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鹽榷: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
食鹽是南宋時期重要的商品,鹽利則是當時政府十分重要的收入。這項收入,來自政府對此一商品的專賣,即所謂「鹽榷」,從生產到運銷,都由政府控制。在掌控產銷過程的情況下,政府以高出成本甚多的價格,出售食鹽,取得豐厚利潤,成為所倚仗的財源。所以能夠如此,在於鹽產地有限,有限的產地卻又能產出豐富的產品,而食鹽為民生必需品,消費人口眾多,政府因而謀求以獨佔的方式,獲取利源。 本書所收各篇論文,以南宋鹽產區與行銷區的劃分為依據,對鹽榷作分區的探討,重點在於各區產銷規制、施行實況的異同與演變,及鹽戶、鹽商境遇的變化;最後跨越不同鹽區,討論規避政府控制的私鹽,以及南宋政府如何為確保榷入而防治私鹽。全書旨在究明,在國運興衰、吏治良窳、財源劃分、地理環境、經濟景況等因素影響下,鹽榷與南宋財政、民生的關聯。 -
朱熹《家礼》实证研究
《家礼》是南宋朱熹最有影响的礼学著作。《家礼》内容分为通礼、冠、昏、丧、祭五部分,都是根据当时社会习俗参考古今家礼而成,体现出朱熹因革损益、博采众家的礼学思想特点。书成之后,广为刊刻。后世对《家礼》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真伪问题上,因《家礼》是朱熹一部未完之作,朱熹死后方现,中间过程曲折,而朱熹在文集中又极少提及,遂成为后人怀疑它为伪书的主要原因。现代学者主要从文集和语录中找到朱熹作《家礼》的线索证据,基本已证明《家礼》非伪书。本文主要把朱熹《家礼》放在朱熹家礼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演变历程中加以考察,通过对《家礼》思想内容的考察,来阐释朱熹博采古今众家的礼学特点,并结合晚年的礼学著作和语录来探讨其礼学思想的变化发展。 -
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
-
张家驹史学文存
张家驹(1914~1973)广东人。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30年代即开始发表宋史研究方面的文章,如《宋代公路考》(1935年)、《南宋两浙之盐政》(1935年)、《两宋与高丽之关系》(1936年)、《宋室南渡前夕的中国南方社会》(1936年)、《宋代造船工业之地理分布》(1942年)、《宋代社会中西南迁史》(1946年)等。 解放后,任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副主任。张家驹从事辽金元史教学的同时,致力于宋史研究,先后出版《两宋经济中心的南移》(1957年)、《赵匡胤传》(1959年)、《沈括》(1962年)等专著;发表了《十一二世纪中朝两国的友谊》(1951年)、《宋初的水利建设》(1957年)、《赵匡胤论》(1958年)、《宋代的两淮水寨——南方人民抗金斗争中的一种武装组织》(1960年)、《辨奸论的伪造为北宋党争缩影说——并略论邵伯温及其〈见闻录〉》(1961年)、《范成大的地理学》(1962年)等一系列论文。他参加过中华书局组织的《宋史》点校整理工作。张家驹根据教学经验,写下了《我对宋辽金元一段教学的体会》(1957年)。他的工作为上海师范学院宋史研究与教学奠定了基础。 -
两宋政治经济问题
-
宋初政治研究
《宋初政治研究:以皇权授受为中心》以皇位授受为中心,以“金匮之盟”为重点,重笔剖析赵光义、赵普其人其事,加之随文考证,论说有力,所以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堪称力作。倘能在表达方面更加推敲斟酌,当可增收阅读之效。 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参加多项标点校勘古籍工作,如《朱子全书》、《顾炎武全集》,修订点校本《宋史》等等,在学习和实践中,于宋代史、宋代文献、目录学、校勘学受益匪浅,在同一时期,发表论文多篇,著作数种,不少论著都是研讨宋代政治史的成果,因此撰作此篇书稿,应是积累有年,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