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文化研究读本
《视觉文化研究读本》主要内容:视觉文化是感知的文化。感知是人与世界进行交流的最重要渠道,因此也表示人与世界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沟通。本雅明与视觉文化、摄影与形象的修辞、风景与记忆的政治、绘画与视觉阅读、影像与视觉叙事、身体与视觉感知、女性与对抗性注视……读本从多个角度展示了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范畴。 -
溢出的都市
本书是一部批评文集,内容关涉“超都市化”现象,以及它在电影、摄影、音乐和其他前卫艺术中的反映,是对“城市文化”的综合性批评。 -
想象的城市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927年至1937年期间的上海半殖民地文化和现代性,是对以小说、电影、建筑、广告乃至时装等多重话语构建起来的关于上海都市之想象的考察。作者探索老上海话语的迷宫,重现检视都市上海在中国现代政治和文化史上的角色,对层次繁复、意蕴丰富的都市想象重新爬梳整理,建立起上海文化的“另类”特质。 -
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
本书梳理了电影研究的复杂历史和中心议题,在相关的社会与政治背景下对其进行了探讨,凸显出电影在更为宽泛的文化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书中涉及的主要议题包括:好莱坞的历史,我们如何理解作者导演、明星制、全球大片,以及电影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失望。作者所勾画出的电影研究模式是:关注电影在形式上的“文本性”,同时也承认电影研究在更广阔的“再现”议题中的位置。作者通过书中列举的论辩和史实证明,我们能够既不忽视人们“消费”电影时真实的快感,又能运用新的批判性理论来解释现代性所带来的持续的社会与文化不平等。 -
世纪末的维也纳
该书不仅对早期现代主义在政治环境下的诸多方面做了精彩的探索,更体现出最具才干与雄心的巨匠研究思想史这门学科所用的方法,同时面对现代主义有关历史早已过时的轻蔑所指,对史学自身做出了有力维护。——David A. Hollinger,《史书俱乐部评论》 七个单独的专题,均可分别阅读……然而各专题构思之巧妙、结合之完备,如若依次读来,又会折服于本书的浑然一体以及有力论证。——Gordon A.Craig,《新共和》 一部有关现代思想史上重要一章的深刻著述。——H.R.Trevor-Roper,《纽约时报书评》头版 对社会历史学和政治历史学专家,以及关注艺术的人们,此书具有无可衡量的价值。——John Willett,《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在归纳汇总与学术研究上均属原创的著作,实在引人入胜。——《新闻周刊》 本书作者运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析论19世纪末维也纳的文学家、建筑师、画家、音乐家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验,研究他们创作的诗歌、小说、建筑、画作、音乐中所透露的感伤与期望。作者发现,19世纪末的维也纳知识分子呈现出一种惊人的同构型,反映在政治上,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秩序;在文化上,则是反对资产阶级庸俗的文化。作者试图把握这些转变过程中所透露出的 “历史趋势”。 -
现代世界的诞生
★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人类学会院士麦克法兰 ★四十年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比较研究 ★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之创获,敬献中国读者 本书是我毕生思考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 我是有的放矢,专为中国读者而写作的。——艾伦•麦克法兰 ——麦克法兰如何挑战马克思、韦伯 、涂尔干和彭慕兰的经典理论,将旧制度与现代世界的“大分流”,追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 ——他又如何定义现代世界的本质和特征?这一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英格兰的奇迹诞生于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中。这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借鉴和反思? —————————————————————————————————— 本书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法兰以数十年来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将自己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敬献给中国读者。 延续早年《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这部革命性著作中的观点,麦克法兰以翔实的史料,颠覆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彭慕兰等思想家和学者关于旧制度与现代世界“大分流”的经典理论,将现代世界的源头上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并对现代性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那就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或曰宗教)等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 麦克法兰以最古老的现代国家英格兰作例,通过描述英格兰社会方方面面的独特性,丝丝入扣地剖解开启现代性大门的每一把钥匙及其之间的关系。他希望这幅关于“英格兰奇迹”的比较性画面,可以帮助中国读者理解西方的历史与中国的现状,思考如何在个人主义的现代社会解决最棘手的“社会凝聚”问题。 丛书简介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的“讲学社丛书”第一辑,内容脱胎于麦克法兰教授2011年受国学院之邀在清华园所作“王国维纪念讲座”。“王国维纪念讲座”是清华国学院创办的“三大纪念讲座”之一,还包括“梁启超纪念讲座”和“陈寅恪纪念奖座”,分别处理“美学、比较文学与汉学”、“思想与宗教”、“边疆民族史”等课题,以追念并继承民国时期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的传统。讲座同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对话和评议,以体现学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间性。其成果汇集成“讲学社丛书”,以期为社会提供一个文化交锋的鲜活案例。梁启超组织的“讲学社”曾促成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几次来华学术交流,先后邀请到杜威、罗素、杜里舒和泰戈尔,不仅轰动当时,而且影响深远。因此,“讲学社丛书”是接着讲学社的计划来讲的,是接着梁任公未竟的事业来讲的。 ———————————————————————————————— 没有人想要理解工业化世界的重大现代变革,却可以不去研究麦克法兰的卓越学术成果。——James Q. Wilson,《华尔街日报》 麦克法兰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具洞察力的作者之一。——Paul Barker,《标准晚报》 麦克法兰的著作探讨的是有关现代化、全球化的大课题,其研究路径也体现了某些新的学术潮流。此外,从考察日常事物切入,将重大的学术话题写得很有趣味,非有举重若轻的能力不可。 这部著作充满了精辟的创见,发人深省。尤其是,他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英国形象,几乎处处都可以用来对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刘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