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是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内容包括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和现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西方的翻译实践史和翻译思想发展史,从古罗马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作品,一直写到21世纪欧美几个国家翻译理论领域的最新成果。此次作者在原书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更新了附录,并纠正了第一版的谬误。同时增加了大量内容,代表吸收了西方翻译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作为我国乃至华文地区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翻译史的专著,该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叙述简洁,可读性强。适于大专院校外语和翻译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本次增订保持了原书的基本框架。第一章概述西方翻译实践和理论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对几个主要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在以后各章中,分时期、分阶级对西方翻译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全书注意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西方翻译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也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
翻译史研究 2011
卷首语 《翻译史研究》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所策划和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翻译研究中心成立于1971年,自1973年开始出版文学翻译刊物《译丛》(Renditions),一年两期,译介中国文学。《翻译史研究》为该中心出版之学术研究刊物,以中国翻译史作为专门的探研对象,侧重个案研究,每年出版一辑。第一辑的出版,正值翻译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亦可视为其中的一项纪念活动。 《翻译史研究》第一辑共收论文13篇,部分是特约邀稿,其余为外来投稿。外来稿件全经专家学者匿名审查,并提出严格修改要求。论文次序根据其研究主体的“历史位置”——即顺时序——编排。“译学新芽”栏目主要刊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每两年主办一次之“书写中国翻译史——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中较优秀论文,也收录年轻学者的著作;本期所选文章,其中两篇来自第三届的研讨会(2008年)。“外国翻译史论文选译”栏目旨在介绍外国翻译史研究成果,每辑刊登三至四篇。 《翻译史研究》筹划至出版历时差不多两年,但仍难免错漏,恳请各方大家指正。 另外,《翻译史研究》园地公开,企盼慷慨赐稿,详情请参阅本辑末征稿启事。 -
语言与翻译的政治
本书是一部关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论文集,以理论形式出现。本书包括米歇尔·福柯、沃洛希洛夫、贝尔·胡克斯、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刘禾、伽亚特里·斯皮瓦克、谢莉·西蒙、劳伦斯·韦努蒂八位作者的八篇文章。福柯在他的短文中以浓缩的形式提出了他在几部主要著作中所讨论的语言的基本问题。刘禾的论文讨论了中国现代翻译中语词的功能问题。斯皮瓦克是在女性书写的前提下讨论翻译的,这使她比福柯更接近了翻译的政治所具有的复杂内涵,把翻译的问题推向了更为广阔的视域。翻译的政治性存在于它的多重张力与现实政治张力之间的不简单对等关系之中,而并非存在于主流话语的边缘地带。希望对于本书的阅读有可能引出这样的问题,即翻译对于我们,是否有可能意味着新的文化立场的建构。 -
“边境”之南
本书在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中考察中国在1949-1999年间对拉丁美洲文学的翻译与接受,关注这一过程中翻译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揭示翻译与接受过程中的种种误读与错位、改写与挪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照当代中国的文学与历史。书分五部分: 近现代对拉美文学的零星翻译;1950-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拉美文学翻译机制的建立;1980年代研究"魔幻现实主义" 的拉美文学热;1990年代以博尔赫斯为代表的后现代作家的译介;结语归纳前述历史过程中体现的中国自身文化定位与世界视野的变迁。 作者力图避免将翻译与政治、文学与政治相对立的研究思路,尤其警惕不加反省地移植"操控"理论观照本土翻译历史。相反,本书通过细密的历史考察,再现翻译与政治之间的复杂联结,并试图在新的历史语境中恢复翻译/文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可能性。当第三世界/南半球在中国视野中渐次消隐,当全球范围内财富疆界(南/北)渐次清晰时,重提一种第三世界/南半球文学,反观它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历史,再现中国与拉美/第三世界之间曾经紧密的政治/文化关系,这无疑是出于某种恢复完整的世界视野、探索多样性的未来道路的一种自觉努力,亦是作者希望在学术写作中带入的一种现实情怀。 -
翻譯的技巧
-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是翻译学的入门教材,广获欧美高等院校采用。全书综览现当代重要的翻译学说,加以阐释和评议,更辅以逾八种语言的文本为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