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
本书对风靡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坛的黑色幽默小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宏观上追溯了黑色幽默小说的历史轨迹及其社会与文化背景,探讨了这类小说的创作主题、人物形象、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分析了黑色幽默和其他文学流派的关系;下编从微观上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7名作家及其作品,资料翔实、语言流畅、评述得当,帮助读者对黑色幽默小说有更具体、更深刻的把握。这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理论价值的学术著作,它既反映了当代美国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又对我国的美国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苏童研究资料
《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分为甲、乙两种,本书为乙种之一,是中国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个人研究资料汇编,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 本书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值得珍藏的大型书籍,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文科教师、在校学生、社科院、作家协会、现当代文学学会等不可或缺的最有价值最有权威的参考资料。 本书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现已面市,适合典藏。 《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 本套丛书分为甲、乙两种:甲种是关于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汇编,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女性文学、文学史、文艺思潮、戏剧九种;乙种是中国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个人研究资料汇编,包括陈忠实、路遥、贾平凹、莫言、张炜、王安忆、韩少功、余华、苏童九位作家。本套丛书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并重,既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又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读到中国新时期文学最优秀的研究文章。每卷除精选各个领域最优秀成果外,还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的整体索引。 -
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
古代小说家深受方术文化的影响,甚至作者中不乏巫术之士,涉及方术内容的中国古代小说难以计数。它对古代小说的创作思想、人物塑造、艺术结构、理论批评等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形成中国古代小说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方术文化涉及的理论知识十分庞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象数思维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归纳与整合的理论,是方士们试图提升自己的技术的文化品位,使进入社会意识主流的理论和经典依据。 本书从方术文化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征。重点论述方术文化对小说作家创作思维、艺术手法的演变过程,并以几部具有开创和典型意义的名著作为切入点,分别研究命相术、占星术、占候术等。最后,作者择取小说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方术故事进行了现代诠释。本书的研究拓宽了古代小说研究思路,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方法。 -
本雅明文选
前言:本雅明学术思想述略 一、批评概念/内在批判/寓言: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节选)(1920)/歌德的《亲和力》(1911-1922)--献给尤拉.科恩/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1928) 二、诗歌/小说/新闻:超现实主义(1929)--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卡尔.克劳斯(1930-1931)/弗朗茨.卡夫卡(1934) 三、语言/翻译/叙事: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1916)/翻译者的任务(1921)/讲故事的人(1936)--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什么是史诗剧(1939) 三、律法/文化/历史:暴力的批判(1921)/单向街(1928)/历史哲学论纲(1940) 译后记 -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本书以早期“新诗集”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视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从一种整体性的社会、文化视角,尽量回到原初现场,从共时角度展现错杂、纷乱的历史表象,从而对一般的有关新诗的线性历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质询。 -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2003年11月北京大学召开了“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乃会议论文的结集。书中关于北京的论述,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讨论对象包括北京的文学(小说、诗歌、小品文)、艺术(绘画、戏剧、音乐)、教育、传媒、宗教、建筑、生活环境以及民族意识等,穿越诸多学科领域,多有创见。在对北京的“阅读”、“记忆”与“想象”中,兼及了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漫游者的好奇心,是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集。相信其出版将为崛起中的“北京学”添加一块有分量的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