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克·朗西埃中国演讲录
本书收录了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朗西埃2013年5月5—20日在中国的四次演讲,内容涉及当代艺术、电影、文学和政治哲学。另收录他与现场观众的精彩问答,涉及对当前诸多的全球热点问题的观察与评论。 -
政治的边缘
这本书不讲政治,而是讲政治性,不讲政府政治,而是讲原则后面的原则,权力背后的权利,共同体之外的共同体的构成。它的主题是:如何使当代政治更开放,如何将更多的缺席的他者引如我们的开放政治? -
歧义
在什么方面平等与不平等呢?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这正是难题之所在,也是政治哲学之所在。 ——亚里士多德 歧义并非错误认识,因此不需要知识的补遗;歧义亦非错误理解,因此并不要求词语净化。歧义的情况是,在争执说话内容的意义时,已经构成了话语情境之理性本身。 “话语之可能性条件”的整体,说明了人之所以是政治动物的基础。 ——朗西埃 朗西埃强调治安和真正的政治间的分界线为何总是模糊混淆而备受争议的。比如说,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中,“无产阶级”可以被解读为“没有分的组成份子”的主体化,其将自身所遭遇的不正义提升并且接受普遍性的终极检验;同时,它也可以被解读为将促成“后-政治”理性社会之创制的操作者。我们的欧洲传统中包含了一系列对此政治时刻的否认──对于政治冲突之真正逻辑的否认。朗西埃在《歧义》一书中发展了对于这些否认的辨识方式,而这本书可以被视为他最杰出的政治思想著作。 ——齐泽克 -
哲学家和他的穷人们
本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朗西埃于20世纪80年代写就的经典哲学著作。何谓意识型态?什么是无产阶级?劳动阶层存在吗?这些不断被思想家所指涉的劳动群众,究竟如何进入一种与知识的关系?我们谈论他们,但我们到底知道什么?这条思考轴线在书中清晰可见。本书论述了哲学的第一问题是政治问题,即谁可以进行哲学研究?在柏拉图看来,公民应该接受一个“善意的谎言”:神性赋予一些人哲学家的金质灵魂,赋予另一些人工匠的铁质灵魂。 -
生产(第8辑)
由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的《生产》第八辑即将于今年3月份与广大读者见面。这一辑的专题为“忧郁与哀悼”,文章涵盖弗洛伊德的《哀悼与忧郁症》、本雅明的《论悲悼剧与悲剧》等。这辑的重磅“人物”为雅克-朗西埃,将带领大家深入理解这位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的思想。 -
对民主之恨
◆继福柯和德勒兹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之一雅克·朗西埃重新思考民主的颠覆性力量 ◆一部深刻、尖锐的民主观念简史 ◆特邀同济大学哲学系陆兴华教授撰写导读 【内容简介】 从柏拉图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再到20世纪的诸多理论家,雅克·朗西埃在《对民主之恨》中简述了民主观念史。在此 基础上,朗西埃为我们指出了民主的实质:民主不同于政治,它不是一种制度类型,也不是一种社会形式,而是那些既无权统治也无权服从的人们所特有的权力,其目的在于支持善的统治。他进而指出,民主通过全面打击一切建立在精英特权之上的权力形式来进行治理,由此对民主的恐惧乃至憎恨就植根于新的统治阶级之中。 【编辑推荐】 1、本书属于“左翼前沿思想译丛”,该译丛收录了巴迪欧、阿甘本、齐泽克等一批卓越的欧陆思想家在过去二十年间的经典著作,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2、作者雅克·朗西埃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欧陆思想家之一。有评论将之誉为继米歇尔·福柯和吉尔·德勒兹之后最引人瞩目的思想家之一。 3、在本书中,朗西埃以精炼的语言阐述了民主的观念史,不乏深刻、尖锐的观点以及对当下热门政治事件和政治生活的观照。本书从柏拉图时代谈起,一直延伸到20世纪的诸多理论家关于民主的思想和理念。 【学者及媒体推荐】 米歇尔·福柯和吉尔·德勒兹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与作者之一。 ——汤姆·康尼(Tom Conley),哈佛大学 朗西埃在本书中批评了一种对人民做决定、为人民做决定,而非让人民做决定的政治形态;批评了一种为了维持自身的某种政治秩序而存在的政治,群体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被安排在了“恰当”的位置上。 ——卢卡·阿尔森加克(Luka Arsenjuk),马里兰大学 政治理论家们期待了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雅克·朗西埃的著作这儿索求/提取关于政治的更为直接的理论;而现在,轮到西方的电影理论家、文学理论家、艺术史学家和美学家们了。 ——奥利弗·戴维斯(Oliver Davis),华威大学 在这个左派失去了方向的时代,朗西埃的著作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少见的持续不断的关于如何继续抗争的概念。 ——斯拉沃热·齐泽克 雅克·朗西埃将是我们当代中国理论知识分子们的一味苦药。朗老师是我们时代里一面活着的传统,对我们中国大陆师生,他是一面巨大的回音壁,还没怎么用过,用处可能就都留在今后了。如果有“毛泽东主义”者,有一个从1968年来不弯腰、不折的思想家,一个真正的不让步的选择派,他就是朗老师。理解他的困难,不在他的写作上的史诗式的横贯和修辞及辩证之精致稠密,而在于他的这种哲学、政治上的犟劲儿。 ——陆兴华 这本机智而具讽刺性的论著有几分像是一场贯穿了政治哲学史的学术冲刺,又有几分像是对其思想上的竞争对手挥出的一连串极精彩的组合拳。 ——《卫报》 朗西埃批评了西方国家对国内大众抗议与流行文化的蔑视姿态,以及用武力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民主的做法。……但朗西埃为了显示我们政治话语中的含混性而避开了争论。他挑战了在他看来是普遍持有的观点,即民主生活与“冷漠消费者的非政治生活”是一对同义词。 ——《新政治家》 一篇关于“民主”概念的定义与重定义的激动人心的文章……正在伊拉克发生的大灾难为朗西埃大胆的假设提供了十分明晰的证据,他认为在以“自由”的名义进行更多战争之前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民主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