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後-香港文化誌
細藝無分廟堂江湖,各自修行、各顯精彩、各領風騷,卻共譜時代精神。──陳冠中 「香港是我們的城!」 陳冠中寫香港人、香港事,觀點破格,既有與年齡匹配的深刻,也有跟年齡不符的活力。七○年代香港進步青年要求自己放眼世界,認識中國,關心社會,七一年到八一年是作者自承眼界大開、也是香港文化脫胎換骨的的時期,蕞爾小香港自我感覺良好,喧嘩生猛,敢為天下先,從每個文藝青年解渴濟饑的一間吊命小書店,到「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港式喜劇,從海運大廈到蘭桂坊,張愛玲到《七十二家房客》,為讀者細細註記一個年代,然後往前張望、往後追蹤,一幅幅流動的記憶風景。 文化除了建構身分認同外,亦是一種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作者以「修成正果的雜種」一語道盡香港頑強生猛的生命力與文化特色,更期望拋磚引玉,共同寫下香港非物質的文化遺產與集體記憶,為香港本土文化作誌。 目錄 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啟蒙小書店、吊命小書店 到畢業才有頭緒新聞寫作的學徒 速成記者急進波士頓 急功遠利的好處 左翼青年小圈子 自已開書店 胡菊人與我 作為名詞的左派作為形容詞的左翼 本土改良主義者 不想記與不想知 中國學生周報 一份小報的誕生 外星人來了 巴西咖啡與海運大廈 蘭桂坊前傳及其他 舞舞舞 白開水可以,白麵包不可以 穿衣記 時裝紀元 遲來的設計意識 香港設計的本地化 看,我會畫毛筆畫 他們都聚在香港了 布萊希特之城 粉絲改編張愛玲 七○年代前的國語片和粵語片 波牛看電影 香港的電影文化基因 七十二家房客的三世書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 香港喜劇片:沒有走下去的路 新浪潮電視 香港電視亢奮的5年 尋常百姓家 一九八一香港電影全景 那是個好年份 在後新浪潮時期寫劇本 點只廣告咁簡單 動漫宗師 難為了動畫片 錯過了激動的時機 H埠連環圖教父 不再認真聽音樂 英美流行文化的最後堡壘 什麼是香港流行曲 夜未央,星已隕 影視帶動粵語歌起飛 雜種修成正果 -
中国香港-文化震撼之旅
《文化震撼之旅:中国香港》是一套精彩纷呈、不可或缺且人人必备的深度旅游文化读本,专为想要真正了解异域文化的旅游者所作。丛书的每一位作者都亲身经历过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他们有足够的资格向那些希望完全融入各种相关文化的人提供热情而详尽的建议。每册图书都以活泼、诙谐的笔调,呈现以下内容:深刻剖析当地的文化传统;建议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窍门及语言方面的帮助;介绍如何充分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文化震撼之旅:中国香港》为该丛书之一《文化震撼之旅·中国香港》。 -
香港文化政治
在香港,文化課題 (藝術發展、城市面貌、流行文化、以至民間生活方式) 曾經長期不受重視,處於一種零散自生狀態。殖民政府為了避免引起衝突,盡量減少太礙眼的文化干預,對華人文化、習俗既無大刀闊斧的改造或打壓,但亦不會保育、栽培。今天,情況早已有所變化,香港的文化項目被放上政治議程,變成政府決策重要的一環,並引來各種力量的挑戰。文化扣連政治,面對爭逐,已成常規。今天想了解香港社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了解它的「文化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ulture)。同時,香港政治已由以往主力關注公共行政和資源分配,演變成一種既講求利益亦重人情世故,既重視制度程序也強調民心向背的複合進程。二十一世紀的香港統治階層,必須學會善用符號,鼓動民心,駕馭集體想像,為畸形的政治制度確立認受性。今天公共行政已無可避免同時是一項文化工程。「政治的文化」(the culture of politics) 影響深遠,甚至在未來的日子,左右大局。 -
