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门子弟上大学
这是一部贴着写,却能飞起来的书,让人深思,也让人看到希望。——黄灯
亚马逊网站4.7星好评 | 李中清、刘擎、黄灯联袂推荐
2020年度美国社会学协会“皮埃尔·布迪厄最佳图书奖”
《我们的孩子》《娇惯的心灵》姊妹篇。被大学录取仅是一个开始,在精英大学里做一名穷学生,融入更加困难。他们的格格不入,值得所有人关注。
--------------------
在美国的精英大学里,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凭借超常的努力,冲出破败、暴力、无序又匮乏的“废弃”故土和社区中学,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无关性别、肤色和地域,因为出身穷苦,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寒门子弟。
通过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连续三年的田野调查,覆盖上百位本科生、数百小时的面对面访谈,本书作者发现,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踏入大学校园只是一个开始,被录取并不代表能够融入。在寒门子弟占少数的精英大学,政策和环境把穷学生一步步推向边缘,阶级和文化的差异驱动着不平等的再生产,显示出无所不在的影响力。
本书所记录的,便是美国大学的真实生活样态:在有钱人的校园里做一名穷学生,他们的挣扎、焦虑、彷徨和挫败,实乃一部寒门子弟的悲歌。
-
东京贫困女子
■ 入围2019年日本书店大赏。
■ 日本著名音乐人、演员坂本龙一推荐。
■内容介绍
◇ 原本刊载于日本《东洋经济新闻》,是一个以《在贫困中呻吟的女性》为题的专栏,历时三年左右,收集了几十位女性亲口讲述的故事,最后集结成书。到2019年该书日文版出版为止,该专栏的访问量已达1.2亿。
◇ 作者中村淳彦是一位20多年一直致力于女性贫困问题采访的记者,他用记述者的立场把这些女性的故事如实地展示出来。
◇ 她是在入学典礼前被迫成为“风俗小姐”的花季少女,
◇ 她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东京大学硕士,
◇ 她是在网络上征集“干爹”的学生,
◇ 她是住在阁楼上、交不起水电费的前外交官夫人
……
她们不被看见,或者被看见之后被归纳为一个数据。
她们被指责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全部责任,或者因为贫困被同情。
她们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她们是她们,其实也许也是我们。
-
好莱坞往事
鬼才导演昆汀奥斯卡获奖影片《好莱坞往事》背后真实案件
获埃德加·爱伦·坡奖年度最佳犯罪纪实奖
了解曼森家族的必读书 ,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
诡谲凶案+艰难案情+法庭闹剧,曼森狂热现象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美国?
=编辑推荐=
☆ Goodreads4.0+分好评,史上销量顶尖的 犯罪实录,狂销7 000 000册
☆ 创下美国庭审纪录的世纪奇案,曼森案检察官亲笔撰写,一手资料还原事件始末
☆作为时代棱镜的曼森家族杀人案。20世纪60年代是摇滚乐、嬉皮士运动、垮掉的一代、反主流文化运动盛行的时代,也是冷战、越战、古巴导弹危机、核威胁、政治暗杀、民权运动的年代。而曼森案的发生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危机,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我认识的很多洛杉矶人都认为,20世纪60年代在1969年8月9日那天突然结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如此。”——琼•狄迪恩,《白色专辑》
一份弥足珍贵的社会档案。——《新共和》
☆ 查尔斯•曼森生前被《滚石》杂志称为“活着的最危险的人”,从1969年犯案到2017年狱中去世,半个世纪里臭名昭著却追随者不断的杀人魔王。世人眼里的PUA邪教教主,被曼森家族成员奉为精神领袖。
☆ 好莱坞明星的噩梦,令人闻风丧胆的曼森家族。国际畅销小说《女孩们》的原型。
☆ 昆汀自编自导第9部影片《好莱坞往事》获奥斯卡10项提名,斩获两大奖项;获金球奖最佳喜剧片奖。不看这本书,根本无法理解电 影《好莱坞往事》其实想讲什么。
☆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1976年一经播出,即创下美国收视率最高纪录,且在多国连年重播。
——————————————————
=内容简介=
1969年夏天,美国洛杉矶发生惨绝人寰的无差别凶杀案,迅速占领了各大媒体头条。遇害者中包括导演波兰斯基身怀六甲的妻子——著名女星莎伦•塔特。细微的犯罪线索最终指向了查尔斯•曼森。此人有过多种犯罪前科,与一群狂热的青年男女组建了“曼森家族”,共同生活在废弃的农场中。他是怎样操控这些信徒的?残忍杀戮的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离奇动机?
作者文森特•布廖西是该案的检察官,在证据不足、案情扑朔迷离的艰难处境下,他如何与警方缜密侦查?如何起诉立案?又如何展开审判?这场惊心动魄且充斥着闹剧的漫长审判,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美国?
