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我們的藝術發展已頗具型制規模,其類別與用途的制訂時代,和我們今天極為不同,而過去的制訂者對事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力比起我們今天能作的實在微不足道。我們掌握的媒介有著驚人的成長,其適應性、準確性,與激發的意念、習慣,都在向我們保證不久的將來在「美」的古老工業裡會產生徹底的改變。一切藝術都有物理的部份,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來看待處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現代權力與知識運作的影響。二十年來,不論是材料、空間或時間都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應期待的是如此重要的新局面必會使一切藝術技術改頭換面,從而推動發明,甚至可能巧妙地改變藝術本身的觀念。 -
冰雪紀行
德國名導荷索最真情、私密的文字紀錄! .出版35年,華文世界首見中文譯作! .榮獲1979年Rauriser文學獎! .影評人聞天祥推薦、前電影資料館館長黃建業副教授專文導讀! . 「我的步履堅定,大地為之顫抖。 當我行進時,如同一頭野牛;當我停歇時,宛如安歇的山岳。 不,她不可以死!她不會死!當我抵達巴黎,她還會活著。」 . 就算這是沒意義、瘋狂的事,也寧可堅持到最後。--荷索,1974年12月11日 . 1974年,天寒地凍的冬季,電影導演荷索接到一通巴黎打來的電話,掛下電話後立即抓了一件夾克、一個指南針、一個帆布袋和少許必需品上路,取道最接近直線的路徑,從家鄉慕尼黑前往巴黎,徒步。 . 這段漫漫的艱辛旅程,只為一個人。 「擁抱瘋狂,走在世界的邊緣。」這就是荷索,一如他電影中的主角。 . 在大雪、冰霰肆虐的大地上,他踽踽前進,夜裡隨便棲身草棚或甚至闖入無人民宅。惡劣的氣候、溼透的身軀、腫脹的腳踝,都不敵他心中的唯一信念: . 只要能成功走到那個遠方的城市,被宣判不久人世的導師蘿特.艾斯娜就能活下去。 . ◆慕尼黑到巴黎有多遠?飛行時間1.5小時=冰封大地上踽踽獨行3星期…… . 在這段彷彿永無止盡的奧德賽式旅途中,荷索真誠記錄下自己看到、感受到的人事物。日記中披露了他在極寒與純然孤寂下的瘋狂囈語、過去電影與旅行中的感思、充滿詩意的白雪鄉間景致,以及如影隨形的回憶。 . 閱讀這本小書,將串連起我們觀賞荷索電影的經驗; 透過這段徒步之旅,我們將見證大師影像的生成過程。 . 「除非這是在電影裡,否則我不會把這一切當真。」——荷索,1974年11月23日 . ■相關人物 蘿特.艾斯娜 Lotte Eisner . 知名德、法電影史學家暨影評人。1896年出生於柏林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二戰期間逃往法國。在集中營度過一段時間。1945年起擔任法國電影資料館之檔案管理長一職,直到1975年退休。持續為法國《電影筆記》、《電影期刊》(Revue du cinema)撰文。 . 蘿特.艾斯娜是最早肯定並積極推介「德國新浪潮」的影評人,有「德國新電影之母」之稱。不只荷索將電影《賈斯柏荷西之謎》一片獻給她,溫德斯的《巴黎.德州》(Paris, Texas, 1984)亦公開題獻感謝她。 -
流浪者之歌
-
守門員的焦慮
「水電裝備工約瑟夫.布洛希,這位名噪一時的足球守門員,上午工作報到時,被告知他已遭解雇。無論如何,布洛希將這個事實,也就是當他出現在工人們正休息的工寮門邊時,只有工頭吃著點心抬頭看他這個事實,當作消息早已傳開,於是他離開工地。在街頭,他舉起手臂,不過從他身邊駛過的那輛車並非計程車,布洛希根本也不是為了計程車而舉手。終於,他聽見面前一陣煞車聲,布洛希轉身,身後停著一輛計程車,計程車司機咒罵著,布洛希又轉過身來,上車,讓車開往納須市場(Naschmarkt)。」……被喻為是自貝克特以來最重要的後現代作家,奧地利小說/劇作家彼得•漢克1970年出版(當年他28歲)的小說《守門員的的焦慮》(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 THE GOALKEEPERS FEAR OF THE PENALTY KICK),標題的原意為「足球的守門員面對十二碼罰球的焦慮」。這位細細記錄一位曾經名噪一時的足球守門員,在工作被解雇後,在小鎮終日晃蕩的小說,清晰的傳達了六零年代尾七零年代初德國右派獨權的社會焦灼。在小說中,漢克以其他對語言文字精準的執念,以外在連續事件的極為細微的描素,傳達約瑟夫.布洛希注意力的偏差現象,他總是會錯過主要事,而注意到第二件事。小說中帶有一股偵探懸疑的氣氛,但與其「類型小說」最大不同之處,是,漢克故意將其偶發性錯開,疏離化,像是他無動機所犯的謀殺,他醒來後將指紋擦掉,卻忘了床頭櫃上他所留下的幾枚美國錢幣。 年輕時就和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鬼混、一同創作的漢克,這本小說一寫完,溫德斯就開始找錢籌拍,成為他備受注意、得獎眾多的電影處女作。在多年後,他們還一同創作文本的《慾望之翼/柏林天使的詩》更是極為纖細傳神的電影。 作者簡介 彼得•漢克Peter Handke 1942年出生於奧地利的克恩滕(Griffen),被喻為自貝克特以來最重要的後現代作家,在1966年,方24歲,以其劇作《冒犯觀眾》(Offending the Audience)引起注意,他亦在此時出版他的第一本小說。其隨後的創作作品囊括詩、戲劇、廣播劇、電影劇本、電影導演以及長篇小說。小說裡他對語言的精確度和實驗性,極為關注。作品多而且深沈。台灣已有中譯的作品包括描寫他母親自殺身亡後的悼念小說《夢外之悲》,描寫三十初歲帶著女兒離開丈夫,獨立生活的《左撇子女人》,以及幾個劇本的合集《冒犯觀眾》。他和溫德斯至少合作超過三部影片,包括《守門員的焦慮》,《歧路》,以及《慾望之翼/柏林天使的詩》。 -
格林童话全集(中)
-
格林童话全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