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转型
-
高原上有一团温暖的红
如果有一天,她问我:“你为什么要一辈子留在青藏高原教书?”我想,我就会说:“因为高原上有一团温暖的红让我留恋”。那么,她会相信吗? 地处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大地震以后,一男一女两位老师为了帮助高原藏区的儿童,在这里扎根,把爱留给青藏高原。男的是从广州来的支教老师,名校硕士;女的本是州府玉树县政府的村官,被推荐到县政府,为了支援教育事业,放弃了公务员工作,考了教师公招。这一年7月,他们一起在玉树县城岗前培训,但是彼此并不认识,而是培训完以后,在州教育局的废墟旁相遇。他们一起来到玉树州杂多县城某九年制一贯学校,一起给初一年级讲课。他教英语,她教语文,还代班主任,一次偶遇,情惊百年…… 他被她深深感动了,支教结束以后,他放弃了在广州的高薪的工作,于第二年考了这个自治州的教师公招,幸运地被又被分到了自己去年支教的杂多县这所学校,又遇到了她。他们终于在一起,为了青藏高原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之所以叫“温暖的红”,是因为他和她在州教育局的废墟旁相遇时,她穿着一件红色格子衬衫,是那样的红,就像文成公主庙里的香火,给人无限的温暖! -
从常春藤到华尔街
《从常春藤到华尔街》中,作者将他在美国求学、工作、生活30多年的宝贵经验与广大心怀美国留学梦的中国家庭分享。其中涵盖了作者的教子心得,美国的教育制度与环境介绍,美国学院、大学与研究生介绍,以及如何在美国工作、生活等等的全方位攻略,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能在不同阶段里因为阅读本书而有所收获。 -
文化多样性与教育
《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5版)》内容简介:作为公认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5版)》作者班克斯教授获得了5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是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在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和专业服务领域,班克斯获得多个奖项与荣誉。1982年,班克斯当选全美社会研究学会(NCSS)的主席,稍后即获得该组织的"杰出职业研究奖"。1997年,班克斯当选美国教育研究会(AERA)主席。在美国教育研究会(AERA),班克斯教授曾获得"研究评论奖"(1993年)、"杰出职业贡献奖"(1996年),并因其"分析了教育在支持社会公正中的批判性角色"而在就任后获得了"社会公正奖"(2004年)。班克斯教授是全美研究协会(NRC)和全美科学学会医学分会(IMNAS)的儿童、青年和家庭理事会的成员。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份长达1000多页的教案之所以能在哈佛大学图书馆有一席之地,其价值就在于它向世人证明:天赋才能对个人发展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在最佳时机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带来终身效果。任何孩子只要智力正常,经过家庭正确的早期教育,就可以培养成一个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 100年前,卡尔·H·G·威特这位生活于德国一个小村庄的普通牧师,大胆向当时流行的“孩子只有到了学龄之时才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的传统理念提出挑战,倡导“孩子的教育应当始于其智力发育之初”的早期教育原则,并通过对自己的孩子卡尔·威特的尝试取得了巨大成功。小卡尔·威特从小通晓法语、意大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4岁获得哲学博士,16岁获法学硕士,并被聘为柏林大学教师,23岁在哈雷任专职教授。 -