-
纯真物件
☆ 跟随诺奖得主,逛逛他建造的博物馆!帕慕克耗时十余年所建,并为这座挚爱之馆撰写了导览手册。
☆ 抚摸怀旧小物件,追寻温柔旧时光。珍珠耳坠、木梨刨子、收音机上的小狗摆件、1970年代明信片……这些小东西里,藏着消逝的爱情和时光。
☆ 一本书看够伊斯坦布尔!自由穿行于故事与现实、时间与空间,透视伊斯坦布尔的今昔过往。
☆ 与帕慕克对谈艺术!书中穿插帕慕克对艺术与人性、历史与收藏、时尚与文化的评论,妙趣横生。
☆ 全彩印刷,图文并茂,完美复原纯真博物馆的真实面貌和老土耳其的生活魅力。
——————————
帕慕克在《纯真博物馆》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1975年春,伊斯坦布尔,30岁的富家公子凯末尔与名媛茜贝尔订婚在先,却意外遇到出身贫寒的远房表妹——18岁的清纯少女芙颂。两人炽热的爱恋过后,凯末尔最终与茜贝尔解除了婚约,却发现芙颂早已离他而去。凯末尔追随少女的影子和幽灵,深入另一个伊斯坦布尔,穿行于穷困的后街陋巷,流连于露天影院。为了平复爱的痛苦,他悉心收集起心上人的一切,将它们珍藏进自己的“纯真博物馆”。
在写作小说《纯真博物馆》时,帕慕克也在为修建一座真正的纯真博物馆做准备。《纯真物件》是帕慕克为现实中这座无与伦比的博物馆创作的一份藏品目录,它以《纯真博物馆》的情节为纲,按照与小说章节相对应的展盒顺序介绍了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物品、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的风情和传统。整部作品图文并茂,从日常生活的惊鸿一瞥到整座城市的全貌,令人回味不已。
但《纯真物件》并非仅仅是对小说情节的补充和图示,而有独立的意义。书中详细记录了帕慕克筹建博物馆的过程,如:博物馆的想法如何成型、对世界上不同风格博物馆的评价、如何购买藏品,帕慕克将“后街博物馆”或“私人博物馆”作为个体叙事的日常生活的见证者,在其中注入更多人性内容,以此表达对时间与空间、艺术与人性、时尚与历史的独特看法,妙趣横生。
——————————
纯真博物馆为未来博物馆的发展开辟了一种新形式:规模精致小巧,讲述平凡个体的日常故事,保存独特的本土文化记忆。它以非凡的创意在博物馆领域树立了新典范.——2014年欧洲年度博物馆奖授奖词
《纯真物件》一方面通过寻常物件的力量展示出广袤的叙述,一方面讲述了伊斯坦布尔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爱情故事。物品图像、理念感受、历史记忆、收藏心得互相交织,令人目不暇给,每一页都充满趣味。如果读者能在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中找寻威尼斯的踪迹,同样也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独一无二的伊斯坦布尔。 ——《纽约时报》
日常的细琐之物总是容易被历史忽视,而纯真博物馆对这些物品的重视令人惊讶,在《纯真物件》里,那个时代最沉默的人群有了被倾听的机会。——英国广播公司
-
彻悟
※入围澳大利亚书商协会年度最佳图书奖。
※印度旅行最佳读物之一。
※背包客印象vs旅居印度两年多的体验。
※双侧肺炎与新生,一个人的宗教探险。
※近距离接触几乎所有宗教信仰
※深入体验著名瑜伽、修行实践。
※女性作家的视角与关注,展示了一个深刻而富有层次的女性世界。
※极高的可读性,她的观感是异乡人的,她的表达却是非常印度的。
本书是澳大利亚记者萨拉·麦克唐纳两年多印度生活的回忆。萨拉·麦克唐纳二十多岁时曾背包在印度游玩,炎热、污染和贫穷是印度留给她的印象,因此,当机场乞丐给她看手相并预言她会为爱重返印度时,她并不相信。然而,十一年之后,预言成真。因为在ABC电台工作的男友被派到新德里,她不得不为爱牺牲,离开悉尼,来到这座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刚安顿下来,萨拉就得了严重的双侧肺炎,陷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危机。她活了下来,并决定直面这些危机,找到内心的平静,于是开启了她在印度探寻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的发现之旅。
这就像凯西·莱特(Kathy Lette)和汤姆·罗宾斯(Tom Robbins)在开往瓦拉纳西的慢火车上相遇,比尔·布赖森(Bill Bryson)给他们上了一份印度炸洋葱饼……这是一本非常、非常有趣的书。莎拉·麦克唐纳捕捉到了印度的一切令人沮丧、恼怒和欣喜的人和事,再将它们娓娓道来,让人读得欲罢不能。——彼得·摩尔(Peter Moore),《心碎者的斯瓦希里语》的作者
