正,使该书面貌有非常大的改观。作为史学大师治史经验的结晶,《历史学家的技艺(第2版)》从历史审美的角度提出,为历史研究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提醒世人要警惕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注重求真的同时,也要悉心保存历史的诗意;在对历史进行体悟的同时,要善于从历史遗迹找寻历史的脉络,注重培养历史学家的反思能力,由古知今,由今知古,力求通古今之变,提升历史研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