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形影
书中收录文章16篇,具有“鲁迅研究”的整体性:上编10篇为鲁迅研究论文,探讨了鲁迅本人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同时着力探讨了鲁迅在俄国和日本的接受史。下编6篇为对鲁迅研究的评论,行文生动流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作者董炳月为鲁研院兼职研究员,从事相关研究二十余年,对于鲁迅文明观、孔子观、美术观、受俄国的影响等问题均有独到见解。而对于霜川远志、新岛纯良、井上厦等日本知名作家、学者接受塑造鲁迅状况的介绍与研究,填补了国内乃至日本学术界的空白。 -
从神话到小说
本书通过对神话与小说渊源关系的探讨,广泛地研究了从神话到小说的演变历史所涉及的有关文学、宗教学、风俗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问题,并以翔实的资料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
纪德的态度
《纪德的态度》中所收入的五篇文章,都是张若名在她四十六岁以前公开发表过,《纪德的态度》加强了法文化交流,为喜欢法国文化的朋友们和对文艺心理学、文艺理论有兴趣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读本,为中国妇女在文学领域争得了一个较高的座席。 -
到民间去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使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资料,探讨20世纪初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民间文学运动及其影响。这场运动由北京大学的几位青年民俗学者发起,他们批评封建儒家传统及贵族文化,认为它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他们主张“到民间去”,找寻中国文学的真正宝藏。他们认为民歌、传说、儿童文学和谚语等是平民的“真声”,也是中国文学的精粹部分。他们还认为,这些平民文学种类长期受到上层儒家精英文化的轻视和压制,正在迅速消失,故应该抓紧抢救,努力搜集,恢复它们原有的光彩。民俗学者把中国文化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他们大部分人认同平民文化,主张要向老百姓学习。这不仅代表了他们要重新评估中国文化的决心,也标志着他们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转向,以及希望参与改革社会的抱负。这场民间文学运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下乡”运动开启了先河。 -
学院大厦
学界小说是欧美现代文学一个相当重要的分支。斯诺的《大师们》、金斯利·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戴维·洛奇的《小世界》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本书是一部对1950年代以来直到21世纪的学界小说的评论。而这部独特的文学评论之所以有特殊的意义,是在于它恰好通过对学界小说的分析评论,勾勒出一部完整的二战以后欧美大学的体制与精神的变迁史。用作者肖瓦尔特的话来说:人们可以知道学界小说的主角和作者们“如何由满怀希望变为默默忍受,再到翘首以盼,直至玩世不恭”。 作者肖瓦尔特是普林斯顿大学英语系教授,有着细腻、尖锐的女性视角和类似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全书评论了数百部学界小说,称得上是一部全景式的学界小说索引。 通过阅读学界小说……我希望我所学到的,是不要低估学术世界中静悄悄的走道和四方院内的活动,如乔治·艾略特在《米德尔马奇》中所说的那样,是预计假如我们真的能够对他们的所思所感有那么一丁点儿的理解的话,那我们一定会被那于无声处的惊雷震得目瞪口呆。——伊莱恩·肖瓦尔特 -
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
《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内容简介: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海子的诗歌风格、诗学抱负、诗人气质无疑是80年代文化精神极富症候性的呈现,此外,由于“诗人之死”在90年代以来的“文化共用空间”里不断地彰显出它强有力的后制效应,海子为人为诗的精神维度得到强调并被夸大,在幻影幢幢的“文化镜城”中,想象“海子”自然成为想象“80年代”的一种方式。 《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在对海子其人、其诗及其评价史的“再解读”中,精心呈现了在想象“80年代”的“潮流”中,“海子”如何成为由知识精英、消费大众、主流媒体、青年学生?身处边缘且不断逆“流”而上的“地下”歌手等90年代以来“文化共用空间”的享有者联手打造的一个品牌镜像,进而指出这恰是想象主体现实焦虑的一种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