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迪欧:关键概念
-编辑推荐-
•首部以关键概念形式系统呈现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思想全貌的作品。
•汇集英语世界巴迪欧的主要评论者和翻译者对巴迪欧某个专门主题的研究文章,用这些作者的专长直接面对巴迪欧。
•与那种用“数字”来描绘巴迪欧著作的做法不同,本书用巴迪欧自己的用词来对待巴迪欧的思想。这样做乍一看来并不总是像在处理某些“概念”,但事实上却将巴迪欧的规划放在他自己的恰当的概念框架之中。
-内容简介-
阿兰•巴迪欧或许是依然健在的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学家。当代哲学家中几乎没有人像他那样可以展现其论证和关涉的力度,或者像他那样铿锵有力地批判性地接入到当代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的争论之中。本书呈现了一份对巴迪欧全部思想的概览和导引。书中所收录的多篇文章,关注了巴迪欧思想的根基,他的“关键概念”——哲学、前提、本体论、主体、科学、爱、艺术和政治——以及与他的哲学有紧密关系的一系列思想家,包括柏拉图、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拉康和德勒兹。
-
哈佛中国哲学课
不提生涩艰深的哲学术语,也不多谈有关国家社会的宏大问题,屡获殊荣的哈佛教授迈克尔•普鸣借用生动的生活故事深入浅出地带领我们体验中国古老思想的魅力,他的这门中国古代哲学课因而成为哈佛大学排名前三位的全校选修课。
从孔子、孟子、庄子到荀子,从礼仪之道、仁义之道、自然之道再到性恶之道,中国哲人们两千年前的哲学观念在今天依旧能告诉我们该如何用感情和智慧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应对各方挑战。
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我们不断实践的礼仪,真正的影响力来自克制而非强权,优秀是一种选择而非天性,幸福则需要我们精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的瞬间。这本书让看似高深遥远的中国哲学之道贴近了现实生活,提供了包含着丰富人生经验的思考工具。这些先哲的教诲将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自我、思考我们未来的诸多可能性。
-
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
克里普克这本解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著作,是维特根斯坦研究文献中的必读书。本书是该著作在国内的第一个中译本。如书名所示,这份解读是围绕著名的“私人语言”和“规则”问题来展开的。克里普克表示,是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独特的论证方式抓住了他,促使他以这本书的形式,来一步步厘清对维特根斯坦论证过程的理解。
克里普克是维特根斯坦少有的杰出读者之一,他谦逊地声称在这本书中自己的主旨是跟随维特根斯坦的步骤,忠实呈现《哲学研究》中重要问题的展开思路,在解决自己的疑惑的同时,帮助其他哲学专业的师生更深入地理解维特根斯坦。事实上这本书深深地打上了克里普克自己思想的烙印,既可以看作是《哲学研究》的辅助读物,毫无疑问也是研究克里普克在逻辑学、数理逻辑和哲学领域建树的必读之作。
子午线译丛第一辑中出版了阿兰•巴丢的《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是巴丢对维特根斯坦前期著作《逻辑哲学论》的专题解读。克里普克这本书则是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哲学研究》的解读。这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在维特根斯坦的巨大阴影下,谨慎地截取了他思想的一个部分严阵以待,当然这必定基于他们对维特根斯坦整体思想的把握;作为杰出的解读者,也必定在思想对弈中显示出其自身的不凡功力和思想特色。
就像读巴丢那本书一定要手边放一本《逻辑哲学论》一样,读《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这部传说中的“克里普克斯坦”,也一定要像克里普克建议的那样,和《哲学研究》一起读。这本书既适合哲学系教师在开设《哲学研究》专题课时使用,也适合那些雄心勃勃的读者在打算独自攻克维特根斯坦著作时参考。
两本书,不,四本书可以同时并置案头,细细对比深读。
-
保卫马克思
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 法国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作者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享有很高的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打下了很深的基础。
-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II 人能自主選擇而負擔道德責任嗎?
面對義務,我們有服從還是反抗的自由嗎?面對抉擇,我的行動準則是什麼?
服從道德是否意味著我們將失去自由?但人若沒有自由意志,仍需負擔道德上的責任嗎?
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價值嗎?不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人性嗎?
