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本书是一个西方传教士对晚清福州社会历时14年的精密观察的结果;是西方汉学界推崇备至的中国人生活记录权威著作;是福州民俗文化的里程碑著作140年后绝世再现;是对福州民俗的历史轨迹全面重新审视。它被“美国各大学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视为经典”,“在西方很有影响,曾多次再版。” -
花甲忆记
丁韪良的《花甲忆记》是一部自传体的作品,它详实地记录了作者在华生活的头四十七年中的感受和他所观察到的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其独特的在华生活经历,丁韪良在漫长的岁月里扮演了各种身份不同的角色,接触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亲自参与或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他长期担任同文馆总教习的职务,跟总理衙门大臣们毗邻而居,朝夕相处,从内部观察到了中国的官场,因此对于大清王朝的腐朽和中国社会的落后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批判。但正如丁韪良自己在原书序言中所强调的那样,他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和历史,尤其是勤劳善良的普通老百姓的描述还是富有同情心的。他的回忆录无疑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
从利玛窦到汤若望
《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通过故事的叙述,将基督传入晚明中国的历史过程完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为西方汉学界这一领域研究的名著,它建立在严谨的学术研究基础上,所持立场亦较为客观公正。无论出于学术研究还是了解历史的需要,《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都值得一读。 -
往日琐事
《往日琐事:一位美国女传教士的中国记忆》是近代一位美国女传教士在华生活的回忆录。清朝末年。安娜,西沃德,普鲁伊特与丈夫相继到中国山东胶东地区从事传教工作。夫妇二人在华活动五十余年,携一干同仁身体力行,广为布道。此书即安娜亲身经历之记录,文字朴实,叙事诙谐,配以稀有老照片若干,怀乡恋土之情溢于言表。虽为一家之言,却不失为观察近代西方教会、中外关系乃至中国社会一份难得的真实写照。 出版说明/1 作者的话/1 一 黄县教区 地点与时间/3 方式与原因/10 奢侈的生活/17 众多的困难/21 夏天的烦恼/26 教会的大事/28 二 敞开大门 播种于沃土/35 教徒的婚礼/40 资金与运送/42 中国的家庭/46 麻风病患者/53 讲究好礼仪/55 感恩的日子/62 希望与欣喜/65 新传教士们/67 三 事业进展 黄县的教徒/73 北沟的故事/79 支援与死别/83 平度的迫害/85 欢欣与遗憾/87 发展与分裂/89 去上庄访问/93 更多的感激/95 学校的开创/99 我们的医疗/101 四 战争见闻 日本的进攻/107 挂起星条旗/112 躲过了灾难/116 前进和发展/120 好人与坏人/123 夏季的旅行/126 特殊的问题/127 祈祷的体验/129 男孩的学校/132 生存与死亡/134 五 重大转变 青岛的开埠/139 暗淡的低谷/141 义和团员们/146 神保佑信徒/162 苦尽甜又来/163 相聚在黄县/164 在新的纪元/168 百年深情——代译后记/173 -
利玛窦-凤凰阁
利玛窦——凤凰阁》凝聚了笔者菲利浦·米尼尼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热忱,讲述了一位1601年来中华帝国觐见皇帝的西方人的故事。这位西方人既不是外交使节,也不是士兵或商人,却被皇帝视为“欧洲的使者”。他就是利玛窦。 《利玛窦——凤凰阁》并不是供利玛窦研究者品评的学术作品,而是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读物,希望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为了使阅读更加轻松有趣,笔者采用了小说的创作手法,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跌宕起伏,但此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仍是一部历史传记。 -
客旅
20世纪20年代,一群年轻的瑞典人,带着爱和怜悯,不远万里来到荒凉的中国西南边城。他们办医院,建学校。战火纷飞时,他们与当地民众一同经历深重磨难,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作者路得是其中一对夫妇的女儿。她10岁前跟随父母在腾冲度过,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50多年后,路得重返幼时的天堂…… 本书是为纪念那段充满传奇经历的时光,融入了作者心中无尽的怀念与感恩。并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体悟到,因着上帝的爱,她幼年时代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都已变成她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她所经历的一切完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