論盡明光社
近十年,香港一再出現社會道德大戰,若稍為關注的社會事務的,不難察覺始作俑者為一股在不斷壯大的基督教保守力量——明光社陣營,他們挾其滿有征服意味的十字軍精神「剷除」異己,搞得滿城風雨,以致連名筆陶傑也忍無可忍,怒稱他們為「道德塔利班」,封他們為「盲光社」。 自年前的《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秋天的童話》「粗口」等事件,以至近期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家庭暴力條例」的政治角力,明光社陣營牽起的波瀾越來洶湧,他們的聲勢也越發壯大,態度越來越囂張跋扈。很明顯的是,明光社陣營企圖主宰香港社會的道德議程。 本書作者原為明光社陣營友好,但隨著明光社陣營的霸權式發展,也「棄明投暗」,全力撰寫本書,以揭露明光社陣營的思考盲點和社運手段。本書為目前本地首本最深入剖析明光社陣營的著作,全書資料翔實,分析角度獨一無二。任何關心社會發展事務的人,不論信徒與否,本書都是手邊或案頭不可少的重要書籍。 推介: ■馬國明‧《文化研究@嶺南》總編輯 金融風暴,沒有倒閉的企業紛紛裁員,政府呼籲企業要有社會道德,與僱員共渡時艱。道德不單是個人操守對錯的問題,更有對社會好與壞的層次,「明光社」勇於提出他們認為對社會好的主張;好與壞當然可以再討論,大家可以一起《論盡明光社》。 ■安徒‧文化評論人 「宗教右派」近年在港急速發展,方興未艾,也招來風風雨雨。張國棟這本書,是目前最深入的相關文獻。作者貼身緊隨事態發展,資料翔實,評論懇切,分析角度獨一無二。無論讀者是否教徒,本書所談案例,都會令讓你深深震撼。 ■陳士齊‧香港浸會大學宗教與哲學系 宗教權力形成網絡,又對信眾進行廣泛動員,企圖主宰香港社會的道德議程,這是非常值得香港人關注的一件大事。現時港人仍缺乏對此一政治力量可觀的宗教右派進行詳細分析及解讀。張國棟作為曾被基督徒教授訓練的青年才俊,他為我們做了這件艱巨的工作,正好反映宗教作為正面能量,能為社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期望這書能成為所有關心公民社會發展及宗教在社會定位的人仕的必備讀本。 ■明婉儀‧業餘田野神學工作者 這是第一本揭露明光社陣營思考盲點的書,香港的教會等待張國棟這著作已經太久了,香港社會更加需要有這樣的書。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縱使你可以不認同國棟兄在書中的分析,但國棟兄的分析可以令你釋然,因為在基督宗教裡,我們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並拒絕成為帝國的誘惑。 -
香港本土論述2010
2010 年是香港政治最荒陬譎詭的一年。先有政改方案的討論,後有特首忽然「起錨」,再有北京突然「轉(車太)」允許香港民主有丁點發展,七月份立法會匆匆通過,香港之民主發展,就在「忽然」、「突然」及「匆匆」之下,向前走了一小步。但驀然回首,已走了三十年。 港人對民主的渴求,始於八十年代的前途談判,三十年了,說短且長。於是,今年本刊的一個重要專題,就是政改三十年。至於本土論述的論壇項目,則繼續以階級、身份、政治為主軸,探討香港社會階級的本土性。「本土」不應止於政治經濟,不應止於主體性的探索,更是百姓生活的尋常事。 本土論述的風格 本刊是一本人文科學刊物。每年舉辦論壇,邀請各界人士就香港本土具爭議性的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本土論述網羅了多種風格。除了香港本土化問題之外,亦有來自台灣的夏鑄九教授為都市化把脈。同時,也有香港左派人士凌文海細談殖民地的另一種生活。另外,本刊也未忽視本土學者的中國視野和情懷,反省了港資公司壓迫中國工人的做法。 有老有嫩、有軟有硬、有中有西、有左有右,就是本土論述的風格! -
香港玩全指南
《香港玩全指南》给你最新最全最好的指南,游人必玩夜店,港星最家美食,风格购物小铺300热点全出列。坐直升机,搭天星小轮,试试赛马手气,另类体验游程新登场。一网打尽香港、九龙、离岛全国重点游戏,再送深圳延伸攻略。附送12页分区地图;按图索骥,马上轻松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