當你面對左右為難的處境──
你需要道德哲學,讓你冷靜理性進行辯證,發展出一致的價值和判斷標準。
當你陷入左右攻防的理論胡同──
你需要道德哲學,把你拉回人類的真實處境,讓思想充滿人性的溫度。
人的真實生活充滿複雜的道德抉擇,更得不時面對艱難的處境:
從出門購物──可以購買對環境不友善的食物或商品嗎?該在壓榨員工的商場購物嗎?
職場倫理──老闆要求我欺騙廠商,作為員工我該照做嗎?為了把商品賣到集權國家,我可以做出多少退讓?
到生死交關的抉擇──懷了無能力照顧的寶寶,我可以墮胎嗎?國家對人民的生命可以干涉到哪個程度?
有些決定就在咫尺之內,但影響的卻是千里之外他者的福祉──我該喝下血汗咖啡、購買血汗手機嗎?
有些事情雖然發生在遙遠的他方,卻是人類普世關注的問題──他們該接納無家可歸的外國難民,還是先照顧國民利益?
事實上,處理道德困境不只有一種思考方式,也不只有一種判準。道德哲學在於對充滿情緒的人生經歷中,進行冷靜理性的辯證,以發展出一致的價值和判斷標準,讓人得以安身立命。道德哲學也在於進行形式上的辯論和攻防時,不時拉回自身和人類的真實處境中去同理,以免流於空洞、無法實踐的理論。
道德哲學還會觸及更深刻的形而上問題: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從何而來?道德的目的是幸福,但幸福若受制於機運,道德上的努力是否有意義?道德需思及動機或目的嗎?不考慮動機或目的的道德是更高尚還是更僵化?
道德哲學也與現實處境息息相關:道德若是群體共同約定的價值和規則,勢必為個人和群體的福祉而服務,也勢必產生權利和義務,那麼這些權利、義務和福祉在社會中該如何分配?
閱讀了歷代哲學家的意見,你會發現,人類面臨的道德處境一直沒有太多改變,變換的只是外在形式。你更會發現,道德哲學的思考,不會只是形式上的辯論,而是觸摸到人類最真實的困境,進行有溫度的反思。
【看歷代哲學家如何回應相同問題】
◆道德從何而來?
盧梭認為,道德來自直覺,是人類對於他人受苦的感受,這種同理心有益於物種和個體生存,因而能保證道德的普世性面向。巴斯卡認為,道德是透過教育與習慣,建立在習俗之上,在現實中,善惡的定義會隨著歷史演進。笛卡兒認為,道德規範人類行為的能力但也受時代演變所支配,因此每個人應該要說清楚,贊同某項道德的條件。
◆道德是相對的嗎?是否容許例外?
康德認為,道德若沒有普遍規則就失去意義,確實戮力於實踐,才能賦予道德原則價值。亞里斯多德認為,道德行為必須衡量其現實後果,這種審慎思考並做出最適判斷的能力就是德性。
◆沒有自由就沒有道德,但自由意志存在嗎?
阿奎那認為,自由意志必定存在,否則人就無需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道德規範和法律也不具備意義。尼采認為,自由意志是神學家為了懲罰和定罪虛構而出,讓行動者產生罪咎感。史賓諾莎則認為,自由是幻象,是人類對於理性無知的結果。沙特認為,人類不但是自由的,而且還是絕對的自由,無人能從中逃脫──我們是如此自由,以至於沒有不自由的自由。
◆國家是否應該對公民施行道德教化?
亞里斯多德認為,公民道德教育是國家的主要任務,因為教育是城邦團結與幸福的條件,目的在於傳播對集體福祉有益的共同價值。羅爾斯主張限制國家對個人的干預,透過公正的公共機構,公民便能發展出道德感並保有自由。
【道德哲學QA】
◆為什麼要學習道德哲學?
讓我們面對抉擇時,有能力理解為什麼要去做或是為什麼不去做。
◆道德哲學在談什麼?
道德是規範人們行動的普遍要求,道德哲學則在釐清這些要求的來源和準則。討論關於「對」「錯」和「善」「惡」的行動和意圖。
◆道德哲學有哪些主要傳統?
