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汉语重叠构词法研究
本书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当代语言学》丛书的一种。作者在当代语言学理论框架内对古汉语重叠构词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发展语音-形态交互作用的生成语法理论,以解释产生不同重叠类型的动因和过程,并就重叠研究对语音学音系学研究的作用作了探讨。本书的研究方法新颖,见解独到,反映了古汉语重叠构词现象研究的最新进展。本研究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对古汉语重叠作出全面描写;第二,发展语音一形态交互作用的生成语法理论,以解释产生不同重叠类型的动因和过程;第三,探讨重叠研究对语音学、音系学研究的作用。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及研究范围 1.2 理论方法 1.2.1 何谓重叠 1.2.2 如何确定重叠 1.2.3 分析模式 1.2.4 音节理论 1.2.5 区别特征 1.2.6 “字”本位理论 1.3 前人对古汉语重叠的研究 1.3.1 与古汉语重叠有关的研究 1.3.2 古汉语重叠的新近研究 1.3.3 古汉语重叠与联绵字 1.4 上古音构拟 第二章 逆向重叠 2.1 引言 2.2 动词的逆向重叠 2.2.1 辗转:一个逆向重叠之例 2.2.2 基式音节具有[+圆唇]区别特征的逆向重叠 2.2.3 基式音节具有[-圆唇]区别特征的逆向重叠 2.3 动词逆向重叠后变成名词 2.4 衍生形式带有固定韵母*一àη的逆向重叠 2.5 小结 第三章 顺向重叠 3.1 引言 3.2 指小顺向重叠 3.2.1 转指式指小顺向重叠 3.2.2 自指式指小顺向重叠 3.2.3 方言旁证 3.3 摹态顺向重叠 3.4 以*r-(>EMC 1-)或*1-(>EMC j-,d-)起首的基式及其对重叠音变的影响 3.5 流音声母*r-(>EMC 1-)与*1-(>EMC j-,d-)的交替 3.6 非流音声母充任第二音节声母的顺向重叠 3.6.1 前鼻音充任第二音节的声母 3.6.2 双唇鼻音和后鼻音充任第二音节的声母 3.6.3 喉擦音充任第二音节的声母 3.7 余论 第四章 裂变重叠 4.1 引言 4.2 裂变重叠的确立——据现代方言立论 4.3 中古汉语的裂变重叠 4.4 上古汉语裂变重叠例释 4.5 第一音节的韵母 第五章 完全重叠 5.1 引言 5.2 递进式完全重叠 5.3 重言与印象式完全重叠 5.4 粤语印象式完全重叠与基式陪义的凸显 5.5 印象式完全重叠所表示的“意义” 5.6 印象式完全重叠的来源 5.6.1 基于陪义的印象式完全重叠 5.6.2 基于语音象征性的完全重叠 5.6.3 基于拟声的完全重叠 5.6.4 源自“易音别义”的完全重叠 5.7 完全重叠在上古汉语中的发展 5.8 小结 第六章 重叠类型的生成机制 6.1 引言 6.2 两条原则 6.2.1 响度顺序原则 6.2.2 一音一义原则 6.3 顺向重叠的生成机制 6.4 裂变重叠的生成机制 6.5 逆向重叠的生成机制 6.6 完全重叠的生成机制 第七章 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及全书结语 7.1 引言 7.2 重叠与A/B两类韵母的构拟 7.2.1 变形重叠中保持不变的成分是什么 7.2.2 哈尼语重叠所带来的启示 7.2.3 松紧元音的中古反映形式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7.3 重叠与喻四、定母的构拟 7.4 从重叠看介音在音节结构中的归属 7.5 裂变重叠与方言分区 7.6 全书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新编现代汉语
目录 前 言 绪 论 一、语言符号 二、语言符号的符号 三、汉语 四、现代汉语 五、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六、语言分析 七、描写与解释 八、语言的发展变化 九、语言学习 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第二节 辅音和声母 第三节 元音和韵母 第四节 声调 第五节 音节结构 第六节 音变 第七节 音位 第八节 语音规范 第二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第三节 汉字的构造 第四节 字音、字义和形声字 第五节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六节 汉字的信息处理和汉字的应用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语素和词 