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訏文集(全16册)
《徐訏文集(共16册)》共分16册,包括小说8卷、散文4卷、诗歌3卷、戏剧1卷。徐訏(1908—1980)是中国新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锋人物,20世纪40年代以《风萧萧》、《鬼恋》等文学作品享誉文坛,50年代以后赴香港生活,创作生涯延续到70年代。徐訏是文坛鬼才,也是全才,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样样都来,其文学成就得到海内外华人文坛与读者的广泛赞誉。 -
师友文章
全书分四辑:“大师友”、“小文章”、“还是小文章 或者更小”和“回忆录之类”,内容分别如题。其中回忆师友的第一辑,分别回忆了陈通伯、章沦清、夏济安、陈世骧等五人,除章沦清先生之外,均为文坛、学界或政界名流,作者由于和几人均有密切的接触,关系非比寻常,所获得的资料就非一般人可比,在资料性和可读性方面都有可观之处。二、三两辑是作者的学术随笔和生活杂谈,沿袭了作者一贯的娓娓道来的口吻,虽然态度亲切,内容上却颇多引人思考之处。至于第四辑,则是作者对自己的阶段性回忆。 甲辑:大师友 器吾师陈通伯先生 记吾师章沦清先生 记夏济安之“趣”及其他 记与世骧的最后一聚 记道藩先生战后文化交流的构想 乙辑:小文章 小说死也未? “眉批”美国文“市” 眉批美国的黑人文学 《维吉利亚·吴尔芙传》读后记 丙辑:还是小文章或者更小 博士和博士衔 数字人生 丁辑:回忆录之类 “马戏生涯”一年 我的“误人”与“误己”生活 “两句三年得”的“票写”生涯 “细心读者”的补遗 跋 骑脚踏车的时代 -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编者认为,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这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由文学如何实践与表现这一不断演变着的“人”的观念,而构成着,丰富着,发展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两种或多种“人的”观念、“人”的声音的对话、交流、对抗、激荡、交融。 -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描绘了自1942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主导潮流的形成的变革历程,力图阐释现代性激进化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文学形成的互动关系;在政治与审美的紧张关系中去呈现中国当代文学艰苦卓绝的自我创造;揭示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文学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思潮发生的深刻变化;呈现9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新流向与多元化的错综格局。《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视野开阔,以论带史而富有整体气势,语言清峻而犀利,展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学史风格。 -
与大师约会
《莫言短篇小说全集之二:与大师约会》内容简介: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的世界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红树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等十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有剧作、散文多部。 莫言和他的作品获得过海内外众多奖项,主要有:1988年获得台湾“联合文学奖”;1996年获得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2001年获得法国“Laure Bataillin外国文学奖”;2001年获得第二届“冯牧文学奖·军旅文学创作奖”;2002年获得首届“鼎钧文学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2年获得台湾联合报评选“2001年十大好书奖”;2004年获得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夭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入围首届“曼布克亚洲文学奖”;2004年获得“‘茅台杯’人民文学奖”;2004年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得第十三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2006年获得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07年获得“‘福星惠誉杯’《十月》优秀作品奖”;2008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首奖,入围“茅盾文学奖”。 《与大师约会》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二,收入他从1990年至2005年创作发表的四十余篇作品。 二十多年来,莫言不仅在长篇小说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短篇小说方面也同样显示了丰富的创造力,并获得过多种文学奖项。他的短篇小说故事饱满,风格多样,如同从肥沃而复杂的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富多彩的朵朵奇葩,既有对乡村残酷现实的犀利揭露,也有对乡村纯朴人情的感人描写,还有种种荒诞离奇却又逼真入神的传奇述说……其中的《月光斩》获得2005年首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2007年“《人民文学》奖”。 2006年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对莫言的文学成就给出高度评价,认为他“在西欧文学压倒性的影响下和历史传统的重压下,展示了带领亚洲文学走向未来的精神;并且盛赞他“不但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
人.历史.家园
《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里的文字,收入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到近期,作者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在国内外期刊书报上发表过的一些作品,既有偏向历史和过去的题材,比如从晚清甚至十八世纪到文革乃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主题,又有冷战后或全球化以来的文化现象。全书各篇文章的风格不一,既有枯燥堆积材料的学术研究,摆“争论脸”的文化和历史批评,又有缺少注脚任意发挥的文学电影评论和随感式的小文。 不过,全书有一个主题思想要阐述,那就是对于“家园”的寻求和渴望。作者所说的这个“家园”有点像是对人类世界一切理想和梦想的组合,比如是“好社会”、欢乐、“自由世界”、“大同世界”、“博爱”,乃至“净土”和“涅槃”的组合。虽然说起来虚虚的,还有点酸,但作者相信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个家园——一个心灵的家园、文化的家园,人和他人以及所有生命和谐共处的家园,也是个人的家园。 由于命运和经历,作者这一代人可以说生活在比个体生命长得多的历史时段、来往于比故乡宽广得多的不同地域。从十八世纪的世界景观、帝国主义的临门、晚清的现代、“五四”的新、社会主义改造、后“文革”,到如今的全球化,都是他们的当前时代;从城市到乡村、从大洋彼岸到此岸,都既是又不是他们的近邻。于是,若一定要为“家园”划个范围,那将是整个世界,若一定要为“家园”找个源头,那么她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 正因了“家”的广大,作为文化研究者,作者认为,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中国文本中那些热爱大同、执著生命的理想本可以完善一个关于“家”的想象;然而,中国语境进行的对人类物质和精神资源的耗损却造成了对于”家园”的威胁。更有几人愿意承认,这遭受威胁的“家园”不仅是欧洲人、美国人、拉美人、非洲人或东欧人、印度人的财产,也是自己的和子孙后代的过去与未来? 此书便体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