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史
本书为作者于1931年所撰写之讲义,上自秦人一统之局,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秉其一贯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史学要旨,深入浅出的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旨呈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诚如作者所言,“学者就吾所讲,退而循送马班两史,庶有窥乎秦汉两代史迹之大概。既有精治马班原史,涉猎吾书,亦足供讨论钻研之一助。” -
文书行政的汉帝国
日本学界在秦汉史和简牍学研究领域卓有影响的一部著作。作者以简牍为资料依据,深入剖析汉王朝的文书行政体系及运行机制,认为简牍这种书写材料成就了汉代的文书行政,而汉王朝集权帝制的确立与巩固很大程度上也归因于文书行政的贯彻实行。 -
汉官六种
汉官六种是东汉时期陆续产生的六部关于汉代官制、礼仪的著作的总称,即《汉官》、《汉官解诂》、《汉旧仪》、《汉官仪》、《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汉仪》六书。此六书唐宋以后散失,现在只能看到元人和清人的辑本。本书即是在辑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对研究我国职官制度史很有参考价值。 汉官一卷 佚名撰 清孙星衍辑 汉官解诂一卷 汉王隆撰胡广注 清孙星衍辑 孙星衍叙录 汉官旧仪二卷补遗一卷 汉卫宏撰 清纪昀等辑 汉官旧仪提要 汉官旧仪卷上 汉官旧仪卷下 中宫及号位 补遗 前汉书凡四条 后汉书凡九条 艺文类聚凡九条 北堂书钞凡五条 钱文子补汉兵志一条 汉旧仪二卷补遗二卷 汉卫宏撰 清孙星衍辑 孙星衍叙录 汉旧仪卷上 汉旧仪卷下 中宫及号位 汉旧仪补遗卷上 汉旧仪补遗卷下 汉旧仪一卷 汉卫宏撰 清王仁俊辑 汉官仪一卷 汉应劭撰 元陶宗仪辑 汉官仪二卷 汉应劭撰 清孙星衍校集 孙星衍叙录 汉官仪卷上 汉官仪卷下 汉官仪佚文一卷 汉应劭撰 清王仁俊辑 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一卷 汉蔡质撰 清孙星衍校集 孙星衍叙录 汉仪一卷 吴丁孚撰 清孙星衍校集 孙星衍叙录 -
秦汉史
北大名家名著文丛 一百年来,被誉为最高学府 的北京大学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事 业始终紧密地连在一起。北大深 厚的文化积淀、严谨的学术传统、 宽松的治学环境、广泛的国际交 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蜚声中外 的知名学者、教授。他们坚守学 术文化阵地,在各自从事的领域 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写下了一 部又一部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深 远影响的著作。 “北大名家名著文丛”精选北 大知名学者撰写的人文社科类的 学术著作,旨在反映北大几代学 者的学术成就,展现他们的治学 风范。 -
汉代贸易与扩张
余英时以汉代的贸易和扩张为中心,全面考察了汉代中国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对外关系,在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重新审视了汉朝所面临的经济和军事问题,最终展现了一幅综合的汉代画卷。尽管写于1960年代,但该书对厘清诸多近年来的史学热点问题颇有裨益,如纳贡体系,余著依据当时政治、经济的现实背景对中国纳贡体系在汉代的建立与成长做了极其精彩的阐述。就纳贡体系从建立到崩溃的漫长历史而言,余著可当之无愧地构成了正确评价纳贡体系的必要基础。正如杨联陞所言无论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此书在任何语言中都是对这一主题的首次全面研究,为理解中国历史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
目录 前论 郡县制度渊源论略 第一章 统治政策与行政区划 第二章 郡府组织 第三章 郡尉 第四章 郡国特种官署 第五章 县廷组织 第六章 乡官 第七章 郡县学官 第八章 上计 第九章 监察 第十章 任迁途径 第十一章 籍贯限制 第十二章 任用杂录 第十三章 秩绶表 附录一 政风述要 附录二 引用及参考书目 本卷成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