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
从舶来品到国民料理,从劳动人民的主食到风靡全球的日本标签
一碗拉面的成名,现代日本的进化论
•以原料窥测国际局势
面粉、肉类、汤头,美国占领输入大麦,为绝望与饥饿的战后日本带来新生
•以制作透视文化象征
手作、慢食、在地特色,借禅意和风去中国化并抵抗西化,诠释传统,重述历史记忆
•以消费推理身份认同
果腹、速食、潮流料理,新新食客和多种经营折射社会之变,走向世界,再造“日本”
《拉面》是一部以食物为切口探究日本社会变迁的研究性著作。醇厚、咸香、暖和的热汤拉面于19世纪末引进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城市化发展而被视为具有阶级色彩的大众食物。而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拉面已成为了风靡全球的日本饮食标签。本书将拉面的逐步流行归因于全球语境下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借助近年解密的战后美国政府档案,及电影、漫画、电视节目、流行文学等多样化的日本历史材料,索尔特揭示了地缘政治局势演变和经济发展、媒体舆论、消费主义对社会生活及饮食的密切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上,很多中华事物传播到日本,经过文化的适应和岁月的洗礼,最后成长为“日本文化”的标签。现在,“拉面”出现在这份文化清单里,面向世界成为现代日本“软实力”的象征。《拉面》不仅仅是一部出色的食物社会学分析,还揭示了许多日本社会和文化中不为我们所知的秘密。
——李永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不论是日本饮食与流行文化的资深爱好者、初级入门者或研究者,本书绝对是一本精彩的拉面世界指南。
——Samuel H. Yamashita,加州波莫纳大学历史系教授
索尔特通过精彩的研究,让我们知道美国外交政策在拉面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让世人知道拉面是如何从日本工人的主食升级为国家料理,进而在和风西渐的潮流中站立在最前线。
——Eric C. Rath,堪萨斯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一道来自中国的汤面的传奇:从战后美军占领的大麦输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到70年代的推广,80、90年代的国家狂热;从拉面名店与拉面博物馆风行,到21世纪全世界对拉面和日本文化的拥抱。
——《纽约客》
-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时代,“唐”也成为中国人或中国文化的“代称”。日本正仓院,除中国外收藏唐代文物最著名的机构。正仓院的唐代文物不同于考古出土品,均为传世品保留至今。并且文物规格很高,品相完好,其完整、精美程度是出土文物不可比拟的。因此正仓院备受日本当地及中国研究者、爱好者的关注。可以说,正仓院反映了大唐“最真实”的样子。
从2012年起,每年秋天,扬之水先生都会赶赴正仓院,她被誉为“新一代名物学开创者”。她将赴正仓院看展看成是一次次“约会”,正如她书中所说:“京城的银杏树黄了,京都的枫叶红了,便是与正仓院约会的花信,于是带着唐人故事走进正仓院。”七次“约会”之后,她将所见唐代宝物与生活史的细节以及诗歌对应的物事结合起来,十年后写成了这本书。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全书共分八个篇章,均为扬之水七赴奈良正仓院观展所得,另附录一篇与正仓院文物工艺相关的文章。她以细腻的文笔,记录在展厅观看到的点点滴滴,古琴、古镜、文房用具、香炉、棋盘、金银首饰……以一贯的严谨考证,结合诗词文献、考古材料及图像资料,带着我们品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还原历史的原貌,呈现唐人的生活。
-
鱼米之乡
中国人的雅致饮食文化, 在江南的餐桌上,追溯中国传统风度。
10余年前,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爱上了江南和这里卓绝的美食文化,和她对四川的热恋一样炽热。接下来的多年中,她常常回到这里,寻访专业厨师、民间高手、路边摊的美食“扫地僧”和乡野农人,记录故事、学习菜肴、品尝人间至味。
在这片北至扬州、南至杭州、东至上海、西至南京的区域里,扶霞将多年来对江南饮食文化的观察与探索集结一册:从江南菜小史到当地人文风貌,从饮食习惯、烹饪特点到美食掌故,狮子头、桂花糖藕、四喜烤麸、西湖醋鱼、水晶肴肉、素响油鳝丝、腌笃鲜……150余道经典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法,精巧雅致、包容平和,传统精髓被不动声色地安放于饮食文化和历史之中。
江南忆,最忆是此味。这是一次重新了解中国物产和人文的美食之旅,是对那些古老故事与传统菜肴的回望,也将成为通向未来的探索。
★在江南餐桌上,追溯中国人的雅致饮食文化。在世界的视角下,再发现中国江南味道。英国美食作家扶霞探访中国江南地区饮食重镇,讲述广义上的“江南菜”,包括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南部和上海的传统菜肴,寻觅饮食背后的城市历史与人文风貌,找回来自中国美食中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不仅有精 致的烹调方法,更是中国饮食美学的浓缩呈现。
★收录150道经典江南菜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法,汇集来自乡野民间的珍贵内容。扶霞历时数年,出江河湖海,下村野田间,寻访江南专业厨师、民间高手与乡野农人,记录下具有特色的菜肴与秘谱。有常见的红烧肉、盐水鸭、叫花鸡、龙井虾仁、响油鳝丝,有地道的绍兴醉鸡、镇江水晶肴肉、冰糖元蹄、素蟹粉,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八宝葫芦鸭、松鼠鱼、三丝卷……还原淡雅温和的江南本味。
