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们会上瘾
成瘾是一种必须被正视的、慢性的、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的慢性病一样,成瘾也会让人经历吸引、诱惑、强迫和痛苦等一系列阶段,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关于成瘾,你应该知道:
•成瘾是由什么引起的?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在成瘾机理上是否有差异?
•哪些人是易感人群?
•我们能治好一个人的成瘾并让其康复吗?
•我们对成瘾的治疗有效吗?
•未来会有更好的药物来治疗成瘾的个体吗?
•我们还能做什么?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神经科学家之一,迈克尔•库赫多年来专注于研究成瘾的内在机制和根本原因,他在本书中深刻剖析了成瘾物质到底让大脑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为什么大脑恰巧为接受这些物质做好了准备。虽然大脑是无意的,但它的确是成瘾过程的合谋者!科学了解成瘾行为,无疑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理性,拒绝和远离导致成瘾的物质与环境。
-
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
幻想是内心的现实,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与你有关,与世界无关。
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污染了钱,而不是钱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父母打孩子还声称这是为孩子好,明显地是在掩饰潜意识里的恶毒;
一个内心充满焦虑、全无幽默感的父母,一跟孩子说话就挑孩子的毛病,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爱孩子似的。*后,逆耳的忠言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
……
本书源于治疗过程,然而,本书并非只是治疗过程的简单记录,并非只是一本“单纯”的治疗笔记,而是曾奇峰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在见证了无数人间悲欢离合和爱恨情仇后,认认真真地思考,开出的一剂“曾氏药丸”。书中随处可见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用心良苦、具有治疗意义的语录,简洁而深刻。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創傷使我們不斷面對自己的脆弱,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酷,
但也使我們面對自己卓越的韌性。」
我們會如何描述受到創傷的人,「神經過敏」「想不開」「自怨自艾」「沉迷往事」?彷彿只要學會正向思考、彷彿只要有意志及勇氣、彷彿有了愛及陪伴,人就應該要能戰勝創傷,而被困在創傷中的人,若不是性格太軟弱,就是意在博取同情。
然而,創傷後壓力症(PTSD)不但存在,而且還是一連串真實的生理變化,不受理性及意志控制。創傷會刻在我們的大腦迴路上、警報系統裡、身體感覺中,身心俱裂的那一刻結束了,卻在記憶和神經系統中不受控制地反覆播放,不但壓垮我們正常生活的能力,更撕裂我們對於外界以及自己的信任。
事實是,把受創者困在受苦深淵的,不僅是創傷本身,還有人類演化出來原本應用來自保的種種本能、防衛機制。
本身作者貝塞爾‧范德寇為精神科醫生,也是研究創傷的先驅。他結合了最近幾十年心理創傷領域的驚人進展及三十多年治療創傷患者的臨床經驗,提出對於創傷的全新理解。我們得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清創傷是如何重塑我們的大腦——正常的記憶處理歷程因過大的威脅而崩解,時間凍結了,危險彷彿永遠不會結束。於是杏仁核隨時發出警報,壓力荷爾蒙因而大量分泌,睡眠節奏、免疫系統不停受到衝擊。即使受創者想要擺脫創傷向前走,努力忽略排山倒海的情緒,但腦中負責保命的部分,卻日復一日拖著身體回到千瘡百孔的過去。
面對外人所加諸的痛苦已經夠艱難了,但受創者的內心深處還躲著更暴虐的魔鬼,那就是羞愧自責。受創者會為了自己在受創當下的無能、恐懼、依賴或暴怒而鄙視自己。為了關閉種種無法承受的感受,有人選擇酗酒、暴力、自殘,有人變得解離、麻木,毀了自己完整活著的能力。結果是,受創者失去跟自己的連結,也失去跟當下的連結——他們不是活著,也不是死去,而是介於活著跟死去之間。
