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
● NETFLIX 即将推出依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
● 费兰特以解剖刀般的笔触 还原青春的羞耻、绝望、愤怒和欲望
● 只有直面丑陋和不堪的真实 年轻人才能获得面对自己的力量
● 作家作品迄今被翻译成45国语言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2019)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继“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后的最新一部作品,聚焦于出身那不勒斯中产家庭的女孩乔瓦娜的青春和成长。
在她父亲离家两年前,十二岁的乔瓦娜偶然听到父亲对母亲说自己很丑,越来越像他一直嫌恶的妹妹维多利亚,这句话驱使乔瓦娜第一次走向那不勒斯下城,面对父亲抛在身后的卑贱过往。
乔瓦娜见证了姑姑维多利亚和恩佐昔日荒诞而悲剧的爱情,也和恩佐的遗孤托尼诺、库拉多和朱莉安娜缔结了古怪的友谊。那片粗鄙和鲁莽的低等社区,逐渐成了乔瓦娜反叛上城的中产阶级伪善生活的工具。她以一种自虐般的激情观察并模仿成人世界的谎言:父母虚伪的婚姻、维多利亚烂俗的情感故事、父亲和姑姑争夺的那只手镯的真相…
某一次跟随姑姑去教堂时,乔瓦娜邂逅了虔敬而博学的罗伯特,并暗暗介入到朱莉安娜与罗伯特的恋情中间。在对罗伯特的暧昧想象破灭后,乔瓦娜以一种利落而残酷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处子之身。在去威尼斯的火车上,十六岁的乔瓦娜和好友互相许诺,要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进入成年。
-
鄙视
婚后两年,丈夫在工作、金钱和理想面前节节败退,妻子的鄙视成了对他而言最大的惩罚。他时时揣摩自己为什么被妻子鄙视,却把妻子越推越远,一桩原本幸福的婚姻即将轰然崩塌。
“我鄙视你,这就是我不再爱你的原因。”
✲
★意大利的“鲁迅”
★20世纪意大利国民作家◈犀利审视时代的精神症候
★15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入选法国《世界报》20世 纪百大图书。
★由新浪潮名导戈达尔翻拍成《蔑视》,成为影史标杆
★卡尔维诺、加缪、埃科、苏珊·桑塔格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鄙视》写的是婚姻危机,讲的是现代人的爱无能。
★我渴望的其实不是分手,而是重新相爱。
★阅读莫拉维亚,就是阅读我们时代的精神症候。
✲
我偏爱莫拉维亚,他是意大利唯一一个就某个角度来说我愿称之为“风俗”派的作家:定期交出的作品中有我们这个时代时光流转间对道德所下的不同定义,与风俗、社会变动、大众思想指标息息相关。——卡尔维诺
·
我们的意大利朋友在今天的全部创作中,体现出一种豁达、一种由衷的热情、一种鲜明的朴实,这些是我们法国作品所略微缺乏的。——加缪
·
我们不要忘了,中流社会说的意大利语,其最高尚的形式,其实源自一些作家朴实而且完全为大家所接受的散文,比如莫拉维亚。——翁贝托·埃科
·
莫拉维亚的作品被看作一种对意大利社会进行批判探索的介入文学的起点。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通常是一个既头脑清晰又无能为力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他远在萨特的《恶心》和加缪的《局外人》之前,就表达出一种存在的不安。丧失行动的能力,而又对自己的不行动有负疚感,他不停而又徒劳地去适应一个离他远去的世界。对生活的厌倦和冷漠是莫拉维亚世界的中心主题。——米歇尔·玛利(《导读戈达尔》作者)
·
在他的小说中,爱情几乎总是受苦而不是享受。不管是在最不忠诚、最热烈的时候,还是在讨论夫妻关系的时候,它很少能解除一种咬牙切齿的疏离感,因此,他作品中的人物经常在惊讶、困惑的不同阶段中互相凝视。无论如何,他的作品是具有启发性的。他把强迫性的思考和梦幻般的情节展开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完全个人化的世界观,迫使我们把书翻到最后,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既一致又难以捉摸的心理结构,以至于读者会在未来数周——我身上则是数年——思考它,重新考虑它。如此,我对一本书没有更多要求。——提姆·帕克斯(《鄙视》英文版导读作者)
·
莫拉维亚笔下的里卡尔多跟其他几部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他们都在与现实抗争,竭力想征服现实,因为他们感到受到现实社会的排斥,无法融入现实生活”。小说《鄙视》就是从一对普通的夫妇感情生活的破裂这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危机。——沈萼梅(意大利文学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
莫拉维亚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而《鄙视》又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写于上个世纪50年代,却特别贴近当今中国的生活。故事讲一个在罗马寻求发展的剧作家里卡尔多的遭遇,他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接了一些收入颇丰的工作之后,买了房子和车子,却遭到妻子的鄙视,两人关系破裂。他为付月供蝇营狗苟,妻子也沦为制片商的情妇。莫拉维亚用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经济发展时期的夫妻关系,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里卡尔多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丧失尊严,沦为工具的过程。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相爱,赤诚相对,这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艰难?这也是作者通过整个故事,反复探讨的问题。——陈英(意大利文学翻译,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
