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造園論
「中國風」是流行於18世紀歐洲洛可可,以至浪漫主義之異國風尚氛圍下的一個藝術風格,但大多是未曾親臨中國的人士,對於真正中國藝術風格的一知半解與浮誇的展現。 威廉.錢伯斯有別於此,他早年目睹廣東建築與園林所做的圖文紀錄之整理出版,儼然被視為可以糾正「中國風」之視聽的權威。 威廉.錢伯斯的《東方造園論》也被當時之歐洲讀者這麼期待。此書為錢伯斯整合他早年親訪廣東園林的認識、參考當時歐洲人對於中國的園林及一般文明之見聞、漢學雜誌、西方的古典文獻、英國的園林美學文獻,以及他自己的看法,呈現出一個獨特的造園理論體系。 《東方造園論》廣泛影響歐陸中國風造園,誠為18世紀不朽文獻。 《東方造園論》呈現出一個獨特的造園理論體系,對於造園的水泉、花木、山石、路徑、建物、人物、鳥獸等安排,諸多巧思,逞其浪漫之想像,尤以四時安排,以及「愉悅」、「恐怖」、「驚奇」三景之描述最具特色。書中錢伯斯對於時下英國流行的地景式造園多所批評,視其如同自然草原一般平淡無趣;反之,他強調適度的藝術巧飾在造園的重要性,而中國園林是值得師法的對象。 《東方造園論》初版於1772年出現後,遭致來自地景式造園支持者的批評,因而於1773年再版此作,除了補強初版內容,還借用當時流行的文學偽裝手法,以刻在英國的一位華人陳哲卦的口吻,提出辯解,以為附篇。 本書完整翻譯注釋1773年版的《東方造園論》及陳哲卦辯解文,並且附上一篇導讀,對於錢伯斯生平事業、《東方造園論》出版的歷史與美學背景,以及錢伯斯的造園觀,做了深入剖析與介紹。 -
功利主义儒家
中国思想史这门学科的使命,乃在于潜心到过去的生存境遇下,考察古人的思维过程。田浩教授的这本成名作,在新发现的陈亮作品的支持下,具体探讨了陈亮思想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宋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参照着两位论辩对手的具体阅历及性格,展示了陈亮、朱熹间的“道德与事功”之辩,从而再现了中国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历史性。缘此,本书被汉学宗师史华兹推许为自己所读到的以西方语言叙述宋代儒学思想多种特征的最生动、最易理解的作品之一。 -
自我的他性
在《自我的他性》中,流心以华南某一沿海城市的商业实践逻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类人(官员、商人和小姐)作民族志描述,阐释他们所讲述的有关自我或他人的故事,从而揭示当代中国的自我结构。 本书的特色在于,进行以城市空间为分析对象的田野工作,或明或暗地对以村庄为分析对象的人类学研究的经典模式提出批判,民族志描述的焦点不再是人们的实际经验,而是他们讲述的故事。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革,在变革中,中国人的性格发生极大的变化,他们随时改变自己,甚至很容易就能在性格上变为另一个人,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自我的他性。 -
中国人的智慧
本书是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有关中国历史的文集,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宗教、思想等方面,是其研究的结晶。作为汉学家,谢和耐给予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他认为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自成体系,“由于它的幅员、地区和语言的不同,中国在全亚洲所起到的及受到的影响,和我们欧洲没有什么可比之处。”而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更利于人们去做比较研究。通过选择普遍性和双方都有的领域的比较,他论证出“文化间的差异是不同的历史路线的结果”。 -
亚洲概念史研究
“概念史”是指一种基于普遍观念来撰述历史的方式。从概念史的角度来看,概念由词语表出,但比词语有更广泛的意义;一定的社会、政治经验和意义积淀于特定的词语并被表征出来后,该词语便成为概念。概念史关注文本的语言和结构,通过对历史上主导概念的研究来揭示该时代的特征。作者们试图从东西比较的角度,考察西方概念如何被翻译为汉字概念,以及汉字圈内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概念的互动关系,由此揭示东亚圈内现代性的异同。 -
语录的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