★兼具实操性与可读性的美食读本。食谱经过扶霞本人亲自验证与实践,将调料的计量精确化,摒弃多数菜谱中“少量”“适量”的说法,且内文进行中国化处理,将英文版中的部分食材替换为中国更常见的种类,更具实操性。
★斩获多项国际奖项,备受赞誉。获得英国美食作家协会年度食谱奖,安德烈·西蒙食品图书奖(Andre Simon),入围詹姆斯·比尔德基金会国际奖,2017年IACP国际奖等多项大奖。
★多方联合推荐。特邀中国烹饪大师胡忠英审定,纪录片《风味人间》总顾问陈立教授作序推荐,陈晓卿等10余位国内美食类意见领袖、作家联合推荐。
-
物·画·影
◆ 编辑推荐
·
美术史家巫鸿全新力作
一场跟随穿衣镜的时空漫游
崭新视角串联奢侈品、绘画和影像
聚焦全球贸易流通中关于镜像的视觉想象与艺术创造
·
◆ 内容简介
·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
从怡红院到养心殿,镜屏如何引发中国人关于真与 幻的文学和艺术想象?
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从程式到主体,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
有座架、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并通过跨国贸易在世界上流通,物品、绘画和摄影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起来。帝王、艺术家、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构建出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
·
◆ 专业评论
·
在巫鸿的研究里,穿衣镜这一不为传统艺术史关注的器具获得了新的生命,它的“物”与“像”串联起世界贸易、新的再现媒介和现代人多元化的自我表达方式,同时也对艺术史的叙事本身提出新的要求。
——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他的著作打破了按照材质分类,按照西方概念讲述中国故事的传统,从基本结构上改变了西方中国美术史传统写作的范式,正在构成一种具有历史关怀的、生动新鲜的叙事。不仅如此,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学者甚至在对世界范围内整个美术史学科的走向产生重要的作用。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巫鸿教授有关中国美术的相关研究,跨越上古与中古时期的墓葬美术、宗教美术与传世书画艺术,兼及史前时代的玉器文化与当代实验艺术,其开拓领域之广、研究力度之深,可谓前所未见。他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当代人类学的思维与视角,创造性地将绘画、雕塑、器物与建筑有机整合为一体,从而发展出一套适用于美术史学科的、能够打通微观研究和宏观叙事的“中层研究”方法论体系,使图像、器物与建筑空间的研究能够与人和时代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相联通。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教授、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
巫鸿并未把艺术品作为多样而变化中的世界观的图解。相反,艺术品在他手里成为了历史中的演员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历史的标志物。
——伊万兰•卜阿(Yve-Alain Bois,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前系主任,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
巫鸿希望的,是通过分析美术材料本身找到一条可以跟随的线路,寻找视觉材料内在的演变路径。换句话说,也就是把美术演变的轨迹从这些概念中剥离出来,在美术中说明一个精神性的“中国”。
——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
他在方法论上兼具中国传统美术史和美国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优点,重视人类学和美术学的跨学科融通,并且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方法论。
——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
巫鸿先生在解读中国画史名迹时不仅注意重新审视传统的读画方式和内容实质,还充分注意到绘画媒介形式的物质性特征,将绘画置于一种由创作者、观赏者共同参与动态过程,从而丰富和提升了鉴赏这幅名画的内涵和意义。
——赫俊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
◆ 媒体评论
·
巫鸿认为作为处理历史材料的研究者,终能够改变西方中心格局、建立全球性美术史的途径并不是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推演出一套理论话语,而是通过对于历史的具体的作品,通过考古材料,通过历史上的书写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提炼出多元性的美术史的概念和叙事方式。
——雅昌艺术网
·
巫鸿是一个有着特定的视角和兴趣,并将这种视角和兴趣沿用到极为多元的研究对象之中的学者。
——《燃点》
·
在如今更趋多样化的美国学界,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可谓是活跃的一个中国艺术学者。他的研究领域跨越了古代与现当代的壁垒,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贯穿始终并互为借鉴。
——《艺术新闻(中文版)》
-
街角食界
嗨,你点的全球小吃套餐到了,快来取!——
集美味、人味、文化味于一身的全球街头小吃套餐,最是人间值得事!
