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n inkstone, a piece of polished stone no bigger than an outstretched hand, is an instrument for grinding ink, a collectible object of art, a token of exchange between friends or sovereign states, and an inscriptional surface on which texts and images are carved and reproduced. As such the inkstone is entangl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elite masculinity and the culture of wen (culture, literature, civility)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 for over a millennium. Curiously, this ubiquitous object in East Asia is virtually unknown in Europe and America.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introduces its hidden histor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o scholars and collectors and in so doing, writes the stonecutters and artisans into history. Each of the five chapters is set in a specific place in disparate parts of the empire: the imperial workshops in the Forbidden City, the Duan quarries in Guangdong, inkstonecarving workshops in Suzhou and elsewhere in the south, and collectors’ homes in Fujian. Taken together, they trace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inkstone between court and society, and through the course of its entire social life. In bringing to life the people involved in making, using, collecting, and writing about the inkstone, this study shows the powerful emotional and technical investments that such a small object engendered.
This first book-length study of inkstones focuses on a group of inkstone carvers and collectors, highlighting the work of Gu Erniang, a woman transitioned the artistry of inkstone-making to modernity between the 1680s and 1730s. The sophistication of these artisans and the craft practice of the scholars associated with them announced a new social order in which the age-old hierarchy of head over hand no longer predominated.
-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作者施錡围绕“宋元艺术史的博物学文化”进行理论论证,用实例剖析阐述,形成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文章,图文并茂,内容涉及中外,延展古今。不是单一地就艺术论艺术,跨学科、跨地域地引用、论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内延出发,分析了艺术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无论我们怎样给中国古代画史下定义,中国古代画史的内涵还是由形成于系谱的历代画家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中国美术史论界以往对中国古代画史的研究,其主要还是定位于绘画本体及其审美表现形式与技法风格的研究上,无非就是冠之于“史”的名义而已;而施錡博士则规避了以往研究的窠臼,调整了自己的研究观念,她把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作为自己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透镜,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还原于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宏大背景中,以追问宋元两朝绘画与文史之间所交融的现象和本质之关系。
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中国古代绘画已不再是一种纯然的外在审美表现形式,施錡博士把画面形式本体所呈现的物象与人等诸种元素紧密地维系于中国古代文史传统中,通过透视中国古代官制、宗法、政治、、民俗、器物与服饰等文史成因,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向博物学领域拓宽与拓深。从学理上讲,施錡博士是籍助于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在博物学研究观念的策动下,有效地发现、思考与解决文史研究的新问题。因为,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画面所表现的物象与人等元素,其必然是对一个特定时期之文化与历史的审美记忆,这些元素反过来必然也可以成为对文史领域博物学研究的有效注解,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纯然表现画家个人意境的审美元素了。然而,即便是画家个人的审美意境,其也必然把画家生存的文史背景投射在作品的形式本体上。这就是从一件古画看文化、看历史,而不再是囿限于一个狭小的视域,仅从一幅绘画看作品本身。以画论画的年代持续得太久了,当下是一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论画的博物学年代终于到来了。