·
莫拉维亚被认为是“天生的叙事者”。他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化为各种抽象的人生态度:《冷漠的人》《鄙视》《不由自主》《同流者》和《愁闷》等。继而以叙事文学的形式,创造出无穷的人物和场景,动作与行为,以及复杂的心理活动,以一个局外人的严厉而敌视的目光,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一针见血地批判资产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生存状态,而且这些状态又主要与他所创造的知识分子形象紧密相关。在小说《鄙视》当中,影评人里卡尔多为了摆脱经济上的窘境而迎合制片人的要求,甚至被妻子怀疑有意将她献给制片人,并因此遭到妻子的鄙视。这个形象正是莫拉维亚创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中的一个,而小说的书名又一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魏怡(意大利文学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
莫拉维亚是意大利文学史上一位公认的来不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小说家。——《共和国报》
·
莫拉维亚是意大利“本世纪继皮兰德娄之后在全世界最受推崇和赞赏的作家”。——《新闻报》
·
尽管是让-吕克·戈达尔将莫拉维亚的《鄙视》改编成电影,贝托鲁奇导演了《同流者》,但莫拉维亚真正的精神亲属是费德里科-费里尼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纽约时报》
·
莫拉维亚如今被忽视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为这种道德目的和艺术完整性的罕见结合曾经使他跻身于欧洲最优秀的作家之列。我认为,现在是重新评估的时候了,也是他的作品推出新版本的时候了。——《卫报》
·
莫拉维亚的所有文学作品都充斥着他那个时代原始而尖锐的现实主义,自他充满挑衅意味的处女作《冷漠的人》(1929)出版后,就一直如此。——意大利驻沪总领事 陈琪(MIchele Cecchi)
-
奶酪与蛆虫
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一位普通的磨坊主,生活于16世纪意大利东北的弗留利地区。他能读会写,读过《十日谈》、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之类的书,也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它们。他先后面对乡邻、神父和宗教法庭的法官,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教会和世界的看法。如果有机会觐见教皇、国王,他也想要慷慨陈词。
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他大声指斥压迫穷人的教士、贵族,呼吁教会放弃特权、返朴归贫,甚至渴望发起一场激进的宗教改革。对他的两次审判相隔十五年,亲朋的退避、教士的斥责和审判官的威吓,皆未动摇他“离经叛道”的立场和信心。
最终,在近乎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之后,由于教皇的直接干预,他被宗教法庭下令烧死在火刑柱上,就死在大名鼎鼎的布鲁诺被烧死前夕。
金茨堡在错综复杂的审判档案和精英文化、低层文化之间穿梭游走,编织了一个结构巧妙、叙述迷人的故事。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的奇思异想、喜怒哀乐和挑战权威的决心,16世纪欧洲大众文化的瑰丽图景乃至欧洲宏大的历史画卷也徐徐展开。
编辑推荐:
★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本书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的名著,自1976年出版以来,享誉全球,至今已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捷克语、希伯来语、波兰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抽丝剥茧,探索个体的知识来源与世界观,呈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
在本书中,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探讨主人公离经叛道的思想、读过什么书、可能接触过哪些思想和团体,展示了他读过的那些书与他阅读这些书的方式之间的差异,他以相当不同的方式重述(甚至扭曲)了他读过的内容。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生活,还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他以一己之力向宗教和政治权威发起的挑战,也可以感受到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交织渗透: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印刷术都对这个“边缘小人物”产生了影响。
-
运送孩子的火车
有时候,
我们不得不放弃一切,甚至是母亲的爱,
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命运。
一个热衷于给鞋子打分的孩童,一列从那不勒斯驶向北方的火车。
从愤然出走到回归故里,跨越四十八年的人生抉择。
