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剧作选——今天全部停止
本辑《单读》邀请戏剧编剧、导演陈思安担任特约编辑,首次引进、完整出版四部国外当代青年剧作者剧本:瑞士剧作家马蒂厄·贝尔托莱的《豪华,宁静》、英国剧作家艾玛·克劳的《缝纫小组》、英国剧作家阿里斯戴尔·麦克道尔的《X》和美国剧作家山姆·马克斯的《鸡笼》。
新世纪以来,新一代青年剧作家带着全新的问题意识,尝试革新戏剧文本写作的结构形式、语言风格、人物特性,创作了一批反常规的独特剧作。单读遴选了其中四部剧作,呈现最前沿的戏剧实践,革新对戏剧的想象。
这四部剧作以批判的眼光正视真实生活,回应我们今天共同面临的困境:“死亡”与“自杀”之辩;高速发展的科技生活与普通人基本情感需求之间的对冲及相互改变;人类征服太空的渴望与故土覆灭的反思;个人成长与性别认同过程中难以摆脱的外部精神控制与个体内在的争斗。
本辑《单读》还收录了范西聚焦剧场的摄影作品,陈以侃为汤姆·斯托帕德撰写的评论,续写戏剧(剧场)的魅力;金特的小说、巫昂的随笔、毕晓的评论,延续本辑对于今天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的探讨。
-
作为哲学家的尼采
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广泛的阅读,也几乎没有哪位哲学家像尼采那样受到普遍的误解。当丹托的经典尼采研究在1965年首次出版时,许多人将尼采视为一位才华横溢却又难以捉摸的思想家。然而,丹托呈现了一幅极为不同的画像,他认为,尼采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融贯的哲学,这种哲学超前思考了众多界定当代哲学的问题。丹托清晰而又富有洞察力的评述,有助于将尼采正式当作一位哲学家,并进而阐明尼采作品中的精妙之处,以及他对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巨大贡献。
本书自20世纪60年代出版,再版多次,作者还在后续的再版版本中以“后续文本”的形式补充了5篇论文,持续不断地补充尼采研究的最新内容,而且对那些持续污名化尼采智识声誉的误解做出了回应。这些论文还思考了尼采的特定作品(包括《人性的,太人性的》与《论道德的谱系》),以及这位作为哲学家的艺术家的形而上学和语义虚无主义。
丹托以高超的技巧与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潜藏于尼采纷繁复杂的谜团之下的重要线索,并将这些线索梳理为一种模式。
——《纽约时报书评》
-
中国印刷史新论
研究印刷史,以前基本是史料学范畴,注重文献记载研究,对涉及诸多概念,多不深究语义,也少辨析清理。艾俊川开出版史研究新风,关注书籍实物,从技术角度切入,注重对印刷过程中物质载体的研究。本稿汇集了作者关于出版印刷研究的30篇论文。本稿虽是论文集,但以活字和印刷为主线,肌理分明地勾勒出了泥活字、铜活字、锡活字及铅印、石印等的应用及其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从印刷术起源研究到近现代,基本贯通了中国印刷史。
本稿对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贡献有二:一是清理了概念,对一些重要问题和印刷品重新认识;二是创新了方法,找到通过书本实物还原印刷技术的各种标志性特征。
-
无时序的世界
◎ 编辑推荐
1986年,叶锦添得到徐克青睐,出任《英雄本色》的执行美术,
由此步入美术与服装设计领域。
从《胭脂扣》到《卧虎藏龙》,
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
直至万茜主演舞台剧《倾城之恋》……
叶锦添塑造了 “太平公主”“玉娇龙” “白流苏”等一系列经典人物造型,
同时开启了独树一帜的艺术设计风格。
他是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的首位华人艺术家;
也是深受吴宇森、林怀民、李安、李少红、赖声川等人推崇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诠释者。
“叶锦添的创作是感觉的艺术,也是人的艺术。许多时候他都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感受,然后付诸设计。故他的作品每每能从精雕细琢之中令观者欣赏到美的喜悦,从实感之中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馨。”
——吴宇森
★ 叶锦添最新艺术随笔集,呈现三十五年的创作之路,勾勒出一部融合经验与反思的个人艺术史,一个华丽流转的美学世界。
本书是叶锦添三十五年个人艺术探索与思想聚合的整体展现,他从个人的创作经验出发,大胆融合东西方元素,贯通古典美与当代感,形成了独特的 “新东方主义美学”风格,影响着全球对东方艺术之美的理解。
★ 从艺术家的角度看世界,诠释从传统与文化中获取灵感、生发创意的方法。
叶锦添以思辨的笔触,探析艺术创作之源,捕捉孕育于文化中的灵感:东伦敦的叛逆、香港的矛盾与现代性,桃花源的古典意象、爱因斯坦的现代世界观,费里尼诠释虚幻之物的方法、李安所塑造的“自我第一”的视觉……重写古典,融汇现代。正式基于深厚的人文内容,《英雄本色》《大明宫词》《卧虎藏龙》等作品中的造型及艺术风格才得以成为一代经典。
“我的兴趣是重新去感受这个东西的出处在哪里,怎么样可以找到这个源头,并把它确立起来,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 融会贯通不同的艺术形式,创造新的艺术语言,为所有人打造交流畅达无碍的艺术公共空间。
“世界上有一种全人类共通的交流方式,就是艺术。”叶锦添的创作囊括服装、舞台、电影美术、视觉艺术等多元领域,一直在寻找新的艺术语言,现代舞、环境剧场、京剧、昆曲、日本艺伎表演、韩国唱剧、非洲鼓乐……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艺术元素丰富着他的表达,塑造了丰富的内容层次与开放空间,让人与人的沟通借由艺术通达无阻。
★ 艺术性典藏设计,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感受。
里外封设计。封面选用演员万茜在叶锦添全新舞台剧《倾城之恋》的剧照。内文收入大量精美震撼的图片,其中大部分是他亲自拍摄,更有难得一见的手绘稿,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具有各类作品的色彩、造型、质感,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内容简介