-
遗址与图像
本书为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丛书第三卷,全书源于OCAT研究中心2017年度的年度展览。本次展览为两所世界顶尖大学的联合展示,即“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项研究计划”。牛津大学的部分,是隶属大学考古研究所的“历史环境图像资源库”(Historic Environment Image Resource,简称HEIR)所提供的考古遗址历史照片,包括“‘彼时’与‘此时’”、“摄影作为艺术”、“考古遗址的发掘与再造”三个单元的照片,并对1939年英国萨顿胡(Sutton Hoo)船葬遗址发掘过程进行整体的幻灯片展示。正如埃尔斯纳教授所说,这些摄影作品提供了两种比较形式,来自多个地区的不同记录方式构成了19世纪中叶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多元文化比较,而通过这些在不同时期记录相同遗址的摄影文献我们又可以在当代学术的视野下尝试更进一步的比较,即遗址与进入博物馆之前的文物所经历的变化,包括它们在物质上的变更以及在人们的目光与想象中的变迁。这一点也正是芝加哥大学“天龙山石窟”项目的出发点,研究人员对散落海外的天龙山造像进行三维扫描,采集信息并建立模型,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石窟。尤其有意义的是将藏于海外的天龙山造像与石窟的历史照片相对照,为造像找到原址,通过数码技术将这些残缺部件重新组合起来,从而使被肢解的佛头和佛手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了曾经失去的身体。这种文物对于原境的要求,被巫鸿教授概括为“不可移动的文物”。除了埃尔斯纳教授与巫鸿教授的展览序言与文章之外,关于19世纪以来摄影对考古发掘、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影响与反思,可详见本书中由牛津大学Katharina Ulmschneider博士与Sally Crawford博士撰写的文章与图录;关于天龙山项目的内容与意义,详见芝加哥大学蒋人和教授的文章,关于展览的技术问题可参考太原理工大学张晓教授的说明文字。在本书中,我们还收录了阿洛伊斯·李格尔有关文物保护的重要文献《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的完整英文译本,以及陈平教授最新修订的中译本,供读者参考。
-
道在瓦甓
道在瓦甓,语出《庄子·知北游》,意为大道无处不在,即便是身边最不起眼的平常之物也有道存焉,一片瓦甓,一块残砖,都是素朴本真的存在。从秦汉、魏晋流传下来的砖瓦遗迹,虽不比鼎彝等重器罕见昂贵,却别有一番盎然古意,更因存有古代吉语图案,备受晚近金石收藏家青睐。
吴昌硕是近代声名卓著的艺术家,在金石、书画、诗文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相当的成就和影响。他以古砖为媒,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收藏交游圈,结识了吴云、潘祖荫、吴大等良师益友,亦从古砖中汲取养料,以之入印、入书、入诗,进行一系列吸收转化的艺术创作,形成独特的面貌风格。作者在书中专论吴昌硕的古砖收藏与艺术实践,是以往研究较少涉猎的一个角度。
-
祖先与永恒
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英] 杰西卡·罗森 著 邓菲 黄洋 吴晓筠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8
ISBN:9787108060297 定价:92.00元
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二十余年,长期担任大英博物馆东方古物部主任,1994年后又执教于牛津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专业教授,是目前中国艺术与考古领域最为活跃的西方学者之一。自从学生时代起,她就致力于通过物质文化来研究古代中国。在过去三 十五年的学术生涯中,她试图了解常出土于墓葬中的青铜器、玉器及其他工艺品是如何被使用的,从而进一步去理解这些器物的制作造者的技艺、生活和信仰。
本文集收录罗森教授的研究论文17篇,内容涵盖青铜器(4篇)、复古维新(3篇)、墓葬(5篇)、中西交通(2篇)、装饰系统(3篇)五个方面,大部分完成于2000年之后,尚为首次以中文结集发表。通过这些文章,罗森教授希望能够和对古代中国有兴趣的读者来分享她的思考和见解。其中许多文章源自她在牛津大学的讲课。
-
珍藏中国·画中人
·59幅高清名作,全方位展示七百年画史变迁
·全球顶级博物馆百年珍藏,跨世纪经典图录,首度中文呈现
·资深专家撰文,详述画作背后的故事
·手册尺寸,方便携带,随时畅游艺术殿堂
弗利尔美术馆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亚洲艺术博物馆,拥有庞大而完备的亚洲艺术品收藏。在中国古画领域,佛利尔美术馆更是以其冠居全美的藏品数量,成为海外中国古画收藏和研究的中心。
1973年,佛利尔美术馆举办了《中国人物画》(Chinese Figure Painting)特展,以迎接建馆五十周年。这是在西方美术馆举行的第一个中国人物画大展。随展览出版的图录,精选了佛利尔馆藏的59件中国古代人物画珍品,并配以时任佛利尔美术馆助理馆长、中国艺术史专家罗覃(Thomas Lawton)撰写的导言及说明。这一文献开创性地勾勒了中国人物画历史的全貌,成为英文世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经典著作。
上海书画出版社“珍藏中国”书系的愿景,就是希望散落在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中国艺术精品能够被更多的国人看到、认识和喜欢。作为“珍藏中国”的首部曲,《画中人:佛利尔的59幅中国人物画》选择了全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佛利尔人物画收藏,以中文完整呈现了1973年《中国人物画》这一经典图录的全部图文内容。英文版中部分黑白图版,在本书中也将全部以彩色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