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人教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
比起追求「小確幸」,「滿足」才是人人渴求的終極目標。 被譽為「生活最美好的國家」,究竟挪威人怎麼過生活?怎樣很滿足? 超時工作:你一周加班幾天?挪威上班族平均下班時間是下午四點,只有3%的人曾經超時工作。 零存款:大多數的挪威人是月光族甚至貸款族,但他們絲毫不擔心老年生活。 二手貨:比起名牌精品,到二手商店挖寶才是挪威人真正感興趣的事。 度假小木屋:在山林、峽谷的簡樸小木屋中度過長假,與大自然親近,在挪威是普遍至極的全民運動。 慢食:挪威人每周至少安排一頓長達數小時的「慢食大餐」犒賞自己,並且是「親自下廚」。 食品衛生:挪威衛生局的稽察員簡直無所不在,民眾根本無須為餐廳是否衛生提心吊膽。 平民政治人物:在路上與總理擦身而過,或和國會副議長搭到同班公車,稀鬆平常,政治人物也過著平民生活。 生活至上:在書店看不到投資理財或成功學的書,架上盡是生活居家類書籍雜誌,比起工作成就,挪威人更在意家庭及生活品質。 超脫兩國國情、東西文化背景的障礙,讓我們順利走入最核心的位置,去評價挪威人的性格、價值觀、思維體系、行為模式……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我們還可能因此挖掘出「滿足人生」的別義。 在距離台灣一萬零五百公里距離的挪威,這裡是多次被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評選為全球最適合人居住的國家;二○一○年也曾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受封為「生活最美好國家」,挪威的國民年所得將近九萬美元,約為台灣的五倍,有八十六%的挪威人滿意自己的生活。 這個眾人眼中的美好烏托邦社會,究竟什麼原因得以擁有富強國力及幸福國民?作者李濠仲透過在地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以具體、臨場感的故事介紹北歐式的價值觀,為讀者提供人人為之嚮往的社會圖像,從中解讀挪威人幸福感的來源。過程中,我們將發現許多有別於東方社會的態度和觀念,又或者意外藉由這座遙遠的王國,投射出曾經讓我們感到幸福,卻不慎遺忘的生活方式。挪威式的生活標準,對我們來說,未必高不可攀,而且其中說不定有著更符合我們所需的人生樂趣。 -
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
从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开始,知识分子在中国就一直处在国之栋梁和酸腐书生的两极摇摆中。民国至今的百年间,知识分子群体经历了从群星灿烂到集体失语,再到众声喧哗的巨变。当下中国,大师罕见而公知名污,知识分子处在上难达高层、下难抵民意的尴尬语境。 周国平、杜维明、许纪霖、杨奎松、谢泳、马勇、雷颐、西川、周濂……10多位当代极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直抒胸臆,对于从屈原开始的知识分子定位,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及其内在的精神追求,士族的没落和传统继承问题,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各种力量的影响,当下的发声环境、话语权,新媒体、自媒体的冲击,以及公众对“公知”的妖魔化等各种大众关注的问题,一一提出了自己的回答和反思。作为最有话语影响力的这个群体,他们的思考和声音值得被重视。 -
形成中的学科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我们自己的学科图谱具有坚固不移的跨文化性。就这一假设的形成而言,全世界高等教育的结构充当了它的某个推动因素。《形成中的学科》在论及人类行为的八大领域时,对此观点做了挑战,这八大领域即哲学、数学、历史学、医学、艺术学、法学、宗教学和科学。劳埃德将注意力集中在历史和跨文化材料上,它们阐明了各学科在不同时期、不同文明中得以构建起来、得到界定的不同方式,尤其是在古希腊和中国。它们还阐明了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当怎样进行理解,特别是在不同学科宣称享有霸权地位之时(这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曾发生在哲学、历史学、宗教学和科学身上)。劳埃德还探索了精英所扮演的角色,无论是积极(在他们推动学科专业化的时候)还是消极(在他们收紧准入条件,坚持让人们遵从既定规则、概念、做法从而阻碍了进一步创新的时候)的角色。 -
在古老的土地上
这是两位身处埃及的印度人的故事。一位是12世纪的奴隶,另一位是社会人类学者和作家阿米塔夫·高希——他偶然从奴隶主人的信件里发现了这名奴隶的存在。在这个生活于数百年前的陌生人身上,高希感受到了难以名状的熟悉感。于是,他决定动身前往埃及的一个小村庄,探寻这名奴隶的故事。 -
女人与女红
在《女人与女红》一书中,作者托马斯•莱希涅夫斯基带领我们纵览艺术史中以女红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数百年来,手拿针线的女人们一直是激发艺术家热情和创造力的题材之一,表现形式也变化丰富。从这些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富家千金或出身贫寒,不论是圣经里的女性形象或是罗马神话中的女神,无论是质朴的农妇或是卖弄风情的风尘女子,还有职业女性以及在假日研习刺绣的妇女,她们手中都放不下针和线。不管什么时代,她们在织布机旁工作,或是纺羊毛、编结花边、缝纫、补缀、刺绣和钩织。画家们不仅捕捉到她们在做女红时的神情与情感,还描绘了这些女人的社交生活。 本书收录的艺术作品力求凸显细节,将读者带入过去几百年的女性日常生活场景之中。艺术史学家、纺织史专家托马斯•莱希涅夫斯基将这些画作内在的关联性摘出来,用一种直观的方式说明其中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意义。不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是否已经丧失了女红的传统,这本书丰富多样的名画可以帮助读者重回旧时光,那就是:女人的手中紧握着针和线! -
叛逆国度
《叛逆国度》一书中,作者批判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统治着西方政治议题的“反文化意识形态”。所谓的“反文化运动”,无论是反全球化运动、女权主义,还是环保主义,都不仅未能抵抗或阻止消费主义大潮,反而令它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