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社会
《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以作者建立的“媒介与社会世界的模型”为基本框架,以新鲜、生动、翔实的案例和深邃有力的理论分析了媒介产业、媒介内容、媒介技术、积极的受众以及媒介外的社会世界诸多要素之间的关联,为我们勾勒出媒介与社会世界的关系的生动图景。此书已出至第三版,前两版在美国学界备受好评。第三版在原有基础之上增添了新鲜实例,更新了资料数据,可谓媒介社会学领域的一部力作。 -
媒體即訊息
麥克魯漢暢銷經典作,全球銷量突破100萬本 《媒體即訊息》是被稱為「媒體先知」、「傳播怪傑」的麥克魯漢的暢銷經典作品,從1967年首度出版,迄今全球銷售量超過一百萬本。 原文書名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媒體即按摩),根據他兒子艾瑞克的說法,是排字工人將message的m”e”誤植為m”a”,麥克魯漢「將錯就錯」,認為「媒體即按摩」恰好貼切地說明了他的「媒體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的理論。 麥克魯漢認為,社會的塑造與其說是取決於溝通內容,不如說是取決於人們藉以溝通之媒體的本質。他指出,「媒體在個人、政治、經濟、美學、心理學、道德、倫理和社會等方面具有普遍的影響力,以致我們沒有一個部分不被媒體所觸及、影響、改變。媒體即訊息。如果不瞭解媒體環境的運作方式,便不可能理解社會和文化變遷。」而且所有媒體都是人類感官的延伸,進而改變了我們的行為與思考模式。本書在網際網路前身ARPANET出現前兩年首次問世時,針對電子資訊時代生活所提出的驚人預言式觀點,地球村、集體即時涉入、從印刷術發明後的視覺導向回歸至前字母時期的聽覺世界……,更是領先時代三十餘年,一言中的,成了資訊時代最真實的預言。 本書特色 1. 經典重現,歷久彌新 《媒體即訊息》堪稱麥克魯漢,最受歡迎、最精鍊的經典作品(全書一萬餘字),從1967年出版至今,書中「媒體即訊息」、「媒介是人類感官的延伸」、「地球村」……的觀點,歷時四十餘年,到了數位網路時代,更突顯其真知灼見。 2.領先時代的新穎前衛設計風格 在1960年代,本書即採取大膽前衛的圖文設計風格,以充滿實驗性、拼貼的視覺手法製作,譬如一些頁面的圖像文字反向呈現,必須透過鏡子閱讀;某些則有意留白。現代與歷史圖像並陳,展現驚人的視覺印象。 -
媒介批评(第3辑)
《媒介批评(第3辑)》主要内容:刘丽君的文章解析了宜家在营造“家”的幻术方面的韬略,从场景和道具等方面着手,将“宜家家居善解人意地把习惯化的日常生活拐进艺术化的画框中,它自身即为场景,又把人们框入场景”的情形细细道来,似在模拟宜家商场引人入胜的效果。薛征的《宜家,或游荡中的叙事美学》,则将宜家作为一个兼具空间和时间性质的文本来阅读,引导人们在意象、线索、折叠等等迂回进行;叶晓倩的《行走宜家》从物体系的视角来读解,走的是鲍德里亚当年的革命路线。《积木、床笫与家庭》等三篇文章对宜家所作的精神分析,针对当代都市人的欲望、情感和心理状态,描述了居室空间和现代家具的精神表征功能,或可说宜家就是当代都市文化的重要表征和切入之媒介。 除专题外,本期还对星座文化、健身房、购物和淘宝网等当下文化现象作了评论,由于当代社会文化呈立体的、多元化的格局,媒介批评对其所作的解析也是动态的和多侧面的,媒介批评不是从固有的文本批评模式出发,更多的是从某一文化的形成路径出发来阐释对象,以开辟了当下社会文化批评的多种通道。 -
理解新媒介
“如其运转,则已过时。”新媒介发展之迅速,让人们无法跟上其脚步。 新媒介景观迷惑了我们的双眼,它与社会、与生活、与个体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同鱼和水,你能说清:谁依赖谁? 媒介哲学家麦克卢汉如先知一般地预言了一一媒介是人的延伸,他的亲密战友、著名媒介学者洛根再度断言一一人延伸了媒介。 在《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一书中,罗伯特·洛根展示了物理学家的气质:严密的逻辑、透辟的解析、系统的视野,麦克卢汉的思想被推进至新的高度。 这是一部卷轶浩繁、巨细无靡的新媒介百科,各种新媒介形态纷纷登场;也是一部思想深邃、充满洞见的学术专著。罗伯特·洛根对新媒介的语言迷思、生成语法、发展定律的深刻解读,将为您撩开新媒介的面纱。 -
莱文森精粹
《莱文森精粹》分5部,按主题分类,共25章,精选保罗·莱文森的论文和专著摘要,章节按出版社排序,从1977年到2005年,第一部“通俗文化与媒介研究”集中表现保罗·莱文森在在媒介理论研究上的贡献,第2部“进化,技术和宇宙”反映保罗·莱文森在哲学和知识进化论方面的卓越建树,“马歇尔·麦克卢汉”证明保罗·莱文森是当之无愧的“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第四部“数字革命”彰显保罗·莱文森在新媒介研究中的前沿地位,第五部“媒介对政治的冲击”凸显了保罗·莱文森社会评判家的角色 -
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