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语诗学文选·上、下卷
本书由刘小枫选编,2006年增补篇目后重新修订出版。其中摘选了莱辛、赫尔德、席勒、狄尔泰、西梅尔、舍勒、卡夫卡、海德格尔、阿多尔诺等数十位德语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的诗学论文,分上下两卷,约60万字。 -
沉重的肉身
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风云人物丹东究竟是怎样死的?他与妓女玛丽昂又有什么关系?牛虻和他的情人以及他情人的情人间的纠缠又是怎么一回事?卡吉娅和萨宾娜身体的丰盈及阿蕾特和特丽莎身体的沉重间的对比说明了什么?《十诫》所要表达的诚实、谎言、友爱、亲情、负疚……这些伦理问题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毕希纳、昆德拉、基斯洛夫斯基这些思想大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作者刘小枫以其优美流畅的文笔、精辟独到的视角,向我们复述了一个令人深思乃至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我们思索人生。所谓现代性伦理,指的是人民伦理和个体自由伦理。时下人们正身不由己地从人民伦理脱身出来,转向个体自由伦理。本书的叙事纬语从人民伦理转到自由个体伦理,主要围绕中欧两位当代作家的叙事,以探讨两种不同的个体自由伦理的差异。 -
柏拉图的《会饮》
把柏拉图著作当成戏剧来读,不仅不是时下人们所欣赏的、别出心裁的“创造性背叛”,而恰恰是一种对柏拉图本身的回归。从柏拉图对话的戏剧特征出发去理解柏拉图,既是文本自身构成的要求,也更是进入柏拉图丰富而多元话语系统的前提。既然生活本身不可以一言以蔽之,那么,柏拉图用戏剧而不是用论文来表达自身,也就正是为了更全面、更活生生地呈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大部分人仅仅满足表层生动的故事,让细心而智慧的读者既领悟其中的“微言”也不忽视其“大义“。 -
沉重的肉身
《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的叙事纬语从人民伦理转到自由个体伦理,主要围绕中欧两位当代作家的叙事,以探讨两种不同的个体自由伦理的差异。 -
沉重的肉身
作者在此主要就波蘭著名導演奇斯洛夫斯基的電影:《十誡》、《兩生花》、《紅》、《藍》、《白》的主題提出看法。這是一本關於「敘事倫理」而不是「理性倫理」的隨筆。奇斯洛夫斯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細審視,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與夢想。」卡夫卡:「如果有誰在這個世界上愛另一個人,那麼與在這個世界上愛自己相比,既非更不正當亦非更正當。剩下的只有一個問題:第一點是否做得到。」畢希納:「每個人都是一個深淵,當人們往下看的時候,會覺得頭暈目眩。」 本書作者認為昆德拉《被背叛的遺囑》與卡爾維諾《未來千年備忘錄》非常相似。這兩位當今講故事的大師寫的「備忘錄」,是用不同的修辭做相同的一件事:總結近代幾百年來的小說敘事,為下一個千年歸納出值得推薦的德性。「敘事倫理」是在個體生命破碎中的呢喃,它不像理性倫理那樣總想從深淵中跑出來尋求生命普遍性解答。——沒有敘事,生活倫理是晦暗的,生命的氣息也是灰濛濛的。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在十年前(1996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刊行,世纪已经翻了一页。这次重新续集,添上了近十年来的部分文字,无论新文旧文,都满纸陈旧感。“我们这一代”的历史感觉,对编者来说,就像怀里揣着的一张纸色已然发黄的老照片。 时代进步、感觉进步、学术进步,编者的感觉却滞留在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那个十年:那十年里,“编者们几个人”老在想,现代中国的前辈学人们想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想;西方现代的思想者们想了些什么、为什么那样想……想来想去。不过想的是,“编者们”自己该做些什么、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