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谜一样的孩子
● 一场令整个美国震惊和沉默的真实故事
●一个母亲在枪击案后的绝望、爱与勇气,亚马逊4.6高分推荐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年度重磅推荐
●成长是一件孤独的事,直面暴力背后的真相
● 一个母亲20年跨越生死的自白,在告别之后,她朝孩子隐秘的内心走去,学着真正了解与原谅
● 你可能根本不了解你的孩子,他对你隐藏了自己
● 利特尔顿的母亲们都在祈祷自己的孩 子安然无恙,我却在祈求我的孩子能够死掉……
…………………………………………
…………………………………………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透露出苏珊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证明了这起惨案的复杂性。她认为好人也会做坏事,我们每个人在道德上都会有迷失;并且即使做了坏事,也不能全盘否定他们的其他行为和动机。这本书的终极信息让人心生恐惧:你可能根本不了解你的孩子;更糟糕的是,你的孩子可能对你隐藏了自己。你所害怕的“陌生人”可能会是你的儿女。
——美国著名作家、心理学家 安德鲁·所罗门
这是一本所有青少年父母必读的书……是作者用直击灵魂的诚实、勇敢和智慧写就的书……其内容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
——《泰晤士报》
这本书读起来,苏珊仿佛是发了誓一样地严谨认真,且诚实而彻底地回答了一个迫切的问题:做父母的,为预防这场悲剧的发生,本来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对她赋予了怜悯,同情和钦佩。然而,这本书最终是一个警示,而不是用来推脱罪责的。
——《纽约时报》
有时,她的故事让你感到不寒而栗,恨不得掩面不看。但苏珊充满悲悯之心,真诚实在,她领悟到,父母和相关教育机构必须敏锐地发现孩子深藏的痛苦。这领悟牢牢地攫住你的心,使你读下去。
——《人物》
苏珊的这本书很诚实,如同她的痛苦之真实。她的经历可能读起来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会提高我们对精神健康的认识,以及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青少年人群患有抑郁症,随之而来的可能会有自杀倾向……而这一切,即使是真正关爱他们的亲人朋友,也可能不曾注意到。如果读者仔细倾听苏珊所经历的一切,以及这些变故如何改变了她。那么,针对青少年的痛苦,至亲们可以更加迅捷地予以回应。
——美国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者 保罗·奇昂菲利多
…………………………………………………………
…………………………………………………………
利特尔顿的母亲们都在祈祷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我却在祈求我的孩子能够死掉……
“科伦拜恩枪击案”中13名师生被枪杀,并有24人受伤。随后,持枪者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饮弹自杀。案发后的20年里,迪伦的母亲苏珊一直生活在那一天所带来的难以言喻的哀伤和痛苦中。她深爱的、精心养育的儿子做出了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而作为母亲,她居然对儿子的不对劲儿毫无察觉。她错过了哪些本可以察觉的征兆?她本来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避免悲剧的发生?
案件发生后的每一天,苏珊都在苦苦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书中,她毫不掩饰、开诚布公地记录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接受这不可思议的现实的。她将自己的日记、迪伦留下的录像和文字,以及无数与精神方面专家的面谈资料整理后,和盘托出,呈现于世。她希望个人的顿悟和诠释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在孩子遇到困境时予以识别和及时干预。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 奇迹!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 比尔•盖茨年度荐书 第一名
★ 美国亚马逊年度编辑选书 第一名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排行 第一名
★ Goodreads读者票选超越米歇尔《成为》,获年度最佳图书
★《洛杉矶时报》最佳传记奖
★《纽约时报》《卫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奥普拉杂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二十多家权威媒体 年度图书
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比尔•盖茨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塔拉•韦斯特弗,《福布斯杂志》访谈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塔拉•韦斯特弗
------------------------------------------------------------------
★作者亲定中文版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
学记研究
-
Building a Better Teacher
-
香港科大,还有什么好说的?
《香港科大,还有什么好说的?》为香港科技大学创校人之一的齐锡生教授关于科大办事理念、制度、模式等的研究著作。通过一系列作者亲历的少人为知、甚至不为人知的事件,从大学创建者的角度阐释了科大最基本的制度奠基、改进、发展的过程,显示出今日港科大形成之制度因子。同时也阐述了作者的大学教育理念。 -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
教育改革家提出,思考比教学内容更重要。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成绩与思维能力的双赢,是现代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本书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巧妙的教学活动、创新的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学习的自主性。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经过10年全球广泛的实践与研究,跨越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涉及美国、新西兰、瑞典、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的公立、私立学校,提出了思维透明化的教学理念:学生将思考的过程传递给老师,教师挖掘学生的思考潜力,从而提高课堂和学习的效率。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考是被关注的、被尊重的、被鼓励的。思维透明化的课堂能够产生一种神奇的变化,让学生和教师发生真正的转变——学生自信满满,老师教学更有目标。本书的目的不仅包括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而且包括引导他们在思考中学习,即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对于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