從家暴到校園霸凌,從童年長期受忽視到大型災難,從強暴到車禍,從喪親到失戀,衝突、意外、背叛、孤立,創傷在生命中無所不在,而且是現代社會最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我們的一切,大腦、心靈與身體,都是為了在社會系統中合作而設計,這是人類最強大的生存策略,是人類這個物種成功的關鍵,但也正是多數精神問題中崩潰瓦解的部分。受創者需要專業協助,一般人也有大量負面經驗要處理,但要了解人類的痛苦,就要了解人類身體和大腦的神經連結。
本書出版不過幾年,便已成為創傷領域的經典,也被視為「最近三十年的精神衛生領域最重大的一系列突破」。作者在書中檢討了過往的創傷療法如藥物、談話治療為何效果有限,並一一深入剖析他這三十多年以自身為實驗並用在病患身上的各式新療法,包括以瑜伽來調節身體過度喚起、以正念幫助自我覺察、以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來重整記憶、以神經回饋來重設大腦迴路,還有以自我領導、建構、劇場等方式來重建跟自己以及跟別人的連結。
作者提出,在處理創傷時,處理的其實是創傷在身體、大腦留下的印痕,而復原的關鍵,是運用腦部本身的神經可塑性,讓倖存者感受到自己活在當下,並在最終重建對自己的所有權。
作者本人即出身受創家庭。他在不安的童年中長大,成為執業醫師後致力於解開人類受苦的難解之謎,從早年熱烈擁抱藥學革命,到理解病患才是他唯一真正的教科書,「許多歸類為精神疾病的表現,例如強迫性思考、強迫症和恐慌症等,以及大部分的自毀行為,一開始都是自我保護的策略,是面對創傷的適應性行為。」「我之所以能夠長年投入這份工作,是因為它帶著我探索自己的快樂、創意、意義和連結的來源──是這些東西使人生變得更有價值。我絲毫無法想像自己要如何面對我的許多病患所承受的痛苦,而我把他們的症狀視為他們力量的一部分──他們學著讓自己活下去的方法。」最終他發現——
「只有一件事能使治療創傷的工作成為可能,那就是以敬畏對待患者為了求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
得獎記錄
《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美國Amazon精神病學銷售Top1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推薦序)
吳英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胡海國/臺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陳潔皓/《不再沉默》作者、藝術家
廖士程/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
蘇冠賓/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實驗中心主持人、神經及認知科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
蘇逸人/長庚大學行為科學所助理教授、臨床心理師
廖士程/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趙儀珊/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中譯版的出版,提供了一個深度性、廣面性、系統性和多樣性的創傷思索成果。這本書在國外出版,迴響深遠,也引發相當程度的討論與評論。中譯版的發行,不斷讓我們跟上研究思潮與成果分享,更具臺灣社會與全球處境的意義……臺灣社會向前行,對於創傷文化,需要更多元細膩的論辯反思。在所有受創存活者作證的過程中,重要的不只是資訊、事實的建立,而是經歷過證詞、提出證詞的經驗。如此經驗的見證,需以實徵基礎、哲學反思、生命倫理等多層次,予以重新銘寫。本書的中譯出版,適得其時,拒絕廉價的消費型態販售創傷,使我們得以深入心腦身體與人際間之關連,進而深刻生產出閱讀、認識創傷及其時代的新意義。」──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在我剛回憶起童年的創傷時,實在有點不知所措。有幸讀到《The Body Keeps the Score》(中文版《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一書,讓我認識到創傷對我的長遠影響以及復原的方向。這書是我自我療癒歷程中非常重要的支持。在我迷茫時,書中很多内容給予我力量與方向,讓我漸漸穩定走上復原的路。這書仍放在我的床頭,因爲在復原的不同階段中,再次閲讀往往為我帶來更多啓發和洞察。」——陳潔皓,《不再沉默》作者、藝術家
