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大師赫斯曼(Albert Hirschman)研究拉丁美洲時發現他所謂的知識分子的總是敗北情結:即他們對於所有改革的嘗試都以妥協告終,並且總有這樣那樣不符合西方的本質的判斷。 本書編者希望能告訴讀者和那些有敗北情意結的中國知識分子,所謂「西方的本質」,在西方也是具有爭議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矯正價格和矯正所有制的典範,不應稅為解決發展中國和杜會主義國家問題的萬應靈丹,歷史不是給定的,只有人才能寫歷史。詹隼(Charles Johnson)等人曾說,如果按照傳統的經濟分析,日本很多事做得不對,然而也許正因為做得不對,它終使日本成為了一重要的工業大國。 本書作者希望和讀者一起去繼續探討:近二十年來的中國改革是否已帶來了一種熊彼特所說的「破壞性創新」的思想轉變了呢? -
將錯就錯
據說今年是公元第二○○○年。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中國人從周厲王共和元年以下的準確紀年己有二千八百年以上,平常說法是『五千年中國文化』,怎麼弄到現在反而才只有兩千年了?....我們人類實在歷來就生活在以訛之中,所謂『真理』大多是將錯就錯的結果罷了。史家的諸多爭論,例如曹雪芹到底死於公元一七六三年還是一七六四年,其實都可免了,因為『元年』都己經弄錯了,其他的年頭對不對還有什麼要緊。當年在北大讀書時曾有一句口頭語,現在看來仍是顛撲不破的唯一真理:天下本無對與錯,權且是將錯就錯! 本書是作者近年所寫的文章結集,分八輯,近一百三十篇。 -
通三统
本书体现了作者近年的主要关切,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篇则提出,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 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 -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中国在校的大学本科生已经超过两千万人,如何改善大学的本科教育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题,着重讨论如何转变我国大学数十年来形成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从以往那种只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本科培养模式,转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许多学者提出,本科教育和大学人文教育应该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的模式,使之转变为研读古今中西原著经典的方式。为了改变时下我国大学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现状,应精心设计中国大学人文教育最基本的必修课,以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大学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必修的“共同核心课程”。这些意见和建议无疑有利于开阔探索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路。 本书是首届中国文化论坛的实录,不仅收入了会议论文,而且保持了会议中的现场提问、回答和讨论,力求再现思辨严肃而气氛热烈的论坛现场。 -
中国大学改革之道
大学改革为何如此难以取得成功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许在于大学改革本身涉及了某种内在的困境,而任何大学改革如果不能充分认识这一困境,找到相应的出路,就难以达到预想的目标。教育之所以可能,在于传统的存在,而教育总是通过“温故知新”来传承和更新这一传统。如果传统没有任何价值,教育也就毫无意义了。然而,大学改革总是会面临改造教育赖以进行的“传统”的艰巨任务。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之间的微妙关系,要求大学改革应该把重心放在培养和完善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主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传统上。 -
北大五论
本书包括讨论北京大学改革的五篇文章,同时另有一篇前言。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大学教育以及中国文化、中国教育自主性的讨论热潮正在兴起。作者的这些文章,当能使有心的读者在一个更大、更深背景上展开问题,认真思考中国文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