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百家
讲谈社·中国的智慧系列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在这样混乱的状态下,诸子百家反复思索如何统一天下、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生活。他们为此构筑庞大的思想、著书立说、周游列国,从而诞生了中国思想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
享乐至上主义者杨朱、兼爱非攻的墨子,他们二人的思想为何能广受欢迎以至二分天 下?以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促进新王朝出现的邹衍有着怎样的宏大构想?“白马非马”的公孙龙有着怎样的缜密逻辑?最新出土的资料又描绘了老子、孙子、孔子怎样的真实面貌?
汉学大家浅野裕一以其简明生动的文字,一一解读了这些伟大的中国思想家的智慧、策略和梦想,让我们领略了诸子百家时代的魅力。
编辑推荐
★原典、翻译、背景加解读,30分钟读懂一位先贤
★海外视角再解读,日本加印近20次,炙手可热汉学家
★读《诸子百家》,莫忘传承千年的华夏魂;与先贤对话,唤醒中国人血液里的精神文明
“藤萝紫”配色,打造汉学圈新网红,国潮青年国风单品
诸子百家如黑夜繁星,燃尽中国人的精神之魂。
诸子百家的精神,构筑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脊梁。
让《诸子百家》,常伴身边。
-
戦国諸子評述輯証
本書以《莊子‧天下》為主要線索,廣泛搜集戰國時代著作已亡逸的諸子評述資料,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學術史的考證及探索。上編為戰國諸子評述資料的輯校,所收包括子思、禽滑厘、宋鈃、尹文、彭蒙、田駢、慎到、關尹、陳仲、魏牟、惠施等十一家。除了抽繹、迻錄各家資料外,對於原文的疑難字句及訛誤、脫衍等現象,也參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大量的校理工作。下編收錄八篇與上編所涉諸子有關的考證文章,包括對於《禮記‧檀弓》所記子思家世、宋鈃的年世約數、《文子》依託尹文立說、慎到的學術淵源、《於陵子》的成書時代等問題的辨析。 -
孟子讲义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过去学者所注重的只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及考据的角度对其思想、典章、名物等加以研究,而很少涉及其散文艺术和写作技巧方面。永概则遵循了本师吴汝纶之说[义理、文章、训诂,虽一源而分三端,兼之则为极至之诣],对其文法、创作经验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总结归纳且语言典雅生动,色彩鲜明,感情充沛,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了解孟子一书的本义,并更好地掌握有关文法评论、艺术分析的方法。 孟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一生活动于战国中期。是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的继承者、发扬者,也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大师和代表人物。后世,1083年被宋神宗封为“邹国公”,1331,被元文宗加封为“邹国亚圣公”。 在中国,“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位有远见的母亲真是没有白费心思,她的儿子孟轲终于在中国历史上久享盛誉,与儒学始祖孔子一道被称为“孔孟”,孟子本人也被尊为“亚圣。” -
新辑本桓谭新论
本书是著名学者朱谦之先生在吸收清人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对汉代思想家桓谭的著作《新论》作的一个全新的校辑本,内容更全,编排更合理,按照原书篇目厘为十六卷,并附有参考资料,是迄今为止一部最好的辑本。 -
韩非子新校注
《韩非子新校注(全2册)》是《韩非子》的校注本,它选择精良的版本加以校勘,以汇集前人注释成果和体现当代学术水准为主。撰者在阐释和评注方面有其独创的见解,值得一读。 -
诸子通考
《诸子通考》主要内容简介:诸子之学,兴于春秋之末,至战国而大盛,至两汉而渐以衰替。其兴盛,其衰替,自有其所以兴替之故,此所以兴替之故,在学术本身者,谓之“困”;在当时环境者,谓之“缘”。事物之发生或消灭,皆有其内在之“因”,外界之“缘”,不仅学术为然也。譬之植物,所以能萌芽滋长者,必有其能萌芽之种子焉,此内在之“因”也:必有其可以使种子萌芽之土壤、水分、阳光焉,此外界之“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