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逼city
高密度生活是香港的文化特色,誘人的不單是百多年來香港催生了的形形式式高密度建築,還有香港人在擁擠空間內如何有機地在建築和生活上,作出活潑多姿的回應本書結集了幾位對這文化現象有獨特見解的建築師探討香港高密度生活的種種文化現象. -
和式住居哲學
人的一生可以說是在一個個如“容器”般的空間中,及往來於個個空間中渡過的。是否你也曾思索是怎樣的空間呈裝了你以及你的生命呢?一般人們大概只會在異國旅途中發現“看不慣”的各式建築時,才會有一番新體悟吧! 但從時間的縱軸來看,今日的住宅與周遭環境劇烈地變化,尤其近數十年來。 而就拿以木造住宅為主的日本,是否更加鮮明強烈嗎?! 早期日本住宅並無如此劇烈的變化。古代日式住宅形式,與其他文明一般,都在自然與社會環境的限制下,不斷累積創意與功法,吸收外來文化元素,緩慢變動而定型。 然而,現代化後隨著工業蓬勃發展,日本人也引進了西式型態的住宅,對於住宅的看法也產生有了大幅度的變化。而今則仍呈現兩者並存且交融的發展模式。 無論哪個時代,住宅充分地反映該社會的現念與現象。就這個意義而言,住宅堪稱是該文化結晶。 然而住宅絕不只是生活的容器。當房屋變成安居的場所,就可讓心靈安頓,人們進而會它們付出情感,並於其中創意豐富的精神文化。文學、音樂、繪畫與雕刻等所有藝術,幾乎都是在豐富精神活動與生活之中的產物。 房子的居住者,建造者以及這些人所構成的社會,當一切都調整到最平衡的狀態時了,好的住宅建築因而誕生….住宅成為一種文化的重要表徵。 但住宅概念仍不斷地拓展中,而我們又將如何看待未來的住宅?透過了解日本人住宅的歷史,讓我們思考我們今日的住宅乃至未來需要的住宅…。 -
中日居住文化
作者以比较的手法对中国与日本的建筑,居住形式及造型样式进行研究解析,展现了两国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各处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
香港風格2
於 2005 年出版的《香港風格》是本地出版界的一件奇事。在沒有宣傳、沒有大量傳媒曝光下,這本大家都以為是深奧的城市建築為題的作品,在人傳人的口碑之下,至今出版了四版,銷量接近一萬本。2006 年,胡恩威再接再厲,出版《香港風格 2 ──消滅香港》,連同攝影師──人山人海創作人于逸堯,及多位作者,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鄭炳鴻、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許寶強、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邵健偉等,各自將自己對本地公共空間與建築的觀察、經驗和感情,化為文字與圖片,帶領讀者繼續尋找香港風格。本書分為消滅香港、消滅城市,消滅小販、消滅家庭,消滅生活,消滅藝術、規劃閱讀四個篇章,環繞城市組成的重要部分──舊區、街市、小販、公共房屋、公共藝術、商場等,探討目前香港城市規劃政策的弊病與結果。 -
光影交舞石頭記:
「我要我的建築優雅而自然地老去。」 也許,我們從沒想過建築可以是一個敘述體,一個療癒空間,重建歷史論述。 李伯斯金的建築作品,回歸地方、文化、族群、個人的歷史,聆聽石頭的聲音,講述流動的時間故事。傾斜的地板、不成直角的牆角、圓弧的屋頂、偎著罅隙透現的光、無盡反射折射的水晶體,沒有一個空間不讓人駐足反思──從刻滿世代傷痕與哀悼氣氛的猶太博物館,到垂垂老矣的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旁的螺旋體,拆解衝突本質的帝國戰爭博物館,重現畫家密閉幽室的努斯包姆美術館,乃至世貿重建案中呼應自由女神火炬的「自由塔」,將雙塔崩塌時刻凝結的「光之楔」。 本書除了闡述建築師自己的創作理念,更穿插他對生命、家族、文化根源及對建築這個行業的省思。讀者被感性、詩意的文字綿密包裹之際,無意中或許會找到猶太博物館中那扇不存在的門。這不只是一本建築師的回憶錄。 -
屋頂上的石斛蘭
「921 災後重建與邵族的社區重建提供了謝英俊建築實踐展現的舞台,這是當前台灣的建築工作者的另類實踐之一。固然,謝英俊的主張還需在實踐過程中逐步改善,他提供的營造過程與原住民之間的互動可以改善得讓使用者有更細緻的表達機會,他堅持的建築構造工藝(architectonic)所獲致的空間文化形式也可以更容易為原住民認同,容許更豐富的想像……;但是,謝英俊的建築實踐仍然重重地敲擊著主流建築學院習以為常的價值,與他們諸多未經檢驗的粗暴專業成見。」──夏鑄九「謝英俊做的不只是所謂災區重建工作,而是推動一場環境革命。這樣說,倒不是從社會意義去看……。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位禿了頭的中年建築師,仍滿懷浪漫地從他所設計的房屋,兀自形塑出一尊住屋者的主體。」──王墨林文 緣起: 鄒族的 Kuba(即聚會所),屋頂上開了美麗幽靜的石斛蘭,就著傳統茅草屋頂,風來輕搖,雨來含潤,光照於是綻放,完全不用人工澆水不像溫室花朵需要特殊技術照料。屋簷下的空間亦因蘭花陰涼許多,並形塑一方地景美色。石斛蘭以其強盛生命力象徵鄒族群力量的興旺,鄒人遇重要祭典時,才更換屋頂上時久失修的茅草與石斛蘭。 植物和天然的地景、自然材質的房屋,遠山近水,當然還有生活於屋下的人們相取所需,構成一處奧妙的有機園地,「文化」、「儀式」相應「自然」而生。一切自然生成,取諸自然,用諸自然。 協力造屋推動的綠建築,在地生產自給自足的用材,以及因應地方(如原住民文化/地方材質)特色的呈現,就像屋頂上的石斛蘭和居民和大自然間的關係,故名之。 謝英俊帶領的第三建築工作室,從南投「邵族安置社區」開始,再擴及災區的「家屋重建」工作,用以工代賑的方式,推動協/自力造屋。此舉突破了現代建築潮流的思維模式,超越「純建築」的偏狹視野,並將建築興建行為推向社會運動,推向人類學領域,推向綠色的、永續的、族群文化多樣性的前衛領域。 但是一般人甚至許多專業者對此仍有困惑:謝英俊究竟在做什麼。本書邀請建築評論家阮慶岳和謝英俊建築師以書信對話,兩人筆觸時而激情時而溫婉,糅雜生活經驗形為機妙有趣的記錄。以建築之眼觀照創作形體與技術,借哲學為文梳爬紛陳理念,以與自然同情之心印證協力造屋的最終關懷。十二封書信往來,嘗試揭開、逼視、進入建築師心之所在。 同時收錄兩場對談(徐明松V.S.阮慶岳/王增榮+謝英俊+阮慶岳)與夏鑄九、王墨林、鄭空空的專文。書末附錄完整〈第三建築工作室之921大事記〉,試圖提供更多了解協/自力造屋的面向,並深入思考我們的居所、社會、制度,以及所有城市規畫裡的未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