基于二战后意大利的真实历史改编,“那不勒斯四部曲”译者陈英倾情献译。
————————
《运送孩子的火车》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作家薇奥拉·阿尔多内关于儿童教育与成长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开始于1946年秋天的那不勒斯,那里贫穷、绝望,大多数人都是文盲,七岁的男孩亚美利哥和母亲生活在贫民区一间很破的房子里,他与成千上万的南部儿童一起上了火车,到北部家庭生活几个月。亚美利哥远离他熟悉的原生环境、他的母亲与那不勒斯的小巷,找到了自我与梦想,改变了人生的既定命运。1995年他故地重游,还是看到很多街头小子,他们没有未来,没有家庭支撑。回顾自己的过去,亚美利哥和故乡一刀两断的决绝态度也发生变化。儿童的成长需要关爱,作为成功男人的亚美利哥通过对侄子的关爱,内心也得到了救赎。
————————
★ 一个热衷于给鞋子打分的孩童,一列从那不勒斯驶向北方的火车,一段充满个人情感与经验的历史记录。
★ “我的母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从愤然出走到回归故里,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一切,甚至是母亲的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命运。
★ 面对原生家庭和收养家庭,我们该做出怎样的抉择?爱有很多种面孔,一个放我们离开的人会比让我们留下的人更爱我们吗?等我们长大后,应该怎样面对自己分裂的生活?从生长于贫穷城区的小孩到令人尊敬的音乐家,层层设问之下,是对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的印证。
★ 基于二战后意大利的真实历史改编,已被翻译成25种语言。阿尔多内以儿童的语言,讲述被遗忘的历史、对重生的痛苦反思,与对出身、阶级的勇敢检视。
★ 《运送孩子的火车》探讨了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强烈推荐给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粉丝读者。——《图书馆杂志》
————————
【名人推荐】
在这个艰苦而最终被救赎的家庭中,童年的纯真与战争的残酷交织在一起。有时候,恰恰是那些不可能的选择和命运交叉的道路,使我们走到了远远超出想象的地方。
——丽莎·温盖特(Lisa Wingate),美国作家
文学胜于政治。我在读了《运送孩子的火车》后说了这句话。
——米凯莱·塞拉(Michele Serra),意大利作家
【媒体推荐】
阿尔多内精心制作的故事探讨了身份和归属感,强烈推荐给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粉丝读者。
——《图书馆杂志》
阿尔多内成功地描绘了在艰难环境下,我们成长所要面临的挑战。
——《出版者周刊》
亚美利哥的第一人称视角写得非常精美,这部偶尔透露着忧郁气质的小说描绘了对作为爱本身那种深刻的普遍性。
——《书单》
-
马可瓦尔多
一年四季轮回 一季一个故事
在沟渠里仰望星星 一个小工眼中城市的奇趣与窃喜
马可瓦尔多是位城市小工。在充满着水泥和沥青的城市森林里,他却试图寻找大自然。春天花坛里冒出来的蘑菇,秋天城市上空的候鸟,都能让他那灰色贫乏的世界变得多彩肥沃。他有一双敏锐善感的眼睛,时刻捕捉着四季的变化和都市的隐秘。对他来说,“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
读者期盼已久、简体中文版首度问世的《马可瓦尔多》,是卡尔维诺创作生涯中一部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开启了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卡尔维诺在这一系列故事中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为其后来的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马可瓦尔多式的那些小不幸和小欢喜,卡尔维诺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以此作为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
我将如何呼唤你
忠于自我而活,不应该是一种奢望。
意大利版《丹麦女孩》,斯特雷加奖终选入围作品;
关于性别认知障碍,关于爱与勇气,关于那些在黑暗中寻觅自己的光的人……
+++
这个故事里充斥着折磨与痛苦,愤怒与疲惫,而其中最动人心魄的,是刻骨铭心的爱。 ——斯特雷加奖 推荐词
+++
“我坐在手术室旁冰冷的走廊里,你光着身子躺在里边,这是你作为女孩、女人和女性的最后时刻。”
VS
“我比那些你们眼中的男人更像男人,因为他们天 经地义是男人,是自然和命运让他们成为男人。但我却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磨破指甲、咬断牙也要成为一个男人。”
+++
内容简介:
18岁的伊娃躺在塞尔维亚一家医院的手术台上,因为麻醉,她失去了知觉。
医生们用绿色记号笔在她身上画线,标出手术刀落下的位置——乳房,子宫、卵巢和阴道……
如果手术顺利结束,那么,世界上就不再有伊娃,而亚历山德罗将迎来新生。
*
作为一个小女孩,伊娃是如此普通,天真勇敢,有疼爱她的父母亲人,生活无忧无虑。但她似乎又有些怪异:她喜欢火车机械玩具而非公主洋娃娃;她总爱穿着裤子,讨厌裙子;她偷偷告诉表姐自己其实是个男孩……她想变成亚历山德罗——这是一个男人的名字。
她忍受着旁人的白眼与侮辱,想方设法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甚至不惜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她唯一的武器,就是父母的爱。作为一个“性别认知障碍”人士,她自然是不幸的。而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里往往会加倍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