一段耐人寻味的自我发现之旅……作者对印度的超凡魅力有着独特的见解。——澳大利亚《周日电讯报》
赫尔曼·黑塞的精神故乡,奈保尔的幽暗国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世界。你不可能了解的印度:富有又贫穷,精神又物质,残忍又善良,愤怒又平和,丑陋又美丽……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父亲及外祖父均在印度传教多年,母亲也出生于印度,印度是他的精神故乡,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英国印度裔作家奈保尔在成年后踏上印度的土地,开启他的“寻根之旅”,写下了包括《幽暗国度》在内的“印度三部曲”。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世界看到了印度的冰山一角,而贫民窟、宗教冲突、种族歧视等电影反映的印度现状至今仍未改变。
※印度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既古老,又现代,只有在旅居印度的前记者萨拉·麦克唐纳的笔下,印度的真面目才会逐一展现出来。
-
我还记得
用一支画笔抵御遗忘。
每天画一幅画,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妈妈备份记忆。
*
这是亦邻和姐姐清雅、妹妹小菀合力照 护身患阿尔茨海默病妈妈的真实故事。
亦邻的妈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以前“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变成了一个被剥离了记忆、情感和正常认知能力的懵懂老人。作为一名插画师,亦邻试图用绘画帮妈妈抵御遗忘、留存记忆。看到妈妈被画里以前的场景唤起回 忆,开口说出“我还记得”,亦邻深受触动,于是坚持每天给妈妈画一幅画,画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时光,画三姐妹小时候的故事,画妈妈曾经的理想…… 亦邻还鼓励妈妈拿起画笔作画,妈妈有时临摹亦邻的画,有时也写生,画家里的花花草草;心情好时,也提笔创作,画下三姐妹小时候的肖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涂鸦,笨拙、扭曲、凌乱,但亦邻看到了艺术给精神世界日趋荒芜的妈妈带来的改变,这鼓舞她一路坚持画了下来,她把这个系列的绘画命名为“唤醒妈妈的记忆”。
除了画过去的事,帮助妈妈找回记忆,亦邻还用画笔记录当下,画下了三姐妹照护妈妈的日常:姐姐把妈妈当成大宝宝,负责照顾妈妈的饮食起居,对待妈妈的耐心无边无际。妹妹发现妈妈在表演时表情会变得生动起来,便把唐诗、儿歌、绕口令等编配上动作,三姐妹陪妈妈玩以前的游戏唱以前的歌,帮助妈妈锻炼头脑。妈妈最常做的一个游戏是,姐姐大声唱:“我的好妈妈呀……”妈妈接着唱 :“我的好女儿呀。”然后两个人在一起用额头轻轻顶一顶、晃一晃。亦邻则用“和老二一起画一本书”诱惑妈妈坚持画画,用画笔备份妈妈终将被阿尔茨海病默粗暴擦除的记忆。
妈妈的健康状况毫无悬念地一路下滑。从控制不住自己傻笑、“笑得花枝乱颤”到不知道怎么去笑了;从要女儿费劲心机哄劝着才肯吃饭到变得对吃东西毫无节制、贪吃、偷吃、甚至吃冰箱里的冷冻的生肉馄饨;从有洁癖闻不得异味到随处涂抹鼻涕,直至无法控制大小便;从沉迷看电视不肯活动到整夜踢踢踏踏走个不停,像上了发条一般……脑退化带来的异常行为荒唐又磨人,无药可医、不可逆转。如坠深渊般的精神折磨,一度令三姐妹心力交瘁,情绪崩溃。一天姐姐难过地对亦邻说 :“我怎么觉得越来越不爱妈妈了?” 亦邻知道,姐姐不是不爱,而是爱在这无尽的循环中消耗殆尽,被层出不穷的各种状况磨损掉了…… 直面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家庭照护困境和病人家属的心理压力问题,亦邻也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不断地自察和自省,三姐妹也各自获得了成长。亦邻以绘画为媒介帮助妈妈与现实世界重新关联,她自己也通过和妈妈一起回忆、作画,打开了心结,更加理解了患病的妈妈,重拾对妈妈的敬爱。姐姐作为妈妈的主要照护人,也在学习中找到了纾解心理压力的方式,积累了对抗疾病和衰老的经验。妹妹则用舞动和妈妈进行身体沟通,借以打开妈妈的内心。三姐妹各尽所能,帮助妈妈尽可能充实地有尊严地度过余生。 共同照护患病妈妈的过程中,三姐妹也在重新理解家庭与亲情、思考与探究生死观,逐渐懂得了,爱的本质是相互依存,照顾老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