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帝國的衰亡
本書成書於一九七五年,為魏斐德早年的作品,同時是近代中國史研究的經典代表作。出版至今一直被美國多所大學作為中國歷史課程的基本教材,其研究成果不僅公允地提示出大清帝國必走向衰亡的社會脈絡,也超越了當時西方漢學界中盛行之「衝擊-反應」的西方中心論觀點。 作者認為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絕不是停滯不變的。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固然對中國帶來刺激,然而中國本身的各股社會力量,才是促成辛亥革命成功、清廷傾覆、帝制結束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書一開場,先以農民、仕紳、商人在明清社會的生活型態和社群發展,來定調當時民間普遍存在的矛盾和活力的來源;接著逐步從王朝興衰、民族更迭的角度推到清盛世的來臨;之後再交錯注入清代民間社會運動發展和外力入侵的動因,來觀察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及逐至崩潰的過程,對帝制中國的衰亡作了全方位的剖析。 -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
循诸有清一代,派系连作舆政治发展之密切联系,其应该是1860年后的生物。自太平军興與对外关系愈见纷繁以降,中央与地方互动之此消彼长,参与决策之汉官僚渐易形以实,派系活动遂因专制君主决策主动权之外流而益见复起。由此中归纳,光绪十年(1884)甲申易枢前之权力面目,或可以“恭醇之争”与“南北之争”二线名之。在企图独操大权之慈禧太后运作下,终有光绪十年(1884)藉中法越南衡突,而衍生之朝局翻覆。本书即试图以这二十四年中,南北两派在做为决策核心的军机处,透过朝局中重大内外决策、事件的讨论、争论及政治角力,来呈现诸多史著或史料在提及此段历史时,常用“南黨北黨”等词,其真实面目及在晚清政局中所占有之地位。 本书以“辛酉事变”为起点,以“南北之争”的派系问题为主轴,探讨了1861-1884年清朝决策核心人事布局的内部变化。本书作者是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书中不仅涉及了大量的清代档案史料、私家日记,而且还有作者鞭辟入里的观点。 -
晚清映像
偷窥同治大婚、目击西太后葬礼、鲜为人知的晚清汽车拉力赛、神秘莫测的晚清礼仪、洋街坊的杭州日记、北京城墙的攻破、俄国探险家陕南印象等等,我们通过晚清来华的西方人,看到了用画笔、相机记录下来的这些难以看到的珍贵历史瞬间。西方人的视角、珍贵的影像资料。以及背后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本书的独到之处。 本书是作者关于老照片的第一本集子。沈弘教授现住在北京,他的家庭曾于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家庭读书藏书状元户”。 -
北京报界先声
1900年代,正值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关口,一份由办报人彭翼仲独立编纂的白话报纸《京话日报》,秉持“开民智”之宗旨,启迪民心,传播新知,努力营造下层民间社会的舆论环境,发行逾万份,对北京社会舆论影响甚大。《京话日报》为中国近代新闻史写下了浓重一笔,以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展示北京民间下层社会思想状况的窗口。本书作者利用所掌握的丰富资料,详尽分析了《京华日报》的办报缘起、栏目设置、语言风格及社会影响,也通过记述彭翼仲的个人遭际表现了近代中国第一代报人艰辛历程。 -
秋风宝剑孤臣泪
晚清中国,中西交冲,新旧消长。中国的大门缓缓打开,引进了摄影术、西医、火车、铁甲舰,开始有了驻外使馆、海外留学和学成后的海归,有了近代外交和官员出访,中国政治格局的动荡变化也由此展开……在时势的逼迫下,李鸿章等得风气之先的人士直面内忧外患的交迫,成为自觉身当其冲者,数十年强毅力行,行走在中国人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蹒跚路程上。 作者秉持“以散文的笔法写论文,以论文的严谨写散文”,从被过滤掉的历史细节入手,讲述了慈禧、李鸿章、左宗棠、翁同龢、张佩纶、郭嵩焘、严复、吕耀斗、胡传、唐国安等同光朝的政要、社会精英真实而传奇的故事。笔墨穿越于今昔之间,生动有趣。 本书尽可能多地使用新近公布的档案、书信、日记、诗歌,乃至旧影像和国内外报刊,解决了许多史学界关注却未作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研究晚清著名“清流”张佩纶与洋务派大老李鸿章、与军机大臣、“清流”的后台老板李鸿藻之间的往来书信,从中发掘出大量沉睡的历史秘辛,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丰富了今人对晚清政局和人物的认识。 《秋风宝剑孤臣泪》是作者继《天公不语对枯棋》之后,第二部以晚清为题材的历史散文集。书名取自李鸿章——这位中国近代最重要也最具争议的政治家——临终的诗句。 -
庚子西狩丛谈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谐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西安。本书口述者吴永,时为怀为知县,因迎驾服侍有功,被慈禧任命为前路粮台会办,随扈西行,得以见闻朝延内外许多事件,深知“西狩”内情。 本书分五部分,首卷记述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陷北京、两宫西逃,以及怀来迎驾,随扈太原,以及由西安回京等经过,其间对一些政变要闻、宫延内幕、权臣间钩心斗争记录甚详。甓园居士刘治襄根据吴永口述记录整理成书,后曾被译成英、德、日诸园文字,“中外推崇,视为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