••••••••••••••••••••••
殳俏(悦食中国创始人、作家、编剧)、Pan小月(前下厨房App内容主编、美食博主)、野食小哥(B站百大美食Up主)联袂推荐!!
••••••••••••••••••••••
✌ 中文世界首部街头小吃摄影集!法国“食神”震撼巨作!作品全球销量超200万册、“每10秒就卖出1本”!
★ 法语世界 家喻户晓的“食神”,比肩日本的二郎(二郎寿司)、中国的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美国的M.F.K费雪(《写给牡蛎的情书》)、英国的戈登·拉姆齐(《地狱厨房》)!
✌ 跨多界美食家,出版近百部与食物相关的作品!法国官方电视台、《嘉人》《名利场》《外滩画报》多次报道!
★ “美食也是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它能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宗教、经济和艺术。”——让-弗朗索瓦·马莱
✌ 15年走遍世界60多个珍奇角落、近400幅超清食物×食客×街头小贩特写诱惑双眼!
◤从东京到曼谷,从哥本哈根到罗德里格斯岛,从索维拉到瓦哈卡,从塔希提岛到伊斯坦布尔……筑地鱼市的金枪鱼汤底荞麦面、曼谷街边的最强炒饭、挑着扁担游走的越南粉摊、塔希提岛神秘炉灶的烤物、墨西哥亡灵节墓地旁售卖的神秘食物、摩洛哥古巷深处的塔吉锅、滋味清奇的秘鲁“老虎奶”……◢
✌ 384页全彩考究印刷✚MOOK般的阅读体验✚特别附赠75道绝品心动食谱小册子 !舌尖在跳舞!
✌ 认识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走上街头!远离精致摆拍!反对口味均一!真实呈现30多个国家及地区独特的文化认同&人间烟火!
★ 无滤镜纪实背后是真实的人生百味和生活艺术,堪称图片版《街头绝味》&《人生一串》!
✌ 献给每一个曾被街头小吃治愈过的人!向平凡致敬!人间很值得!!!
————————
【内容简介】
街头小吃堪称城市之魂。
在这个压力爆棚的星球,街头小吃以最简单直接的形式给每个人以脱缰欢呼的治愈,构成每一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
无论是露天市场,还是街边小摊,认识一个国家的最好方式,就是走上街头。
作为一种生活艺术和古老传统,街头小吃不同于口味标准化的快餐,代表着强烈的文化认同。
通过享誉全球的百万册畅销书作者、米其林大厨和美食作家让-弗朗索瓦·马莱的镜头,见证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城市的近400幅引人注目的人物、街景和食物照片,记录全球街头美食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其背后的异域风情和人情冷暖,犹如品尝美味一般教人好奇、沉溺、深陷其中。
••••••••••••••••••••••
还等什么,赶快开启这场街头美食文化盛宴吧!!!
-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 一桩桩扑朔迷离的丝路“奇案”——汉墓中为何出现草原耳环?北周将军为何青睐希腊神话?非洲修道院为何藏有中亚古钱币?风水符箓和占星术书为何现身于偏远的敦煌古城?“破案”关键尽在十件古物中。
☆ 一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必备百科手册——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全方位解码丝路文化基因,既探明玻璃、丝绸、纸张、印刷等技术的发明与演变,也揭晓了各大陆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 一次千年前的全球化之旅——物与人的羁绊、人与人的牵连、千百次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同编织了一张跨域欧亚非的宏大“丝绸之网”。
☆ 一场丝绸之路的视觉盛宴——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生动还原古丝绸之路的奇丽风采。
◎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 专业推荐
没有一本书能像《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这样贴近丝路生活。
——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维米尔的帽子》作者
通过本书,魏泓再次向读者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杰出学者。该书展示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全面掌握,也体现了她从特殊到一般、从单个物品到整个研究领域,流畅叙说这一重要时期及其故事的能力。
——《中亚观察》
魏泓的新书是一个书写物质历史的绝佳范例。
——《亚洲研究》
没有人比魏泓更了解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通过对丝绸之路文物的广博且深入的研究,魏泓带领读者走向广阔时空中的各个角落。
—— 刘欣如,《世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