「每二十個人至少有一個人受「創傷後壓力症」所苦,研究顯示創傷壓力會直接影響生理功能,造成腦部警報系統失調、壓力荷爾蒙異常,及免疫功能失衡。台灣醫療體系由於健保制度的偏差,藥物成為複雜病因的身心治療最主要的選擇,忽略了其他重要的輔助療法,本書內容因此格外令人驚豔!書中許多案例,都是我日常看診中常見的個案,書中介紹的療法,也都是我常常跟患者討論建議的方式。因此,我希望透過本書,能讓更多的專業人士及社會大眾,對創傷的治療與預防具備正確的態度和觀念,真正受益於醫學新知與科學發展。」──蘇冠賓,台灣營養精神研究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實驗中心主持人、神經及認知科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
「本書乃精心鉅著,觀點兼具深刻的同理、見解和慈悲,有望使創傷受害者得到更人性化的治療。自我調節的療癒和治療方法的選項驚人地多上許多,針對創傷和創傷的有效治療,也激發出更多開創性的思考和研究。」──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麻州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正念療癒力》(Full Catastrophe Living)作者
「這本出類拔萃的著作將成為現代精神病學思想的經典。要真正理解壓倒性的經驗造成的衝擊,就必須整合許多截然不同的知識領域,例如神經科學、發展心理病理學、人際神經生物學,而本書獨一無二地做到了。在創傷壓力領域的著作中,唯有本書以如此豐富的歷史和臨床觀點,擷取這些科學領域的精華,得到如此創新的治療方法。本書內容獨到卻相當易讀,見解清晰且知識淵博,相當出色。對於任何有興趣了解創傷和創傷對社會的影響,或想知道如何治療創傷壓力的人,此書都是必讀之作。」──亞力山大.麥克法蘭(Alexander McFarlane),澳洲及紐西蘭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榮授院士(FRANZCP),澳洲阿德雷德大學創傷壓力研究中心主任
「本書是驚人的成就。作者為神經科學家,他促成當代精神衛生的革命,使世人開始認知有太多精神問題都是由創傷造成。范德寇回顧他那段引人勝、挑戰精神病學既定知識的發現之旅,文筆動人心弦一如高明的小說家……本書是一道分水嶺,將會成為精神病學甚至整個文化的決定性著作,幫助全世界認知一個事實:創傷事件以及人們試圖否定其影響的舉動,會令我們付出慘重的代價。」──理查.薛瓦茲(Richard Schwartz),內部家庭系統治療創始人
「本書呈現出作者如何勇敢進入兩個分裂的平行世界,一邊是創傷受害者,另一邊則是應當要解救他們的醫學和心理學。這本令人信服的著作告訴我們,人的心智拚命想要拋下創傷,而身體卻用無言的情緒和感覺將我們困在過去。這些內部斷裂會像洪水一樣在社會關係中沖出各種破裂,對婚姻、家庭與友誼造成慘重的衝擊。范德寇帶來了希望……看過這本書,我們會明白:唯有藉著培養自我覺察及獲得內心的安全感,人類才能完全體驗生命的豐富。」──史蒂芬.伯格斯博士(Stephen W. Porges),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精神病學教授,《多元迷走理論》(The Polyvagal Theory)作者
「范德寇整合了最近幾十年心理創傷領域的驚人進展,功力無人能及。由於他的努力,心理創傷──從童年長期受虐和被忽視,到戰爭與天災造成的創傷──如今普遍被認為是個人、社會和文化崩解的主因……范德寇帶領專家和一般讀者踏上他的生命之旅,展現出他從研究、同事及學生身上,最重要的是從病人身上,所學到的東西。」──歐諾.凡德赫特(Onno van der Hart),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博士,《憂愁縈繞的自我》(The Haunted Self)第一作者
-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
【内容简介】
“思维”是人类个体独自的狂欢吗?
在进化成为现代人的历程中,
人类这一物种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思维变革?
本书为你讲述一个人类思维诞生的故事,
故事将以我们的祖先类人猿作为开头,
以现代人类和他们的文明结束 。
自从达尔文开始,思想家难以从根本上找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差异所在。心理学思想家迈克尔·托马塞洛以数据和实证讲述了一个人类思维诞生的故事。故事将从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开始,以现代人类和他们的文明结束。
“思维”是人类个体独自的狂欢吗?
与类人猿相比,人类的思维独特性到底是什么?
在进化成为现代人的历程中,人类这一物种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思维变革?
