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京剧二十讲
本书中,作者除了对京剧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外,还充分调到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京剧界的名家名剧进行了深入,系统,独到的分析和探讨。特别是对于传统名剧的赏析,作者观点鲜明,语言通俗风趣,读之畅快淋漓,如饮醇酒。 -
我暗恋的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并不是第一部由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却是第一部完全以剧场为题材拍成的台湾电影。导演赖声川从原创意念到舞台展现,再到首度尝试电影媒体,经历了创造与变形的激烈过程。对于一部电影的创作而言,这也是一段漫长而奇特的路程。正因为这一个案如此奇特而蕴涵丰富,更使我们发现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 -
梅兰芳游美记
本书所据即为台北联经版,全书未作任何删改,只是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另外增加了几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说明中的人名与地名是按目前通行译法来处理的,个与正文不同;本书注解为编者所加。 几台戏,惹出美国男女多少如痴如醉情,却道“台词不懂心里懂”;一个人,走入华侨同胞几许思国思乡梦,真是“想见时难别亦难”。——梅兰芳1929年携带京剧赴美演出,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值得钩沉的一段佳话。 作为此事从头到尾的“总编导”齐如山,描述了波折跌宕的全过程,也归真了彼时玉成好事的司徒雷登、黄恩施、李石曾、刘天华……无数中外名流。 齐先生女儿齐香笔录不苟,成就了这本洋溢学术价值和艺术趣味的文献。 风格细腻,情意绵厚,就是这本书。读来宛然啜饮陈酿的酒,掩后不禁吟哦久违的歌。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共两册)
-
戏剧性戏剧与抒情性戏剧
本书对中西戏剧的两种不同类型作了区分,中国戏剧为抒情性戏剧,西方戏剧为戏剧性戏剧。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中西两种戏剧类型的各自特点。作者称西方戏剧为戏剧性戏剧;中国戏剧为抒情性戏剧。并就两种戏剧的话语模式、结构、情境、戏剧人物的意志与情感、戏剧的行动、结尾方式、视野、悬念等戏剧特征作了比较分析。并将这些特征在一个总体性的框架内来统合,挖掘它的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全书逻辑严密、视角独特,是一部戏剧研究的上乘之作。 -
站台
《小武》拍完,我在这条道上走得还算顺利,于是两千年顺势拍了《站台》。《站台》,写一个县城文工团80年代的事情。80年代商文工团总有些风流韵事,80年代我从十岁长到二十岁。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社会的变化比泼在地上的硫酸还强烈,我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矫揉造作,内心总是伤感。