1986年,叶锦添得到徐克青睐,出任《英雄本色》的执行美术,由此步入美术与服装设计领域。从《胭脂扣》到《卧虎藏龙》,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直至新作舞台剧《倾城之恋》……叶锦添塑造了 “太平公主”“玉娇龙” “白流苏”等一系列经典人物造型,同时开启了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
他是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的首位华人艺术家;也是深受吴宇森、林怀民、李安、李少红、赖声川等人推崇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诠释者。
本书是叶锦添的全新艺术随笔集,囊括他在服装、舞台、电影美术、视觉艺术、当代艺术创作等多元领域的美学观点与实践层面的探索,诠释了独树一帜的艺术主张,以及从传统与文化中生发创意的方法。贯穿于其中的,是他对于时空、未来、科技、人与周围及自身关系的哲学式思考。
他承袭了讲求意境的中国审美传统,游走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美感之间,以充满创意与可能性,流美华丽的表达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富有东方诗意的艺术世界。
◎名人推荐
叶锦添的创作是感觉的艺术,也是人的艺术。许多时候他都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感受,然后付诸设计。故他的作品每每能从精雕细琢之中令观者欣赏到美的喜悦,从实感之中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馨。
——吴宇森
叶锦添的舞台服装与造型极出色,艳丽夺目。基本上是“加法”,布料头饰富丽细致地叠上去,大处小节充满精心巧思,他为汉唐乐府设计的服装,为《醮》和《楼兰女》设计的造型都是台湾舞台的经典。
——林怀民
与我合作的美术指导中,他是最勤于跟我作抽象沟通的一位,这对导演有时是一种挑战,却又是很大的启发。这种特质使他成为我良好的切磋对象,尤其是通过困苦的《卧虎藏龙》一片的制作,他成为我少数“务虚”的知交。
——李安
叶锦添带给我的冲击不只是所谓唯美的服饰,而是一种欣赏习惯。一个开放的美学思想。因为他的思想就是狂放的,无拘无束的。
——李少红
跟叶锦添合作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看到自己的戏剧理想,通过服装就能够展示出来,感到神奇!我们合作的《如梦之梦》中,叶老师帮戏设计了四百多套服装,除了主角最绚丽的旗袍、洋装、燕尾服,还有一般路人所穿的一切服装。这让惊讶,也让我敬佩。敬佩的不只是敬业精神和工作能量,更是他对不同时代的了解,对每一个角色的了解,对人性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深度理解。
——赖声川
-
情境中的知识
【内容简介】
《情境中的知识:表征、社群与文化》提出了一种知识的社会心理路径,将知识生产置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分析。作者提出,表征是所有知识的基础,是自我、他者和客体世界的相互关系。表征的发生、发展和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是理解知识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之间的联系的关键。表征为知识的多元性提供了解释,并且将认识的理性向超越认识论的符号与社会逻辑领域敞开。
本书对社会心理领域有重要贡献,可作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抑或文化研究领域专业人员,以及对知识表征研究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论著。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吸引人的、有学养的、具有高度原创性的著作。作者为理解日常文化中的知识动力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书中尤其强调社会表征这一概念,对知识动力这一社会心理学的关键议题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分析。本书也对影响我们生活的经历提供了深入的解读和洞识。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
当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群氓的狂欢》作者
本书在诸多意义上都堪称一部佳作,写作思路极其清晰。
——杰拉尔德•杜维恩(Gerard Duveen)
剑桥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部前主任
本书视野广阔、旁征博引、写作精彩,是一部深刻的心理学作品。该书涵盖了诸多发展和社会理论,论述富有见地与智识,并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切入莫斯科维奇的思想,将之与更广泛的理智传统相联系。我认为本书可与那些必读的经典作品相媲美,让我们有可能管窥心理学可以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但又经常不是怎样的。
——约瑟夫•格利克(Joseph Glick)
纽约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
-
新闻的发明
早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就渴望信息。在前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谈话、八卦、庆祝活动、布道和公告来收集和分享新闻。印刷时代催生了小册子、期刊和最早的新闻纸,将新闻社区从地方扩展到世界。本书追踪了1400年到1800年四个世纪以来多个欧洲国家的新闻史,展示了控制新闻的力量,新闻在政治、宗教改革和社会事件中的角色,新闻的娱乐性和时效性,记者的可信度,以及人们在推开新闻的世界之窗后发生的改变。
今天,在一个被信息淹没的时代,人们如何在这种信息规模中相互沟通?读者或将在书中得到新的思考。本书荣获2015年哈佛大学金匠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