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眠师
拉什·卡普拉编著的《催眠师》内容介绍:斯德哥尔摩一家运动场的更衣室,一个男人被残忍杀害。不久他的妻子和小女儿的尸体也在家中被发现,尸体被血腥肢解。警察在搜查现场的时候找到幸存的15岁儿子约瑟夫,他浑身是刀伤,已奄奄一息。 国家警署请来心理医生埃里克对约瑟夫催眠以了解凶案发生的经过。 真相令人震惊,小男孩约瑟夫竟是杀害并肢解家人的真正凶手。而这时,十年前曾被埃里克催眠的一个女人像幽灵一样出现,埃里克的儿子失踪,恐怖事件也从此一件件接连发生,埃里克面临生死劫……一起来翻阅《催眠师》吧! -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本书是一本诗集,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全集,收录了诗人从1954年至今创作的《17首诗》《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等13部诗集近200首诗歌,囊括了特朗斯特朗姆迄今为止的所有作品,还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序言和作者创作于1993年的回忆文章。译者李笠是旅居瑞典的中国诗人,曾于2001年在国内翻译出版过《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该书收录了1999年前诗人的作品。本次出版的全新版本增录了新作60余首,此外,李笠还对一些旧作的中文译文内容进行了修订,以前有些误译的地方,这次已经修改过来,译文打磨上也更为精致。 -
永生之书
欧洲版《百年孤独》 永生之药守护家族千年传奇,解释世界历史重大事件隐秘 将现实主义和魔幻主义巧妙融合,想象与现实参半,再现了一个绵延成百近千年的犹太家族历史,反映了欧洲大陆的风云变幻和历史沧桑 评论: 如丹•布朗作品般完美,充满智慧和神秘,令人难忘。 ——《科克斯书评》 如果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发生在国际化的欧洲,或者《一千零一夜》能触及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那么,这些作品就很可能和这本充满神秘的悲剧小说相似了。 ——犹太人图书委员会 一部内容丰富、令人迷醉的半虚构欧洲纪史,记录了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的一段新旧犹太人的故事。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关于离乡和流浪,有关于基本的人性及其超越时空的创造力和适应力的精神潜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勾结和冲突呈现的淋漓尽致。 ——诺曼•马内阿,《流氓的归来》作者 《永生之书》讲述了一个犹太家族——斯宾诺莎家族的传奇故事。一千多年前,斯宾诺莎家族的祖先巴鲁克从先知摩西那里接受了上帝的旨意。后来,他发现了永生之药的秘方,并把写有秘方的手稿传给自己的子孙。千年以来,散布在欧洲大陆的斯宾诺莎的子孙们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参与了各种历史事件,作为秘方的守护者履行自己的家族使命。现在,斯宾诺莎家族的最后一个传人阿里,在临终之际写下了这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家族历史。 -
格拉斯医生
《格拉斯医生》是瑞典作家雅尔玛尔·瑟德尔贝里在1905年出版的被称为“鲜活的经典”的小说。小说以医生格拉斯的日记展开故事。少年时代的他是敏感的,有对性事的厌恶恐慌,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也有过纯洁的仲夏夜的初吻。但因女孩数日后的溺水而亡,成为他最珍贵和最痛苦的生命的精华。他对伪善和假道德深深厌恶。到底什么是医生的职责,什么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一直是困扰他的问题…… -
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
瑞典文学界两位大师倾力合作的精品!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最新的诗和最初的人生,由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翻译成中文。最新诗集《巨大的谜语》和诗人回顾人生早年的惟一传记《记忆看见我》作为两个单行本并置在一个精美的盒套里,由著名装帧设计师陆智昌先生操刀。最新的诗和最初的人生,一头一尾,别有意味,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诗人,而马先生的译文又有别于目前已有的若干版本,呈现出一种文白夹杂、凝炼又从容的风味。 诗歌集《巨大的谜语》是诗人1990年中风之后的作品,中风之后的诗人基本散失了说话的能力,但仍能用左手写诗和弹钢琴。这部诗集又包括了两个小集,分别是《悲伤的凤尾船》(1996)和《巨大的谜语》(2004),诗作围绕着死亡、历史、记忆、大自然等主题,除自由诗和散文诗外,还采用日文俳句的格律,言简而意繁,有很强的音乐性,一如既往的独特隐喻,可以说臻于化境,美至无言。 传记文章《记忆看见我》大约写作于诗人六十岁时,诗人形容自己的人生犹如一颗彗星,有头有尾,最明亮的是童年和青少年,而最密集的核心,是决定生命最重要特征的幼年。全书犹如被通透明亮的阳光照亮,在回忆的光束之下,向读者娓娓道来:人生的神秘,童年的奥秘,好奇心,以及如何逐渐地走向诗歌创作的道路。文字简洁淳朴,真挚感人。 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给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特朗斯特罗姆大于诺贝尔奖。把今年文学奖授予他,与其说是托马斯的骄傲,不如说是瑞典学院的骄傲。——北岛 对于瑞典人来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出现,犹如在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于坚 -
航空信
《航空信》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默与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布莱的通信集。两位诗人在近三十年的通信中充分表达了各自的诗歌创作理念与诗歌翻译的哲学思想,交流了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事变迁的感想,并分享了各自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的点点滴滴,是研究两人诗歌美学的重要依据,亦是两人真挚友情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