道德的懷疑論者:例如尼采,他認為道德是種疾病,是文明規訓人類的手段,目的是為了生存和宰制所進行的鬥爭。道德的絕對論者:例如康德,他認為道德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命令,人應該為了道德本身而非道德帶來的益處而行善,道德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道德的德性論者:例如亞里斯多德,他認為道德在於一個人慎思明辨做出最適判斷的能力,做出合乎中道的決斷,就是符合道德的行為。道德的效益主義者:例如彌爾,他認為行動結果的總體效益是道德的指標。
◆台灣需要道德哲學嗎?
台灣人遇到的困擾,不是道德太少,而是道德泛濫。我們自我馴化為討好他人的可愛動物,卻缺乏裡外一致的道德準則,也缺乏對現存禮教的批判和反省能力,更缺乏進行價值判斷的能力。
我們需要為自己設定價值、訂立規範,以獲得真正的自由。這正是台灣需要道德哲學的理由。
名人推薦
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作者
沈清楷/輔仁大學助理教授、哲學星期五創辦人之一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黃冠閔/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益中/《思辨》作者、熱血公民教師
羅惠珍/《哲學的力量》作者
-
从康吉莱姆到福柯
-编辑推荐-
•收录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的得意门生——皮埃尔•马舍雷对“规范”问题长达30多年的研究文章。
•对于中国学界而言,福柯早已是征引频频的经典思想家。但我们往往忽略了福柯思想脉络(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古典时代疯狂史》)的源头,即他的老师乔治•康吉莱姆的思想。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沿着康吉莱姆的指引,福柯逐渐探索出了自己的研究特长所在。
•康吉莱姆的重要代表作《正常与病态》已出版中译本,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检视康吉莱姆到福柯这样一条思想发展线索,这既有助于我们理解福柯的思想取径,也有助于我们进入康吉莱姆的思想场域。
•马舍雷这本书正是在这一点上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开掘:它专注于“规范”这一重要概念,重新梳理康吉莱姆到福柯的思想演变关系。因而,对于时下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述,而且,它本身便是这思考的结晶。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皮埃尔•马舍雷从1963年到1993年这三十来年所撰写的关于“规范”问题的文章,它见证了作为哲学工作者的马舍雷这些年的研究路线,不仅仅关注纯粹的思辨问题,而是关注康吉莱姆经常引用和评论的一句话:“所有陌生的内容都是好的”。本书由以下五篇文章组成:
(1)《乔治•康吉莱姆的科学哲学:关于诸科学的认识论和历史》。这是马舍雷在学生时期就康吉莱姆的思想所作的报告,后经康吉莱姆推荐,发表在由福柯任编委的久负盛名的《批判》杂志上。当时,康吉莱姆本人受阿尔都塞邀请到场聆听了这场“讨论他的思想”的报告。后来,当该文章以后记出版于巴西版《正常与病态》时,康吉莱姆认为“这篇文章是失真的”。
(2)《规范的自然史》。这是马舍雷为1988年1月召开的“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国际会议所作。正如本文作者所说,该文“是为了更深入地探索福柯工作中狡猾的方面,为了更好地描绘出其哲学的轮廓”。作者认为,将福柯和斯宾诺莎放在一起阅读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3)《通过福柯:从康吉莱姆到康吉莱姆》。这是马舍雷在国际哲学研究院于1990年12月举办的一个主题为“乔治•康吉莱姆,哲学家,科学史学家”的研讨会上所作的发言。该文奇怪的标题,正是马舍雷想要说明的,那些将福柯和康吉莱姆既联系又区分开来的东西,以及贯穿其中的差距和紧张,都将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令人兴奋。
(4)《乔治•康吉莱姆:一种思想的风格》。这是马舍雷受《哲学手册》之约为一期纪念康吉莱姆逝世的专刊而写的文章。马舍雷在写下这篇文章时,再次感受到了康吉莱姆的教诲和其作品对他个人的影响。
(5)《〈关于正常与病态的一些问题〉中的生命规范和社会规范》。这是马舍雷为1993年召开的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社会史第五届国际研讨会所作的演讲。马舍雷指出,康吉莱姆的医学博士论文《关于正常与病态的一些问题》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生命体的经验”。康吉莱姆关心的是生命规范和社会规范如何相互影响,他非常重视规范问题的生存维度,对他来说,哲学思考和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从未完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