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见欢
江南婉约派实力写手,苏枕书;金龙奖最佳插画得主,呀呀;《相见欢》带给你2008新古典新唯美的视觉盛宴。 -
阑珊
邀约寻梦天使 苏枕书 一段清夏明媚的婉约之旅 撞击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最富饶的回忆, 还你一个锦绣无限 异彩天成的青春剪影。 青春的岁月是斑驳的阳光,是青绿的枝叶, 是你我一同编织的最耀眼最无悔的纯梦。 每个孩子的成长书。陈佰草出身青绵小镇中药世家,从小在祖父母身边生活,性情温驯,而在这低眉处又有倔犟与坚韧。 童年,在小镇的戏台下,佰草与林初染相识。之后佰草还见到了初染的好朋友沈家程,便蓦然心动。随后,进入一中的佰草拒绝了初中时一直暗恋她的纪天旻,并将对沈家程的心思深深埋藏心底。她看着初染与家程的亲近知心,只在心中默默用力。初染因为家事和性格而与众女生不和,佰草真心维护,却经常对她暗生醋意。因为佰草认为,自己的优秀才配得上家程。 当佰草看见初染为了试探家程而与外教恋爱,她才明白他们彼此爱得有多么深。可是佰草并没有放弃,她通过了家程的母亲,在上大学的时候和家程做了同学,而只有初染一人远去芭蕉。当初染了解了佰草的感情有心退让,她在芭蕉怀上了谭的孩子……但所托非人的初染在遍体鳞伤时只想到家程,而他亦千山万水赶去芭蕉带初染做手术。这次劫难让他们二人更加相爱。毕业后家程很快有了自己的公司,初染则四处漂泊。家程妈妈病重,临终前将佰草的手放到家程的掌心内,指定了他们的婚姻。于是多年的挣扎、谋算、隐忍,终于使得佰草的感情修成正果,佰草又满足又惊惶…… -
连生
《连生》讲述了有些事终年不遇,有些人连起命脉。十九岁的陆青野在餐厅打工遇到年长八岁的宋熙明。那时候,两人是陌生的个体,内心都有着别人。陆青野,上海某高校法律系学生,父亲因罪下狱,母亲身体不好。陆青野生活艰难,但性情倔强,利用一切可能学习、赚钱。不久到来的夏天,陆青野到北京参加中日文化交流的志愿者活动,恰好活动负责人就是宋熙明。他们因此有了新的交流,并彼此了解。不料陆青野因为家事而提前返家。 她再次见到宋熙明,是因为有一个赴法交流活动。途中,他们一起去了法国,宋熙明向陆青野说出了有关旧爱陈久寻的种种,以及那段没能保护的爱。宋熙明并不像她看到的那样,他生在豪门,却没有自由,爱情更是荒谬的奢侈,可是,他不惧怕,依然选择自己的路。陆青野一面感激宋熙明给她这么多机会与梦想,一面很向往陈久寻,一心想结识。不知名的吸引一触即发,并不悲壮,也不强烈,却像小撕咬,欲罢不能。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人,竟就这么连在了一起。两人的前路并不顺畅。有过爱情失败的宋熙明多少是有心理阴影,宋父更是不肯轻易放手。放弃背离还是坚持走下去?两个人的难题终究需要两个人背负。 -
一生负气成今日
柳如是(1618-1664),晚明女诗人,秦淮八艳之首,浙江嘉兴人,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因喜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幼时被卖为婢,后堕入青楼,尝与宋征舆、南明复社领袖陈子龙相恋,无果,24岁嫁与文坛领袖钱谦益。 清军入关后,挥师南下,兵临南京,柳如是劝钱谦益与之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良久,曰:“水太冷,不能下。”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为钱谦益所阻。后钱谦益降清,但在柳如是的影响下,不久即辞官回乡,与其一起秘密从事反清活动。 康熙三年,钱谦益死后34天,因不堪家事纠纷,柳如是自缢身亡,是年46岁。 柳如是生于清贫之家,长于明清易代之际,为人放诞不羁,才华绝代,著名学者陈寅恪在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晚年更是不惜以目盲腿膑之躯,不惮辛苦,积十年之功,口述而由助手黄萱女士笔录成《柳如是别传》一书,煌煌八十余万言,曲幽旨远,诚为蘼芜君的异代知己。 本书采用诗文互证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柳如是传奇的一生,作者文笔雅致润泽,温婉如玉,下笔审慎考究,对柳如是的感情世界和悲剧命运做了细致深入的考证分析,寄予了无限哀思和同情之理解,可谓继陈寅恪之后柳如是的又一隔代知己。 -
再见,如果还会再见
不管经过多少年,走过多少地方, 再见你,还是只会对你说一声,再见。 你是我的坛子吗?会不会听我讲心事? 会不会让我们把它一起深埋? 会不会,盛装我所有的坏脾气而不与我计较? 吴嘉南在决定赴美读书后,女友顾明岐不希望和自己的爱人分隔两地,于是毅然决然与之分手。后来明岐又与张元朗相识,然后恋爱,直至走到婚姻。 过了几年,吴嘉南从美国归来。 今时此日,吴嘉南已是有妇之夫。但他却发现自己仍然爱着明岐,并为她放弃现有的婚姻。但明岐做不到,她心里虽然还有嘉南的影子,但是更多的却只有一个元朗……艰难的选择之后,与张元朗继续原先的生活。她妥协,放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
京都古书店风景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京都,不仅风景迷人,古迹众多,散布于街衢的众多旧书店也往往令人留连忘返。自江户时代开始,京都的书肆就成为京都风雅的象征之一。其间历经沧桑,衰而复振,终于绵延不绝,滋养代代文风与学林。 作者以游学之便,一一寻访,搜罗掌故,渐渐和书店主人们由生分而熟络,写 下一篇篇生动有味的随笔,记录书店的故事和那些可亲可爱的人情,感知岁月的流转在京都古书店留下的印迹。此外,书中穿插诸多关于京都历史文化与风土景物的描写,亦引人入胜。 这几年来,和京都不少旧书店主人结下友谊。他们与我谈旧事与八卦,为何选择旧书店为业,如何布置店铺,如何与客人以心传心,如何度过困境,有过怎样的悲喜,怎样的希望。我也得以闻之京都旧书业的人世浮沉,几代兴衰。……我想分享的,不单是在某家旧书店买到某本得意的好书,还有日人常爱挂在嘴边的“心意”。他们也会有寂寞和悲哀,但总能话锋一转,笑云:“自己的心意,只要能传达出去,哪怕仅有一个人领会,就觉满足。” ——苏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