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太家教智慧
犹太民族是一个视教育如敬神的民族,拉比和教师的地位仅次于上帝,这也就是这个民族历经浩劫而不灭的真谛之一。《犹太家教智慧》力争用通俗幽默的写作风格,描写出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成功黄金律、生命教育、美德教育、健康教育、处世教育、享乐教育、婚姻观、金钱教育和公民教育。正如托尔斯泰所言:“犹太民族的智慧包含了一些永不消失其温情与魅力的伟大东西,就仿佛玫瑰色的晨星闪耀在寂静的早晨,它们之中蕴含的最可贵的东西,是那种对于人类灵魂秘密的充满激情的探索。”正是犹太人的世界观,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础,也正是犹太人超凡的教育智慧,培养出成千上万的世界级大师。 -
人是教育的对象(上)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部重要的教育巨著,也是19世纪条件下一部最好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乌申斯基认为,要正确进行教育,就必须正确了解教育对象,要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社会对人的影响。《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了唯物主义的阐释。作者依据当时的科学成就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教学─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特别是对耐心、惊奇和疑惑等心灵─内心感知,对性格的培养以及劳动作用等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揭示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为教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心理学和生理学根据。《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分为生理篇和心理篇两大部分,上卷包括生理篇、心理篇之意识;下卷包括心理篇之感知和意志。《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为上卷。 -
生活体验研究
《生活体验研究》旨在介绍如何从事现象学实践和写作。马克斯·范梅南在书中推出了在教育学和与人相关的诸如心理咨询、护理、卫生健康等科学领域作人文科学研究的一种崭新方法,特别是对阐释型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提供了详尽的方法论上的解释和大量的研究实例。它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关注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如何将之建构成一个文本上引人注目并产生浓厚兴趣的研究课题。本书还就如何收集生活体验的原始材料方面提供了一套广泛而系统的方法。这些生活体验的材料构成了文本反思从而产生阐释性洞见的基础。作者间时还讨论了语言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把人文科学的研究视做一个持续不断、激进反思过程的重要性。作者特别强调了生活中的小轶事、小故事在现象学写作方法上的作用。对于不同的研究问题,作者也提出了如何构建研究文本的方法。最后,作者指出,选择哪一种研究方法本身就反映了研究者为人处事的角度和价值取向。 《生活体验研究》被北美和欧洲的许多大学用做从事教育学和其他人文科学研究的研究生教科书或参考书,并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广为阅读。 -
体验学习
大卫·库伯教授在这部开创性的论著中不仅论述了杜威、勒温、皮亚杰思想与体验学习理论的渊源关系,系统地探讨了体验学习的概念、过程与结构模型,而且立足于认识论、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阐述了体验学习的知识观、发展观和评价观,构建了一个十分完整的理论框架,展示出体验学习运用于教育、职业以及终身学习等领域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该书出版以后轰动了全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引用最多、影响最大的体验学习研究的经典名著,成为了全球外展训练学校(OB)、主题式冒险(PA)以及我国的拓展训练(大陆)、探索教育(台湾)和历奇训练(香港)的必读书,对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培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天真的艺术 第五届“爱在蓝天下”绘画作品展
孤独症儿童患者是一个数目在不断增加,却没有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接纳的群体。在过去的五年中,中间美术馆主办了三届孤独症儿童画展,特别是2012年《天真者的艺术—第五届“爱在蓝天下”绘画作品展》被评为北京市文化局“走进美术馆 体验美术馆”十大推荐展览。 在第六个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中间美术馆将《第五届“爱在蓝天下”绘画作品展》的内容集结成册,画册涵盖了27位自闭症小画家的参展作品和教师与家长研讨会的相关内容。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不到“自闭”、“孤独”,与之相反,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坦诚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不需要专业知识和静心体味,你也能感觉到强烈的情感扑面冲来。 -
光有爱还不够
《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内容简介:儿童并非“天生”就拥有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无法独自发现人类生活的法则。他正在构建自我,为此需要成人的帮助;教育就是其构建自我的主要支柱。因此,与今天人们通常的观念相反,爱孩子并不能只限于舔犊情深。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精神分析学家,克洛德·阿尔莫在《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中揭示:用感情来涵盖父母之爱的观念对孩子、家长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严重后果。对于父母之爱这个问题,她用自己一贯擅长的清晰语言奠定了一种真正思考的基础,并由此帮助所有的父母明白爱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