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語文不難學,為甚麼我總是學不好?
作者許迪鏘不是語言學家,但卻是資深散文家,是別人的義務語文顧問。他見證了教育思潮年代更替:語文教育層次從細探篇章、推敲文意,轉向語言工具操作認知,也見證了考試有法與無度的更替:從經典範文必背,轉向篇章讀而非考。此書論述,非建自語文專家身分認可,更非終於評論人旁觀解毒、語病會診的層次;作者徘徊於政府評審課本機制、教育改革風波與老師教材需求三大權柄之間,不為三者所惑,在權力旋渦中開拓新境,「將深厚的語文功力轉化為趣味盎然的『為甚麼』」(葉輝),擺脫考試法度,重現中國語文魅力所在。 書籍推介 聖保羅書院 中史科主任 著名散文作家 蒲葦 中文教與學眼下百家爭鳴,卻又百廢待興。沒有範文的日子,異端紛呈。此書各篇,從生活出發,能雅能俗,諄諄善誘,學子細心讀之,必能啟發思考,更識語文之妙。 文化工房編輯顧問 《書到用時》作者 葉輝 這本書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將深厚的語文功力轉化為趣味盎然的為甚麼,猶有暇餘兼顧筆墨與情懷,我覺得比我的語文恩師呂叔湘還要可親。 第一屆新鴻基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優勝者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學生 梁嘉儀 學習中國語文,不應只限於《中國語文》課本上,教科書不過是一道門,門敞開了,還得靠我們繼續走,這本書也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超凡學生》作者 文化雜誌及教科書編輯 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生 袁兆昌 許老師用足球小將一招直角假身,在語文教育評議足球場上,開闢語文學習的新天新地。閱後深感吾生也晚—為甚麼我學不好中國語文,就是因為太遲讀到這本書。 -
卓韻芝奇遇記 3 - 忽冷忽熱
卓韻芝回來了,她從英國回來了。她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了《卓韻芝奇遇記──最冷的冬天》和《卓韻芝奇遇記──最熱的夏天》。卻原來,故事未完。冬天和夏天之間,還有《忽冷忽熱》的時候。 結束英倫之旅之前,卓韻芝把她的腳步再往前伸。踏足了葡萄牙、德國、安特衛普、柏林、阿姆斯特丹、巴黎…… ----------------------------------- 在遠赴葡萄牙背囊遊之前,我弄傷了右腳腳趾底下的皮膚,傷口非常小,長不達一厘米──這件事聽起來是多麼不足掛齒,此刻撰寫出來,也使我感到尷尬。 原來可以導致嚴重的後果:在旅程中段,我幾乎不能走路。 前人的訓言,我們統統知道(know),卻鮮有隨即實踐;直至自己經歷過,才會真正上心(in your mind)。這則雞零狗碎的傷口故事,體現了「知道」與「上心」兩者間的落差。也許,對付頑童,說道理沒有多大幫助,他們要不就當作耳邊風,乖巧的一點的,聽進耳裏也不聽不進心裡。如果要頑童真誠地護理傷口,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的傷口敗壞。 同一番訓言可以世世代代地說下去,反正前人的工作是重複地說着同一番話,保證後來者「知道」,然後等待他們經歷過了,這番話他們的心坎浮現,這時,他們上心了,牢牢地記在心房,懂得舉一反三了。 在不同的景況下聽到同一番訓言,往往認為自己明白了,直到某天,經歷要我們重新接觸它,方意識到訓言終於上心。也許友人曾經遇上相同處境吧,否則沒可能堅定地相信,並且將之溶入日常生活吧。 Know與in your mind有莫大分別,前輩的訓言,就像正面的想法、環保、或者神的存在一樣──許多人都知道,但真的上心者,並不多。 卓韻芝 -
大山與人
大嶼山(曾經)收納香港城市以外的別種生活:半世紀在神樂院 ( The Trappist Haven Monastery )唱普通話經文歌的中國修士、九七回歸前國民黨村民的雙十節盤菜派對、早在LOHAS成為大潮流前已過著非常環保生活的老農夫、大英帝國子民的跨種族家庭…… 這本書 ( +1DVD ) 以文字、攝影及錄像,採訪抱持不同信念的原居民和外來島民:1897年出生的福建修士、八仙桃源洞廟主、曾為世界級樂手製造結他的巧匠、上山採藥的中醫師、英國植物學家……還有設計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 Sir Norman Foster,多角度重構他們在大嶼山十多年的生活。 . Lantau is a place away from the ordinary city life of Hong Kong. There are indigenous inhabitants as well as wanderers from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People on the island here seem to hold their own beliefs - including the 1897-born Fujian monk at The Trappist Haven Monastery, a maker of guitars for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musicians, an old farmer who has led an eco-friendly lifestyle long before the LOHAS trend, a Chinese medical practitioner collecting herbs from the mountains, an English botanist…Driving Lantau: a whisper of an island attempts to document these lives and reconstruct the various perspectives of Lantau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with photographs, interviews, text and video. Most of the still images were taken between 1995 and 2004, and most of the video from 1998 – 1999. . 出版語言language:中英雙語 Bilingual (Chinese & English) -
雷詞
最地道的流行文化,養出香港詞壇惡徒; 將歌詞背後么心么肺的秘密起底! 得到香港流行歌曲殿堂及人物黃偉文推薦:「太迷戀廣東歌詞是有報應的!」及小克拍心口親畫「烏山雷詞」封面,書中更珍貴收錄「歪詞」56首,流行樂壇各路英雄一致力推! 雷,「與眾不同,令人震驚而折服」的意思。 當歌詞出人意料,能令聽眾轟頂,就是「雷詞」。 梁栢堅這個「吃本土流行文化的奶」長大的香港仔,長期吞吐廣東話、太迷戀廣東歌詞的報應就是──出了這本書。 「如果你要找正經的香港流行曲詞評,我介紹你看朱耀偉、黃志華、梁偉詩。 如果想看填詞人的文筆、對文學的激情,我勸你馬上把書放下。」作者說。 要講香港歌詞,不該只是流行榜、卡拉OK熱唱榜、唱片內的歌;未出版的、網上流傳的、惡搞的,原來也可以影響人心。梁栢堅刻意避開香港詞評家一貫的討論範圍,帶讀者在歌詞國裡尋幽探秘,提出讀者沒想過的問題,述說讀者沒聽過的見解,正如「董驃講馬」,佢講詞,你要聽! 如果你愛另類歌詞的,最後一章輯錄了Wyman黃偉文先生的漏網搞笑歌詞,是1997年在商台節目《喺咪玩嘢》中的經典鉅著,是坊間完全沒有留傳的全記錄,現在重新出土,值得珍藏。 -
盒仔檔
立體書以盒仔檔為題其實理所當然,因為盒仔檔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立體書,每天在街頭上演開合收放,自然流暢,實際不浮誇。劉斯傑繼續以立體書建立香港本地文化拼圖,帶你漫遊香港各區的盒仔檔,更重要是希望大家多去幫襯,讓盒仔檔代表的力量及精神能延續下去。 朝桁晚拆.各形各色.靈活組裝.多元展示--"transformer"盒仔檔是也! -
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
曾幾何時,香港中產階級以“新貴族”的姿態為大眾所艷羨。直到飽受亞洲金融風暴肆虐,這個本是如日方中的社會階層隨即陷入困境,幾乎與“負資產”這個港產新詞劃上等號,教人不勝唏噓!那麼,究竟香港中產階級何去何從?本書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呂大樂教授和王志錚博士過去幾年對香港中產階級的觀察報告。全書分為七章,既引用大量資料分析了香港中產階級從前及現今的狀況與處境,亦藉香港中產階級的故事,探討她從冒起到形成的社會歷史背景,引導讀者追溯香港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從而思考經濟轉型後的自身力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