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在堂随笔
编辑推荐:《春在堂随笔》是作者根据平日所作笔记整理而成,共十卷,大体按年代排序。由于他学识渊博、根柢较深、因而笔记取材广博,文字简约。内容或为以经学、小学、诗文、石刻之考释和评定,或为师友间之酬和文字,或为游历览胜之实录实感,或为朝野之轶闻掌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
樊川文集
第一 赋三首 阿房宫赋 望故園赋 诗二十八首 感怀 杜秋娘 郡斋独酌 张好好 冬至日寄小姪阿宜 …… -
淮南子
《淮南子》以权威底本核校,约请业内专家译注,译文流畅自然,注释力求精当。《淮南子》一书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集体编撰,该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它既保存了先秦时期光辉灿烂的文化,又开启了两汉以后的文化。它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该书还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资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淮南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精品。作为《淮南子》的选译本,《淮南子》选取每篇论述的中心要义部分,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淮南子》一书的主要旨意。 -
开元天宝遗事 安禄山事迹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八八○——九五六)撰。王仁裕字备辇,天水人。少时以狗马弹射为乐,年二十五,始就学,后以文辞知名于秦陇间。自唐末为秦州节度判官,仕五代,曾任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兵部尚书等职。工诗文,晓音律,兴和凝等以文章知名于五代。据新五代史本传载,王仁裕尝集平生所作诗万余首为百卷,号西江集。而宋史艺文志除著录了开元天宝遗事之外,还着录了入洛记一卷,南行记一卷,见闻录三卷,唐末见闻录八卷,乘辂集五卷,紫阁集五卷,紫泥集十二卷,紫泥后集四十卷,诗集十卷。 开元天宝遗事多载宫中琐事以及宫内外的风情习俗,曾被南宋洪迈斥为浅旔之书,其理由有四:一为姚崇在武后时已任宰相,而是书言开元初作翰林学士;一为元振先天二年被贬卒于道中,开元八年张嘉贞方为宰相,而是书称元振少时,张嘉贞纳为婿;一为张九龄罢相十年,杨国忠始得官,是书云杨国忠盛时,张九龄不肯及其门;一为苏颋神龙初即为相,此时张九龄尚未逹,而是书言张九龄阅其为文阵雄帅。洪迈所驳诘皆为确当。其实开元天宝遗事的舛谬仅此四条,如花上金铃篇‘天宝初,宁王日侍,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据旧唐书卷九五本传载,宁王李宪于开元二十九年冬十一月薨。此篇称‘天宝初’显然有误。但这也不足以证明此书讬名王仁裕,是为书当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曰:”蜀亡,仁裕至镐京,采摭民言,得开元天宝遗事一百五十九条,分为四卷。 -
墨子校注(全2册)
《墨子校注》(上下)内容简介: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中,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清秀的作品。新编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着重选收兴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於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兴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也拟选入(用清陈立疏证)。 -
竹谱详录
古言竹者或有谱无画,或有画无谱,为李衎《竹谱详录》开有谱有画之先河,且论述极详,是古代竹谱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全书分画竹、墨竹、竹态、竹品四谱,七卷,尤详于竹品谱。描述了我国三百余种竹类,包括各种罕见竹类,对于其形态、品性、画法均有详细论述。作者征引繁复,其中很多古籍现已亡佚,对于古典文献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阴阳五行之气有清有浊。人之生,得其气之清者必清,而浊者莫干焉;得其气之浊者则所好必浊,而清者莫混焉。夫清之不能以浊,浊之不能以清者,岂日严封畛以限之,高闩闳以绝之哉!薰莸冰炭相反而不可相入,固自然之理也。蓟丘李侯仲宾,海内清流,以“息”名其斋居之室,于世味一切淡如,顾独喜为墨竹。读书余闲,辄游戏于是。久之,遂尽得文湖州不传之秘。尝为一书,论墨竹之法与其病,凡竹之异俗殊名,奇形诡状,莫不谱其所自出,古今诗文有一语及竹者,亦皆摭掎无遗。其好之可为笃矣。夫竹,天下至清之物也,非沆瀣之清素在脾肝间与此君分合,安能好之如此其笃,又安能使风枝露叶萧洒劲严,无一毫尘俗气,若涤笔于冰盂雪碗中而写之耶?抑竹之所以可贵者不特清而已,盖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有不可夺之节焉。侯尝以春官贰卿万里使北景能不辱命而返,其大节之不可夺盖如此。昔白乐天谓竹有似于贤者,世以为名言,若侯者真可比德于竹而无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