當教授變成學生
在大學教書十五年之後, 她發現自己越來越不了解學生們都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同事們和她一樣都有個相同的問題: 「為什麼今天的學生越來越難教?…」 於是,她讓時光倒流,重返新鮮人生活…… 本書作者匿名的麗貝嘉‧納珊(Rebekah Nathan),是美國一所型的州立大學人類學教授,教了15年書之後,她發現自已無法瞭解當前大學生的行為舉止。她和同事商談,發現大家都很困惑:為什麼今日大學生變得那麼難教?現在的大學生比以前愛作弊,更無禮,更無精打彩嗎?他們到底關不關心成績和教育?納珊決定利用休假一年的時間,以高中畢業的良好成績,獲准註冊入學,混跡在大一新生之間,「刺探」現代大學生是怎麼回事? 為了體驗學生生活,她搬進學生宿舍,登記了全讀課程。她在學生餐廳吃喝,加入學生俱樂部,並且以五十來歲的年紀堅持參加體育活動,定期玩翻翻滾滾的排球和拉拉扯扯的美式足球。納珊成功地處理她的身份問題,發現班上同學難得問她私人生活,或是她為什麼以這種年紀上大學。 納珊的這項舉動,危險性不下於情報員,因為一旦被人識破,後果可能破壞一生學術。此外還有個更大問題,學術倫理和一般道統如何看待資深學者偽裝做學術研究?一九四○年代的「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與後來的電影「變蠅人」也有類似將自身置入研究的情境中。匿名麗貝嘉‧納珊在這本書中,是個真實的化身博士,冒著變蠅人的危險,從事人類學研究。 她也自問人類學界和學生能允許學者這樣做「化裝刺探」嗎?她算不算欺騙?學校贊同嗎?然而更重要的是,她發現了什麼?對美國大學和全球教育界,有什麼啟示和警惕?本書「後記」也花了不少篇幅來討論訪問者與被訪者之間的互相尊重關係。可以說是對讀者上了一堂人際、法律和人權的課程。 《當教授變成學生》是納珊與學生、教授和其他大學教職員的訪問、交談、互動,以逐日細心觀察為基礎,所撰寫的真實大學生活。是學生、家長、教授、大學行政人員、以及今日任何關懷高等教育的人都應該讀的書。 「麗貝嘉‧納珊運用她的人類學家素養,以及教授當學生的技巧,呈現給我們大學一年級新生體驗的特殊面貌。她還展現今日大學生面對學生文化,社會規範和大眾期望時,未經過濾的純潔看法。對當前所有從事大學教育者,這是本有深度的書。」 --蘇珊 H. 莫菲 (康乃爾大學,學生與學術部,副校長) 「這是本讓人從頭到尾一口氣看完的書。主題牽涉廣泛,橫跨友誼和群體生活,地點涉及大學教室和宿舍生活,經驗涉及少數民族,以及人數日益增加的國際學生。麗貝嘉‧納珊遂以其熟練的人類學技巧來研究這個‘大學村’。當我們親近的這些大學生,參與這個社會的大團體時,老師、學生、父母會發現本書的光芒。」 --露依絲葳絲 (作家,《同學會》作者) 「首先要說明,坊間極少這類書。作者住進學生宿舍,在教室上課,而她原本卻在此擔任多年教授,多麼神妙。從她註冊為新生開始,透過她的人類學者眼光,我們始得知學生世界有多不同,不是教授能想像的。我想,每個對大學生生活感興趣的人,不管是否為了學術,都會想看這本書,都會欣賞這本書。」 --瑪格麗特愛森哈特 (科羅拉多大學包德分校教授) 「這是本傑出的書,也是我在本世紀閱讀過最重要的書。我深知它會改變我的教課,激發我的寫作。麗貝嘉‧納珊隱藏自己,當個學生,住進校舍,可謂膽大心細,特別是她已是個五十來歲的人類學女教授。她那些同學的故事非常迷人,而這些學生是多麼疲憊,卻又聰明地適應著當前的制度………大學系所人員多半渾然不覺的世界。她的記載揭露,也解決了不少神秘的事,像為什麼有那麼多大學生不讀指定的書?為什麼星期五的課如同大難?什麼原因學生不願意參加課堂討論?為什麼多半大學生不願意在課外討論觀念問題?為什麼國際學生見到美國大學生的舉止那麼吃驚,甚至驚嚇?本書值得我們重視,在於它對於私人事物的道德療方,例如醉酒和欺騙。納珊擅於說故事,她描述人們努力在大學營造共同體之際學生方面的發展,讀來既有趣又傷感。《當教授變成學生》就是一本既有趣又傷感,令人眼前一亮,心智掙扎的好書。如果我知道作者是誰,我會熱切而誠懇地向她祝賀。」 --愛蜜麗托絲 (路易斯安納大學,作家) 「《當教授變成學生》觀察敏銳,充滿睿智,但是毫不做作。它可當成小說,參考書來讀。,尤可喜的,它說出許多我們關心的事。麗貝嘉‧納珊細心的實地調查訪問,以及精明地慎選主題研究,為美國大學生活帶來動人而重要的收益。」 --約翰范馬能 (麻省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