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重与惜别
中日关系,始终是每位中国人都应该直面的一个现实 中日两国百年恩怨的前世今生 两国未来趋势最具预见性的著作 本书是作家张承志总结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若干章节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尽管时而披沥胸臆,但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虽是一册散文,但力求处处考据。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把中国同时作为剖析和批判的对象,大声疾呼着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 -
成濑巳喜男的电影
凯瑟琳·罗素所著《成濑巳喜男的电影(女性与日本现代性)》讲述了作为最多产、最受尊敬的日本导演之一,成濑巳喜男(1905—1969)在1930年至1967年间,拍出了89部电影。成濑是一位片厂导演,以不超支和按时完成电影拍摄而闻名。在他漫长的电影生涯里,他执导了风格各异的情节剧,在调子上秉持一种非凡的连贯性。他的电影,或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或根据原创的剧本拍摄,背景大都设定于当代的日本。成濑的许多电影属于“女性电影”。它们以女性为主角,描绘女性的激情、失望、乏味的生活和她们的生存境况。尽管成濑或他的电影观众都不认为她们是“女性主义者”,然而他的电影却一再地强调(如果不说是挑战的话)了日本社会的僵化的性别标准。考虑到围绕着成濑电影的复杂的历史和批评议题,对导演的全方位研究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和跨学科的方法。罗素通过追溯成濑在日本影评界的接受情况,并利用哈里·哈鲁图尼安、米莲姆·汉森以及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化理论,指出成濑的电影是日本现代性的关键文本,它们既描述了日本女性在公共领域中所扮演的不断变化的角色,又描绘出了一个都市的、工业化的、被大众媒体浸染的社会。凯瑟琳·罗素所著《成濑巳喜男的电影(女性与日本现代性)》讲述了作为最多产、最受尊敬的日本导演之一,成濑巳喜男(1905—1969)在1930年至1967年间,拍出了89部电影。成濑是一位片厂导演,以不超支和按时完成电影拍摄而闻名。在他漫长的电影生涯里,他执导了风格各异的情节剧,在调子上秉持一种非凡的连贯性。他的电影,或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或根据原创的剧本拍摄,背景大都设定于当代的日本。成濑的许多电影属于“女性电影”。它们以女性为主角,描绘女性的激情、失望、乏味的生活和她们的生存境况。尽管成濑或他的电影观众都不认为她们是“女性主义者”,然而他的电影却一再地强调(如果不说是挑战的话)了日本社会的僵化的性别标准。考虑到围绕着成濑电影的复杂的历史和批评议题,对导演的全方位研究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和跨学科的方法。罗素通过追溯成濑在日本影评界的接受情况,并利用哈里·哈鲁图尼安、米莲姆·汉森以及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化理论,指出成濑的电影是日本现代性的关键文本,它们既描述了日本女性在公共领域中所扮演的不断变化的角色,又描绘出了一个都市的、工业化的、被大众媒体浸染的社会。 -
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
《阅读日本书系: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收录的文章的核心,是围绕着1945年日本战败后的社会重建而出现的神话形象的评论性研究。其中主要围绕下面两种电影展开了分析和叙述:一种是将这些形象作为同时代的神话而加以彰显的电影;另一种是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怀旧地或是评论性地)提起上述神话的电影。说得更具体一点的话,首先我会论及在日本电影中,1945年8月15臼的天皇玉音广播是如何通过电影被描写成神话的;其次我会参照玉音广播在亚洲电影中的使用,籍此寻找出使其背离神圣化的对照物。就在日本电影长期将天皇的表象当作默认的禁忌的时候,饿罗斯的索科洛夫(Aleksandr Sokurov)打破了该禁忌,拍摄了以昭和天皇为主人公的作品,《阅读日本书系: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中将会讨论这件事的意义。 -
德川十五代
暗流涌动的继嗣抗争剧 换来三百年幕政稳定的无情内幕 -
元禄忠臣藏
赤穗藩四十七浪人的惊天壮举 日本人永远引以为傲的忠义之行 -
西乡隆盛
西乡隆盛是日本人最喜欢的伟人,为什么呢?本书以传记的形式讲述了这位英雄的故事,为中国读者解开其中之谜。他登场于日本动荡时期,命途多舛几经流放;他引导了革命战争,经大政奉还、倒幕举兵、江户开城后,时代一转而变,他成就了维新;他是明治维新的大功臣,但为了国家的明天,他又起兵,发动了反政府的西南战争。比起丰功伟绩,他的人生王道教化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他成了日本人的精神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