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
一切对民国教育的叙事,都应该注意“活着的民国教育”,即在教育史上的意义,特别是对当下教育的影响。《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正是通过展现蔡元培、马相伯、鲁迅等8位先生在教育上的亲身诠释、梳理中国现代教育在1912─1937年26年间的发展路程,追慕远风,透析当下。作者认为,唯有如此,我们对民国教育的追溯和探索,才能对时下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有所补益,我们的读史,才能真正达到“以见知隐、以往知来”的目的。 现今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制是如何来的?是谁创办了第一所“育才”学校?新文化运动在教育方面的意义又是什么?女子争取平等教育又有着怎样艰辛的过程?……诸多问题,开卷即可解疑。 ----------------------- 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清华大学“终身校长”) 强国之道,不在强兵,而在强民。强民之道,唯在养成健全之个人。 ──蒋梦麟(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 民国时好多大学,好多教育家,好多大师,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两弹一星的院士、专家、数得出来的大师都是民国培养的,至少是民国培养的大师培养的。 ──许纪霖(著名史学家) 怀念民国不是怀旧,而是一种寻找。当我们回望民国的时候,是要寻找一种可以依赖的资源,一种可以依赖的本土资源,因为从晚清到民国的半个世纪当中,我们的前人立下了一些规范,创造了一些可以让我们今天重新接上的传统。 ──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 理解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必须关注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在我看来,知识的真正确立与有效传播,必须借助教育才能完成。所以,关心中国未来的读书人,都应该关心教育问题。……必须承认,从晚清到民国,很多人是抱着“教育救国”的观念来从事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对他们来说,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更是理想。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美育书简
-
西方教育思想史
教育思想是教育改革的灯塔。西方教育思想的广度与深度皆遥遥领先于东方。本书是作者精研西方教育著作的结晶,从公元前六世纪时“辩士”的教育思想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的当代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作者都一一深入剖析,并系统整理与评价,使读者真正领会西方历史上重要教育思想家的教育学说,对西方教育思想的演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教师、家长及社会大众有意识地改善教育方法,造就真正的人才。本书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
晚清学部研究
-
一种最佳体制
城市教育体制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制度之一,本书提供了一种对于其发展过程的重要解释。同时,本书搜集了这种制度的诸多参与者(农场儿童和工厂工人、教师和督学、黑人家长和精英改革者)的观点,也探讨了这种体制的成就和失败:对移民的成功同化,伴随着种族主义和阶级偏见;给某些人提供了机会,但对其他人却是永久的不公。 作者将他生动有趣、视野开阔的历史观置于一个广泛的崭新框架之中,他检视了那些形成美国教育体制之基础的政治和惰性、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他运用各种社会视角和分析方法,为读者阐明了教育从乡村转向城市的思维方式超过一个世纪的变革历程。 -
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根据涂尔干1904-1905年在巴黎大学开设的“法国中等教育史”课程整理而成,是史学界公认的社会史的开山之作。它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本书不仅把教育观念的演进与思想体系史融通起来,也与教育体制内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环环相扣,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