第二节 词的构造 第三节 词的聚合 第四节 词义的性质 第五节 词义的聚合 第六节 词义的变化 第七节 词汇的构成 第八节 固定词语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第二节 词的分类(上) 第三节 词的分类(下) 第四节 短语 第五节 句法成分 第六节 句型 第七节 句式 第八节 句类 第九节 复句 第五章 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第二节 语言的规范 第三节 选词与造句 第四节 修辞格 第五节 对话 第六节 幽默 -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
本书由罗常培、周祖谟合著,原计划根据汉魏晋南北朝的诗文押韵和其他方面的资料,论述汉魏至陈隋 820多年间韵部演变的过程,拟分四分册:1.两汉时期,2.魏晋宋时期,3.齐梁陈隋时期,4.总论。后来仅有第一分册于1958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次出版,又收录了周祖谟先生《魏晋宋时期诗文韵部的演变》(1948年稿,1981年重订)、《齐梁陈隋时期诗文韵部研究》(1948年稿)两篇论文。 -
切口大词典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集切口之大成的词典.原名为《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开本为15Cm×11.5Cm,现据上海东陆图书公司1924年版影印出版。 何谓“切口”?其实就是各行业的隐语行话。正行生意可以叫“行话”,偏门生意即是“黑话”了。 八十几年前各行业的行话,会多么有趣,可想而知。 主编:吴汉痴 目录: 商铺类 一 金银业之切口 二 银楼业之切口 三 丝经业之切口 四 绸缎业之切口 五 金线业之切口 …… 行号类 五零 干茧行之切口 五一 烟土行之切口 五二 煤炭行之切口 五三 铜锡行之切口 五四 粮食行之切口 …… 杂业类 七零 商人共众切口 七一 油坊之切口 七二 冶坊之切口 七三 磨坊之切口 七四 酱园之切口 …… 工匠类 九八 理发匠之切口 九九 扦脚匠之切口 一零零 成衣匠之切口 一零一 泥水匠之切口 一零二 箍桶匠之切口 …… 手艺类 一四五 卖弹弓之切口 一四六 卖花样之切口 一四七 吹糖人之切口 一四八 卖纸鸢之切口 一四九 卖扯铃之切口 …… 医药类 一六八 参燕业之切口 一六九 医生之切口 一七零 药行业之切口 一七一 卖药人之切口 一七二 祝由科之切口 …… 巫卜类 一九六 和尚之切口 一九七 道士之切口 一九八 尼姑之切口 一九九 巫婆之切口 二零零 文王课之切口 …… 星相类 二零六 星家之切口 二零七 相家之切口 二零八 隔壁算命之切口 二零九 量手算命之切口 二一零 拉和琴算命之切口 …… 衙卒类 二一七 衙役之切口 二一八 侦探之切口 二一九 仵作之切口 二二零 讼棍之切口 二二一 写状之切口 …… 役夫类 二三一 茶担夫之切口 二三二 人力车夫之切口 二三三 轿夫之切口 二三四 脚夫之切口 二三五 马夫之切口 …… 武术类 二四七 教武艺者之切口 二四八 行程保镖者之切口 二四九 住宅保镖者之切口 二五零 卖拳头者之切口 二五一 妇女顶缸走索之切口 …… 优伶类 娼妓类 党会类 赌博类 乞丐类 盗贼类 杂流类 -
中国文字学概要 文字形义学
杨树达(1885-1956),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杨树达平生沉?学术,勤余著述,在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语源学、文字学、文献学、甲骨金文学、考古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和研究杨树达先生?厚的学术遗产,作者编写了这本《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本书是杨树达在文字学方面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作者自称“(两书)经营前后十余年,煞费心思”。两书博采前人在文字研究方面的成果而集大成之,清理象形与指事的界限,进一步细分汉字结构的类型,揭示了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本书是文字学研究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著作。 -
上古汉语形态研究
《上古汉语形态研究》内容包括:声母清浊交替、前缀*s-、 前缀*g-、前缀*r-、前缀*m-、前缀*fi-、后缀*-s、后缀*-fi、其它词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