托马塞洛超过二十年的人类和类人猿比较研究指出,一旦我们的祖先学会与他人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标,人类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进化之路。
【赞誉】
托马塞洛的“人类思维”概念,与其他物种截然不同,因为人类本身具有思考他人思维的能力,而且更加合作。托马塞洛的最大优势是他坚持以数据支撑假设,特别是他开展的儿童与类人猿的比较研究,开启了独特且引人入胜的视角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差异到底是什么?一直以来,这一棘手的问题令进化人类学者们夜不能眠。历经20余年的角力,他提出“共享意图假设”来解释早期人类是如何习得协调行动以及与合作者交流想法的。
——《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
在认知层面上,类人猿与人类之间的差异比我们已知的更小。托马塞洛为我们描绘出了一条从类人猿到人类的认知发展之路。
——《科学》(Science)
托马塞洛用毕生时间寻找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在这本艰深却值得一读的书中,他试图在更宏大的理论之下,解读这些差异是如何进化而来的,以及为什么会如此进化。
——《金融时报》( Financial Times)
【中文版序言】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知识体系中的个体主义导向已初见端倪。它不仅影响了哲学,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世界中的分析取向,也浸染着19世纪才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登上舞台的心理学。
然而,这种形势正在发生改变。在哲学界,过去的几十年见证了一种新的范式的涌现,它尝试对人类的共享意图(或称之为集体意图)进行描画。诸如John Searle,Michael Bratman和Margaret Gilbert这些有影响力的哲学家都加入了这一行列,并部分揭开了相关活动中涉及到的参与方式。而与之密切相连的人类活动虽然从表面上看充满了个体主义色彩,但背后社会关系、文化习俗、规范和制度在其间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本质上,人类独特心理的深层结构是浸染着很强的社会性成分和文化底色的。
在心理学界,这种变化由演化取向推动。对比人类及其灵长类近亲的演化会清楚的发现,其间涉及到的重要差异都源自人类的独特互动形式,尤其是人类乐于从事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其中也包括人类独具的合作性交流。其使得人类群体可以借助合作创造出任何个体所无法独自创造出的各种事物,这在电脑和摩天大楼这类创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当然也体现在更为基础的人类能力当中,如习俗性语言交流和借助道德准则进行的自我调节。
《我们为什么合作》以2008年我在斯坦福大学“泰纳讲座”(Tanner lecture)上所讲内容为蓝本。当时的讲座主要针对一般性听众,其核心观点在于相比其他灵长类,人类具有超强的合作性。幼儿似乎天生就会合作,实际上,成人的社会化引导和训练并不会在其间起到多大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成人的社会化训练是不重要的,它确实重要,但只是对那些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儿童可以不避困难去帮助别人达成目标,也可以和他人合作以达到共同目标,他们在此类任务中表现出的一般性合作天性并不是社会化训练带来的。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研究都致力于描述人类的这种适应合作的独特方式。
《人类思维的自然史》面向的读者更多的是学术界同仁。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思维的独特形式立足于灵长类思维(类人猿问题解决情景中也会进行思维推理),但随着演化的推演其又逐渐超越灵长类思维。使人类思维得以超越的原因在于社会过程的融入,社会性成分和交流成分的参与使得人类有能力形成视角性认知表征(同一动物即可被称为狗,也可以被称为宠物)和进行递归思维。那些管控推理过程的规则,例如不要自我矛盾,扎根于社会这一统一整体,本质上,是它们限定了某一文化背景下何为理性。本书以暗喻开头,指出人类思维就如同一个爵士乐演奏家私下里即兴表演一个新的曲目,无可置疑,这是个体活动,但如果没有创造乐器、乐理的先辈以及构成制作音乐过程中重要一环的观众,这个所谓的“个体活动”就无法实现。
我不是跨文化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但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研究,我知道连同中国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的文化都更偏向于集体主义,而这同我自己成长和学习的文化环境并不一样。所以,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我这里的很多观点可能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无论如何,我仅着眼于论证相关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希望即便对于饱受集体主义思维和行为方式浸染的东方读者来说,也能在同人类社会互动和思维这些基础过程相关的问题上有所启发。
-
与痛共舞
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疼痛活下去。” 玛格丽特•考迪尔医生的《与痛共舞》就是这样一本告诉我们如何拥抱疼痛的诚意之作。
《与痛共舞》是一本面向疼痛患者及相关人员的实用手册。本书介绍了疼痛的基本机制和身心疗法,提供了多种有助于患者应对疼痛、好好生活的技巧和技术。玛格丽特•考迪尔是美国知名疼痛管理专家和内科医师,在这本书中,考迪尔医生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帮助患者改变对疼痛的感受方式。从寻找应对疼痛突发的最好治疗方法到解决日常问题,再到利用放松技巧的能力,本书包含了各类经过试验且行之有效的的解决方法,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应用。全新的第四版融入了在疼痛管理和身心医学方面的重要进展,展现了关于正念、冥想、催眠和放松等新内容。
本书最初是为慢性疼痛管理团体培训课程编写的辅助教材,但是也可用于指导个体患者管理疼痛。不管你是医生、护士或理疗师,还是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或社工,你都可以向患者推荐本书,建议他们在医学疗法之外,运用本书介绍的技巧和技术管理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